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4:58:39

转 【这里是新疆】新疆孛罗古城:尸骨与黄金并存

家家户户盖房子时都能挖出很多尸骨。”
“我们小时候常拿死人骨玩。”
“对面村子挖出的的尸骨比我们村还多。”多年前听博乐的朋友说,他们那里有个神秘的村子。那是一个座落在尸骨堆上的小村庄。除了悚人的尸骨外,这个村子还先后挖出了不少黄金珠宝和文物。这是个什么样的村落?前生今世遭遇了何等变故才演变成今天的尸骨与黄金共存?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要一探究竟
……                                  这个神秘的村子位于博乐市达勒特镇,名叫“破城子村”名字也透着浓重萧条。中午到达博乐市,向路人打听,我需要到东郊客运站坐车前往达勒特镇。穿过博乐市闹区,走到东郊客运站。
车站很小,售票员用算盘与笔来收钱记账。她会特意询问每一位购票的旅客“坐金杯还是大发?”大发车是个小面包,能乘坐数人,金杯则比大发高一个档次。从东郊客运站到达勒特镇有27公里路程,车票只需5元钱,无论乘客多少,到点就发车。通往达勒特镇的公路开阔平坦,道路两边种满杨树。林带两侧是望不到边的农田,在冬日里都盖着厚厚的积雪,天空湛蓝,像平静的海平面。冬季路面如镜,27公里的路程似乎走了很多时间。司机双手紧握方向盘,盯着路面,一言不发。车辆如冰天雪地里的一只寂寞小甲虫,小心翼翼的前行。 在一个名叫“查干树木”村的村口,司机停下车,指着路西的方向“朝前走一公里,就是破城子村。”又朝北指“走1公里,就是乌兰托哈东村。”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4:59:33

此时太阳斜挂西边树梢,夕阳把树林抹成金黄色。这片树林周围的三个村庄(查干树木村、乌兰托哈东村和破城子村)都沉默着,村民屋顶烟囱里钻出袅袅青烟,摇摇晃晃,像睡着了一般。 穿过树林,拐到低洼的农田里,顺着田埂朝破城子村走去,厚厚的积雪在脚下吱吱做响。农田中,有的地方已经犁过,有的地方还种着棉花,有的地方长着一米深的枯草。一群奶牛散落在田间地头,有的还在专心致志的吃草,有的已经三五结伴,排着队朝村庄走去。一群羊在聚精会神的吃着冬天的枯草,寒冷也好、傍晚也罢、都影响不了它们的食欲。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0:57

新疆冬季里的白天格外的短,不过才下午5点,天空却迫不及待准备降下夜幕了。徒步约3公里,翻过棉田,翻过几个土城,便进了村子。那是一户人家连着一户人家的小村子,都是平房。一户人家到另一户人家间只有几步远,路面上的积雪被打扫的很干净。住宿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决定借宿在当地村民家,这也是我习惯用的方法。 村子里借宿,当然是找村干部帮忙最为妥当。向一个约摸七八岁的小男孩打听村长家,然后小家伙把我带到一户人家里。院门是用枝条编的,矮小宽大,翻门而过轻而易举,新疆乡村的院门嘛,防君子不防小人。喊了几声后,一个约摸五十岁的男子走出来。他叫李辉国,不是村长,是这个村的会计,也是破城子村老居民。我说明来意,他说没问题,不过,要等他把手上的资料整理完,我可以先进屋烤烤火。 得知我是冲着“破城子”村的神秘而来,他就笑了。他告诉我,破城子村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村民们清一色是汉族人,这在达勒特镇的几十个村落里,是绝无仅有的。“别的村子有汉族,有哈萨克族,有蒙古族,也有维吾尔族,就破子村村民全是汉族,而且籍贯遍布全国十多个省份。” 村民口音很杂,有河南口音,有四川口音,还有甘肃口音。他们都是60年代和70年代从内地来到这里的,从此在这里扎根落户。不但自己村的人家都相互认识,很多人还和邻村乌兰托哈东村的人熟识。 李会计忙完,带着我去找借宿的人家。我们在小村子里七拐八拐,顺便把村子看了个大概:破城子村没有楼房,家家户户住着平房,都带着宽大的院子。院子里有菜地、有棚圈,角落里大都搭着简易旱厕,猫猫狗狗之类的家畜在院子里卧着,个个显得懒洋洋的。 为我提供借宿的是一位阿姨,李会计和她聊了几句“这个丫头外边来的,没地住,在你这凑和一晚……”阿姨抱着小孙子,很是爽快“好。”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2:31

