溧阳夏林村水母山古动物化石证明人类发祥地在中国
【解读】 1995年5月,经过十余年中外科学家联合考察和严密论证,在溧阳市上黄镇夏林村水母山上发现的距今大约4500万年的大量古动物化石证明,人类的发祥地在中国。上黄在远古时期是森林茂密、草丰鱼肥的古动物乐园,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灵长类动物的摇篮。这些古动物化石,是新生代中始新世中期动物遗骸,目前已经发现63种、分11个目的哺乳动物。其中有在我国首次发现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祖先——中华曙猿,这种重量仅约130克、似猴似猫的小东西,正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高级灵长类的共同祖先,生长年代比北非的发现要早800到1000万年。这一举世震惊的划时代发现证明:高级灵长类的祖先起源于亚洲而不是非洲。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先生评价这一发现时说:“上黄动物群,特别是高级灵长类(化石)祖先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周口店北京人的发现媲美。是我国20世纪古生物学上又一极为重要的发现。”目前,中华曙猿的发现地上黄水母山已被列为重点保护遗迹,一个以人类起源为主题的地质公园规划业已出台,届时将生动再现远古人类在这里的生命景象。来源: 中国江苏网 溧阳中华曙猿——距今45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 上黄水母山中华曙猿的发现,被中科院院士贾兰坡教授认为“其意义可与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现媲美”。这个重约150克的小 动物是人类的祖先。现在天目湖山水园内建立了“中华曙猿馆”,上黄镇也有了“中华曙猿博物馆”。 自上世纪70年代起,经当地有关人士和有关科学家的考察、研究和挖掘,从水母山的石灰岩中发现了六、七十万年前的“江南剑齿虎”等化石。199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了以中科院齐陶教授为主的科学考察队,全面展开对水母山化石的发掘和研究;同时,中科院专门邀请这门学科的国际权威、美国专家M·R·道森和K·C·毕尔德等多次到上黄联合考察,从岩石裂隙中发掘出12个目共63种动物化石,分别为:灵长目、有袋目、啮齿目、翼手目、裂齿目、踝节目、食肉目、肉齿目、食虫目、偶蹄类和奇蹄类。动物群以小型动物为主,包括灵长类、有袋类、食虫类、啮齿类和翼手类等,其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发现是高级灵长类动物祖先的化石——中华曙猿。经过中、美科学家数十年的联合考证,认定中华曙猿化石反映出猴类、猿类及人类的共同祖先演化的早期状态,它们生活在距今四千五百万年至四千万年的中始新世纪。这一动物群种类之多在亚洲是首次发现,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自从高级灵长类在非洲的埃及、阿尔及利亚被发现,人们一直认为高级灵长类起源于北非,它们的后代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上黄动物群中发现的高级灵长类的生长时代比北非要早八百万至一千万年。 水母山中华曙猿的发现,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1999年省国土厅在溧阳建立了中华曙猿管理处,去年投入近百万元构筑了约2000米的围墙,实施有效保护。上黄镇在水母山这块宝地将有大动作,利用独特的人文资源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他们已与广东有关企业联合,进行中华曙猿保护和旅游为主的综合开发,前期投资1亿元,争取两年内建成别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摘取国家地质公园的金字招牌。彭云秋芮金川 有化石图片么 {:2_37:}真的吗?太好了 {:3_41:} 好帖,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 欣赏了 分享:victory: 很详细了 学习中 学习啦。学习啦。 学习啦。学习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