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15:28

浅谈铜镜及收藏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8 10:23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1.铜镜概述
  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在古代,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上古的镜,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监。《说文》中说:“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在三代之初,监都是用瓦制成的,所以古代的监字是没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时候,开始铸造铜鉴,后来鉴字也有了金字偏旁。商周时期,虽然有铜鉴,但是瓦鉴依然通行。到秦朝时期,才开始铸造铜镜,因为镜的适用优于鉴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后,再不用水作鉴了。秦汉以后,镜的使用更加广泛,镜的制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质料包括金、银、铜、铁等,以铜最为多,也有镀金银的、背面包金银的、或镶嵌金银丝的。隋唐以来,还有带柄的、四方的,各种花纹应有尽有。直到明代末期,开始有以玻璃为镜子的。清代乾隆以后,玻璃开始大兴于民间。直至民国初年,少数边远地区还有以铜为镜子的。
  镜以秦为最古,然而秦镜流传到今天的,都是出土之物,传世的都不可得到。因为古代,死人用镜赠于殓者,即用镜殉葬,取其炤幽冥的意思,时代沿袭成为风气.因此古代的名镜大多入土。可是古镜铜质好的,入土多年,都不会失去其良美的质地。因此几千年后,仍可以看到古人的伟器。
  镜虽然开始于秦朝。但是真正的秦镜实际上却难以得到。因为秦朝短促,产物也有限,而且,殉葬的风气也不比后朝,所以现在所得到的最古的镜大多是汉朝的产物。汉镜的制作极为精巧,且多有嵌镶珠宝的。铭文大多为十二辰,大概是取其自我勉励的意思。尚方的御镜尤其多,所以出土的古镜,泽漆光明、花纹明丽、匀净无疵、字划清晰、笔势纵横。汉代的铜镜都有铭文,其铭文都是吉祥语句,如家势富昌、宜子孙、大富贵、大吉祥等。镜的名称则有日月镜、十二生辰镜、尚方御镜、辟邪镜、仙人镜、神人镜、宜官镜等,不可尽数。大概都用铭文或者作者为其取的名字。只有唐代时制有透光镜,镜背的字迎着太阳或灯光时,都可以明显地映射于墙壁之上。
    综观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从四千年前我国出现铜镜以后,各个时期的铜镜反映了它的早期(齐家文化与商周铜镜),流行(春秋战国铜镜),鼎盛(汉代铜镜),中衰(三国、晋、魏、南北朝铜镜),繁荣(隋唐铜镜),衰落(五代、十国、宋、金、元铜镜)等几个阶段。从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其成就等几个方面来看,战国、两汉、唐代是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16:41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7 21:27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2.铜镜源流
 商周铜镜
 商代铜镜均为圆形。镜面近平或微凸,镜身较薄,背面中央有一拱起的弓形(或称桥形)钮。西周铜镜也都是圆形的,镜面平直或微凸,镜身较薄,镜钮有弓形、半环形、长方形多种。又可分为素镜、重环镜、鸟兽纹镜三类。

商代铜镜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16:52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7 22:02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中是一个成熟和大发展的时期,是中国古代铜镜由稚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铜镜的铸造中心由北开始向南迁移的重要时期。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这一时期出现和流行的镜类有:素镜(全素镜、单圈、双圈凸弦素镜)、纯地纹镜(方形的很少,图案都有地纹,但没有铭文)、花叶镜、四山镜、多钮镜等。镜多数为圆形,同时也出现了方形镜。一般镜身材料薄,多有边沿。整个造型规矩,给人以轻巧、典雅之感。镜钮主要为弓形钮,但钮顶部多饰有1至3道凸弦纹,所以又称“弦纹钮”。镜背面光素无纹饰者,除早期外已消失。纹饰刻画纤细,并多有地纹。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17:11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7 22:06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汉代铜镜
  汉代除了继续沿用战国镜外,最流行的铜镜 有:蟠螭纹镜、蟠虺纹镜、章草纹镜、星云镜、云雷连弧纹镜、鸟兽纹规矩镜、重列式神兽镜、连弧纹铭文镜、重圈铭文镜、四乳禽兽纹镜、多乳禽兽纹镜、变形四叶镜、神兽镜、画像镜、龙虎纹镜、日光连弧镜、四乳神镜、七乳四神禽兽纹镜等。

http://www.chnshiqi.com/blog/attachment/201006/17/65_1276777847o1zW.jpg

http://www.chnshiqi.com/blog/attachment/201006/17/65_1276777855pi4p.jpg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17:23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7 22:09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三国两晋南北朝
  根据考古发掘出土铜镜资料来看,这一时期的铜镜的类型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神兽镜类:重列式神兽镜、环绕式神兽镜、画文带佛兽镜。
  变形四叶纹镜类:变形四叶驾凤镜,变形四叶佛像鸟凤镜、变形四叶兽首镜、双菱纹镜、瑞兽镜。