第二天吃完早饭,阿姨带我去找一个叫“赵曰财”的人,据说,他是对破城子村的“神秘”最为了解的人。赵曰财六十多岁,中等个,偏瘦,很乐意的讲述他所知道的点滴。就在前两天,他在院子里挖坑埋木桩拴家畜。挖了几下,两只人的头骨夹着土壤被铁锹铲出,两只人头骨嘴里的牙齿还在,瞪着已变成黑洞的双眼,让人毛骨悚然。他把人骨捡到一旁,继续干活。
埋好木桩,他转身回屋,这一天对他而言,和以往的任何一天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挖出了人骨头。 在这个动动土就能挖出一堆尸骨的村子里,赵曰财已居住了38年,其间,多少次看到死人的尸骨,他已经记不清了。
在他眼里,这些尸骨就如村子里的一草一木,不值得大惊小怪。 “我们这个村子,就是建在尸骨堆上的。”赵曰财说,语速缓慢使他显得平静如水甚至有些漫不经心。但破城子村村名的来历极其简单——村子里有座破旧废弃的古城。[去古城的路上] 在古城北面,是一片低洼的农更地。在三十年前,洼地是一条干河床,乌兰托哈东村站在河床岸边与破城子村隔河对望,诉说着与破城子村相同的遭遇——它脚下的尸骨比破城子村还要多。用“遍地白骨”形容乌兰托哈东村脚下黄土似乎并不为过。 盖房子打地基;翻地犁地都能带出白骨。有时一挖挖出好几个人,往前走几步再挖,又能挖出几个人。 在年龄上了40岁的村民中,大多数人对尸骨话题已感到厌倦和老套。 “我们小时候常拿死人骨玩呢,有啥稀希的。”一位妇女说。在她的记忆里,死人骨是她那一代人童年里不需要花钱买的玩具“有时把骨头捡了一堆,头身子、胳膊、腿的拼到一起“ 村子里为什么会有大量尸骨?这些掩埋凌乱的骨骸,即不像正常的埋葬,也不像是正常的死亡方式,“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从何而来,又为何命丧于此?这些疑问在破城子村和乌兰托哈东村的村民眼里,只是饭余饭后的众多谈资中微不足道的一项。村民们最关心的,是庄稼的长势和收成。 聊完天,赵曰财带我去古城,其实就是一个被铁网围起来高土包。因古城位于达勒特镇,故取名为“达勒特古城遗址”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3:08

通过村里的一条主干道,便能直达古城。路边黑色电线杆上挂着路牌,显示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上面的字依稀可见“宝城路”,可见古城出宝不是吹的。赵曰财说,在70年代,古城保存的还不错,东含查干苏木村,南至破城子村南边,北边是乌兰托哈东村。古城分为内城、外城、外城延三部分.
城墙残垣高有3米,宽有4米,城外分布了8个暸望台,每个暸望台占地曰有20米。后来由于开垦荒地,这些暸望台都被推平了,70年代末开始,不断有村民来古城取土做肥,古城被破坏的体无完肤。
如今,古城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断残墙断壁,站立在茫茫白雪中,透出无限苍凉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4:06

走到东边,两处断墙相对,中间有个大口子,60年代时,这里是个城门。而古城东面脚下的低洼田地,以前则是干河床。赵曰财认为这是古城的护城河。赵曰财在古城里发现了水晶做坊遗址,并捡回了一袋水晶,有的水晶已经打成心形的装饰品。而根据文物专家推断,这些水晶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5:22

赵指出当年发现水晶做坊的地方]
但在70年代到80年间,人们文物保护的概念很淡,80年代未,古城引起当地文物部门重视。考古人员在古城陆续发现了很多珍贵物品:
经专家测定,这些金银财宝里,有元代瓷器、玻璃器皿;有12世纪时期察哈台汗国的金、银、铜币;有宋代银铤、铜镜,有宋代代表性的皇宋通宝、政和通宝、圣宋元宝、太平通宝等古钱币。一些在金银钱币上,还印刻有“布拉特打造”的字样。
专家断定,不断涌出的大量珍贵文物和白骨,都是达勒特古城所剔,古城脚下的破城子村和乌兰托哈东村也被外界传说成“家家都有宝贝。”
外村流传着很多关于这两个村子神乎其神的说法,全和古城有关,流传颇广的故事大致有以下几个:
一个村民从古城挖出一堆金条,却不认识那是黄金,一次没钱买酒,就拿了一根金条到镇上的商店换了一瓶2块5毛钱的白酒。
一次,有外来民工到古城干活,挖出好几只陶罐,里面装满用黄金打造的金币,那人当即扔下工具,抱着罐子狂奔而去,再没人见过他。
还有个人,在古城干活时,挖出一个古代头盔,头盔用黄金镶边,那人把头盔上的黄金撬下来拿到内地卖了个好价钱。
这些说法可信度如何暂且不论,但确实有人在古城里挖出过金条,这人便是乌兰托哈东村村民居马巴依。
1月10日下午,一路打听,我找到居马巴依家。居马巴依放羊去了,他的老伴、55岁的莎丽莎汗在家中,她回忆了金条事件。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6:35

