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农夫
发表于 2010-11-11 18:32:08
按考古界包括国内和国外,还是应该叫石核。椎体石核,六角石核。可参见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六------《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韩建业著。:handshake
zg
发表于 2010-11-12 15:09:44
按考古界包括国内和国外,还是应该叫石核。椎体石核,六角石核。可参见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 ...
专业农夫 发表于 2010-11-11 18:32 http://www.chnshiqi.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看过,想知道石核尾巴上的卡口是做啥的?是制作时必然要留下的痕迹,还是故意为之,如是后者,石核待考:handshake
不动山人
发表于 2010-11-12 15:49:22
古人无废料,无论石核和石叶都会根据剥离后形状予以归类利用,这与今天的工业必然产生废弃物的思维完全不一样。
磊磊
发表于 2010-11-13 15:52:26
比较看好
十七
发表于 2010-11-13 19:49:34
待探讨
专业农夫
发表于 2010-11-13 21:11:29
请用45倍放大镜细看,可能还有新的发现。
专业农夫
发表于 2010-11-13 21:15:23
我只是胡说呀。新手学习。
专业农夫
发表于 2010-11-13 21:16:44
要想颠覆一种理论确实很难得,但是,我们为此也应该探索。
赵哥
发表于 2010-11-14 09:12:21
感谢大家的参与,热烈讨论,踊跃探讨,各抒己见
专业农夫
发表于 2010-11-14 20:30:22
东亚地区石叶工业的形成阿·潘·杰烈维扬科王春雪赵海龙李有骞
【摘要】:正 一、引言根据工艺技术确定石叶及细石叶技术形成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在东亚地区的传播方式,是理解石叶和细石叶工艺形成等基本问题的关键。关于中亚、北亚、东亚和东南亚石叶与细石叶的起源问题,学者们已经讨论了几十年。近80年来,在西伯利亚、蒙古、中国、日本、韩国及其他地区,发现了成百上千个年代距今3万~1万年前的遗址。这些遗址具有以石叶为基本特征的石器工艺,有着
【作者单位】: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专业农夫
发表于 2010-11-14 20:35:44
我觉得这个资料可能有所帮助。http://wenku.baidu.com/view/2e118a1c59eef8c75fbfb376.html
专业农夫
发表于 2010-11-14 20:43:09
这个材料对讨论很有用。http://www.docin.com/p-30330782.html#documentinfo
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11-14 23:00:21
五大讨论题有一定联系性
请详细浏览全部问题后跟帖,感谢大家的参与!
疑问一——是铅笔头石核还是圆锥状 ...
赵哥 发表于 2010-11-8 00:48 http://www.chnshiqi.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首先是铅笔头石核,用途之一也可加工成圆锥状多棱形石镞。也可当钻头等。
灵镜鹤子
发表于 2010-11-14 23:10:59
赵哥研究的非常细致呢。
青飞
发表于 2010-11-28 08:41:56
有结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