晋朝铜镜
http://www.chnshiqi.com/blog/attachment/201006/17/65_1276778269CCiT.jpg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17:37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7 22:11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隋唐五代时期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隋唐铜镜,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份,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适用。在铜镜的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菱花式及较厚的鸟兽葡萄纹镜。并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吉祥、快乐的画面应用到镜上,如月宫、仙人、山水等。并出现了题材新颖,纹饰华美,精工细致的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这是盛唐高度艺术水平的产物,充分显示出唐代铜镜的特点。


http://www.chnshiqi.com/blog/attachment/201006/17/65_12767815793141.jpg
唐代怪兽荷叶边铜镜


http://www.chnshiqi.com/blog/attachment/201006/17/65_1276778651Hcvq.jpg


唐代 海兽葡萄镜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17:56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7 22:36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宋辽金铜镜
    铜镜在唐代以前,以圆形为主,极少有方形的。到宋代后除继承过去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镜以六葵花为最普遍。它们的棱边与唐代有所不同,有的较直,形成六边形镜。此外还有带柄镜、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钟形鼎形等多种样式。并出现了很多花草、鸟兽、山水、小桥、楼台和人物故事装饰题材的铜镜,还有素面镜,窄边小钮无纹饰镜,这些题材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还有一些神仙、人物故事镜和八卦镜等。

宋钟形仙人镜
http://www.chnshiqi.com/blog/attachment/201006/17/65_1276779030ZcS1.jpg

宋六棱边符篆纹镜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18:14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7 22:16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辽连珠锦纹镜
http://www.chnshiqi.com/blog/attachment/201006/17/65_1276779028PiZw.jpg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22:14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7 22:17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金 双鱼铜镜
http://www.chnshiqi.com/blog/attachment/201006/17/65_127677903252Yu.jpg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22:26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7 22:19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元代铜镜
  元代铜镜,多采用六菱花形或六葵花形式,但纹饰已渐粗略简陋。这时铜镜有缠枝牡丹纹镜、神仙镜、人物故事镜、双龙镜、“寿山福海”铭文镜,素镜、至元四年龙纹镜。明代有洪武年款的龙纹镜及大明宣德年制铭文镜(铭文在钮上),还有明末起义首领李自成时创制的大顺三年镜(铭文在钮上)。到明代以后,铜镜就逐渐被玻璃镜取而代之了。

元八仙过海镜元代大形铜镜
http://www.chnshiqi.com/blog/attachment/201006/17/65_1276779401mCTr.jpg

元八思巴文铜镜
http://www.chnshiqi.com/blog/attachment/201006/17/65_1276779406r70d.jpg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23:01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7 22:22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元明之后铜镜
  元明以后,铜镜制作更见衰势,除传统式样外,双鱼纹、双龙纹、人物故事如柳毅传书等是较新颖的式样。但这时的铜镜制作粗糙,较多的只有纪年铭文而无纹饰。在这一时期,特别是明代,仿造汉镜和唐镜的风气很盛,所仿铜镜多数是汉代的六博纹镜和唐代的瑞兽葡萄镜,仿制铜镜一般形体较小,纹饰模糊不清,已无汉、唐铜镜的昔日风采。

明代吉语镜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23:17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7 22:34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清 有柄铜镜
http://www.chnshiqi.com/blog/attachment/201006/17/65_1276779720eBdN.jpg

清 铜镜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23:33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8 10:29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铜镜鉴别
  辨别古铜镜的真伪,首先应该从铜镜的性质、纹饰、表现的内容等方面,对各时代的铜镜进行充分的了解。古代的铜镜传于今日的,均是出土的文物。所谓出土文物,不是指兵荒变乱的流落地中,大致都是墓中的殉葬之物。古代,墓葬必用水银,因此今日出土的铜镜必均受有水银的染变。但因铜质的优劣及水银的强弱,它的水银色也自不相同,有银色的、有铅色的。铜镜的质地晶莹,又先得水银沾染,年久入骨,满背水银,千古亮白,称为银背;如果先受血水秽污、再受水银侵入,其铜质复杂,则色如铅,年远色滞,称为铅背;还有半水银半青绿朱砂堆的,先受血肉秽腐,其半日久酿成青绿,其半净者,乃染水银,故一镜之背二色间杂也。现在的铜镜以银背为上品,铅背次之,青绿又次之。如果铅背埋土年远,遂变纯黑,谓之黑漆背,此价尤其高,但这种颜色也较易伪作。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23:49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8 10:27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铜镜辨伪的四种方法
  一“听声” 用手敲击铜镜,通过铜镜发出的声音来辨别真伪。由于新老铜镜在制作时,铜、锡、铅等原料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其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老的铜镜普遍声音比较低沉、圆润。而新仿的铜镜声音比较清脆,甚至是刺耳。
  二“看形”   观察铜镜的形状,从形状上对古铜镜的真伪进行辨别。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小一点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公分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而新仿的铜镜弧度与镜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大铜镜弧度很大,小铜镜弧度收缩不自然。所以,仿制铜镜照出的人和景物,往往不清晰,甚至变形。
    三“辨锈”   新仿的铜镜上的锈是后做上去的,把它放在水里会出现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它不沾水,有锈的地方它不沾水,是逆水的,就像荷叶沾水一样的感觉。   
   四“闻味”   把铜镜沾水以后用鼻子闻,新仿制的铜镜通常会有硫酸味、碱烧过的那种臭味、铜腥味。而老铜镜一般有一种铜香味,就是出土后的泥土香味。

真铜镜


假铜镜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6-17 21:23:59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18 10:35 编辑

浅谈铜镜及收藏

梵文准提咒铜镜


[镶嵌玉琉璃镜


b]宋 有柄铜镜


人物螺钿镜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铜镜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