莎丽莎汗爱笑、待人很热情] 80年代以前,古城周围并不像现在这样布满屋舍田野开阔,而是长着大片茂密的鲁苇,显得阴森,很少有村民到那里去,也没人想到这片芦苇丛中竟会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城。芦苇丛以外的土地,大多是白碱地。
居马巴依老人觉得自家地里土不肥,庄稼长的也不好。见那一片芦苇长的又高又大,断定那里的土质一定很好,便去那里取土拉到地里做肥料。
(后经测试,达勒特古城附近土壤之所以特别肥沃,是因为那些土里含有大量的磷,而尸骨变成粉沫后便含有高量的磷。)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6:49

土的时候,挖出8根金黄色的长条,沉甸甸的,居马巴依以为是铜,也没觉得稀奇,就
扔在院子里给小孩当玩具,打算等到冬闲时缠在马鞭上做装饰。

直到有天有人来串门,认出那是黄金。
相对挖出白骨而言,挖出黄金的消息令人振奋,并迅速在达勒特镇传遍。
“天天都有别的村子的人到我们家看金条,我们烦的很,也担心会带来祸事,就把黄金上交了。”

莎丽莎汗和丈夫并没因挖出金条而暴富,但她没流露出丝毫遗憾和失落“那本来就不是我们
的东西。”倒是我的数码相机引起莎丽莎汗的好奇,照相时,莎丽莎汗搂着我的肩膀,笑的开怀。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7:25

破城子村民李廷铮也在古城取土时,收获了一对黄金手镯。
1979年春天,李廷铮把堆积了一冬天的“古城肥”撒干做肥料时,竟撒出一对扣在一起的手镯,黄闪闪的,一点也没生锈。他认出那是对黄金手镯,有着漂亮的纹路,古朴大方。这对手镯在李廷铮女儿手腕了戴了很长一段日子后,最终也交给文物部门了。
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古城周围,随便转悠一圈,便能捡到有孔、无孔的古钱币。那个时期,村子里每天都流传着,谁谁家挖出宝贝啦。后来,博乐文物部门到村子里征集文物,破城子村村民大约献出很多件。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7:38

这对黄金手镯如今在博物馆里。]

财富与尸骨并存,使达勒特古城越发神秘,便达勒特古城缄口不言,化作巨大迷团默默卧在
年复一年的时光里。

博乐市文物管理局局长的韩雪昆,是最早关注破城子村古城的文物工作者。
他介绍,古城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孛罗古城,也是古代博乐城。

随成吉思汗西征的侍从耶律楚材在1219年的回忆录《西游录》中记载:“……有一座叫不剌的繁华大都市……”
耶律楚材记录的不剌城和现在的达勒特古城的地理位置十分吻合。

孛罗城的钱币制造业也相当发达,钱币多为金银铜打制,钱币的铭文是“不拉特打制。”,
“不拉特”即“孛罗”的谐音。在波斯语中,“不拉特”的发音还是“钢”的意思。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8:12

在达勒特古城地表中,散布着大量冶炼铁渣、铁矿石和烧成玻璃状的炉壁,还发现了钢铁窖藏,说明孛罗城是历史上天山北部重要的冶炼基地,或许,它与“孛罗”是波斯语“钢”有着某种深刻的联系。 在达勒特古城地表中,散布着大量冶炼铁渣、铁矿石和烧成玻璃状的炉壁,还发现了钢铁窖藏,说明孛罗城是历史上天山北部重要的冶炼基地,或许,它与“孛罗”是波斯语“钢”有着某种深刻的联系。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8:25

破城子村和乌兰托哈东村大量的尸骨会不会是孛罗城的城民呢?如果是,他们为什么大面积
消亡在这里?孛罗城又是如何消失的?

有说是孛罗城毁于战争。
如果战争令孛罗城消失,那么,敌人走时,为何没带走城中的金银财宝呢?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8:39

在达勒特镇老人中间,流传着孛罗城消亡的两种说法。
一是博尔塔拉河突发洪水,把孛罗城淹灭了。
但发现白骨的地方位于城市的上游,如果死于洪水,他们应该是被冲刷到下游地区才对。

第二个说法是屠城。元代末年,新疆北部战火连年不断,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的孛罗城
,成了各个势力争夺的焦点。

孛罗城战略地势险要,敌人久久不能攻克,孛罗城出现内奸,在夜里悄悄打开城门,把敌人迎进城中,敌军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孛罗城。
之后,敌人收走了孛罗城所有武器,并将城民赶到了孛罗城的北边,把他们集体活埋了。
这时,突然滔天洪水而至,敌人来不及带走城中的金银珠宝就匆匆逃离孛罗城。

可是,达勒特古城没有出土一样兵器。
难道在洪水袭来之际,逃命的敌人连孛罗城的金银财宝都顾不上带走,还顾得上搬运他们收缴的兵器吗?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4-3-7 15:09:18

孛罗城如何突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城中为何有大量尸骨,至今都没有准确的说法.
孛罗城留下的千年疑云,也许就像破城子村老村民赵曰财感叹的那样
——只有太阳知道,月亮知道。(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转 【这里是新疆】新疆孛罗古城:尸骨与黄金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