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k 发表于 2010-8-26 23:07:20

现代文房之宝-书挡

宋元以后线装书都是平放为多,积卷成册,配以上好木匣,木匣也是平置于书架上。清后期出现西式的硬皮书,单本书也能竖放,书挡也就应运而生了。刚开始凡金石木器任何重器都能用作书挡,以后慢慢演变成目前常见的形式,而珍稀材料做成的书挡也成了案头的清供。笔者曾见过淘金者后裔用大块自然金作为书挡的。上世纪初,硅化木产地的居民还允许拾掇收藏地表的化石木树干,他们将石材剖开打磨抛光后,做成书挡出售,倒也成了当地旅游业的一项收入,那些老书挡现今还可以在矿物化石专卖店买到,价格已不菲了,其材料以红松,杉硅化木为多见。由于硅化木来源有限,其它材料如玛瑙,晶洞,松石的书挡现今成了新宠。以下发些硅化石书挡,不少只能在博物馆见到了

化石眼 发表于 2010-8-26 23:37:36

漂亮:victory::victory:

hank 发表于 2010-8-27 02:34:20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0-8-27 02:36 编辑

谢回复!
有人说爱石者是孤独的,现在觉得爱硅化石很寂寞才是真的。
田黄鸡血,翡翠羊脂,猫眼火钻也是石头吧!在公共场所可千万别露白,否则性命攸关!老书里把这些容易藏身而又值钱的叫做“细软”,避战逃难时富贵人家腰缠万贯的就是指这些东西,其实能吃解渴的才真正能救命。当初慈禧太后西逃,饥渴难解,吃了百姓的粗粮窝头才缓过气来,连裤带上挂着的绝世奇宝-脱胎玉也给了托股的奴才。上世纪60年代看过一部大有来头的灰书(不红不黑之义,乃图书馆专业的术语)“战争风云”,洋洋数十万言说的是德国的一位著名犹太学者兼富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在脱光衣服去毒气洗身房前,把换不了性命的一把钻石藏匿在粪门里,结果当然是玉(肉)石皆焚了。
以上是题外的话,和硅化石本身无关。
收藏硅化石,保君事业发达,平安!

玉德晶神 发表于 2010-8-27 15:26:50

漂亮的书挡,又学会一招,: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代文房之宝-书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