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在今天的钟楼底下,还有一匹石马,当时就是我所在的施工队回填的。”昨天在看过本报有关天府广场汉碑拓印的报道后,四川省电信管理局退休工程师王顺清称,1971年在天府广场修建电信局机房大楼地下室时,他和当时的几名同事挖出了一匹2米多高的石马。汉代石碑刚出土,如今又有“石马说”。1973年曾勘察电信大楼地下石兽的考古专家苟治平表示:“成都地下可能还有更大的发现。”4 K2 |0 X5 Q& A' [# P
$ Z. R, H' { w {! I: s
0 [/ ~5 w. b: l; J, I) _) h( \
本文摘自:《华西都市报》2010年11月22日第04版,作者:杨帆 张杰,原题:《成都退休工程师报料 天府广场下还有石马》) ~6 I } \8 i S+ m
, ~6 _. X6 M& }3 k# _: h退休工程师画图标出位置,指原电信大楼位置地下室处1971年就挖出过石马+ ]2 I! V- c& y( J6 M( T. L! j; d
7 F. j( `, ~# o# D: k“在今天的钟楼底下,还有一匹石马,当时就是我所在的施工队回填的。”昨天在看过本报有关天府广场汉碑拓印的报道后,四川省电信管理局退休工程师王顺清称,1971年在天府广场修建电信局机房大楼地下室时,他和当时的几名同事挖出了一匹2米多高的石马。汉代石碑刚出土,如今又有“石马说”。1973年曾勘察电信大楼地下石兽的考古专家苟治平表示:“成都地下可能还有更大的发现。”! O, Z: j2 @4 [3 C8 v& k# Y* e6 B
- n) a" P) c* j% E" G8 N
土层示意图:
4 L0 G" b6 c: u( |% F
! @5 U# \: p) {: z& {7 o) b% x“成都从先秦起就开始成为一个城市,一直都没有经受过大的衰落,历史文化脉络一直没有断掉。每个朝代的建筑或生活遗迹必定都一层层积累在底下。按照一般规律,唐代的遗物一般埋在地下一米多深,汉代的遗物一般都是两米以下,比如两块东汉石碑就是在五米以下的地层发现的。”——四川大学考古学教授林向, n* t/ ?" c9 |4 o1 @
( X# R W0 V) S9 o. ^
汉代:容易出现陶器碎片堆积物
% ^# t# U( c& i* c/ K# r3 ~$ n. S0 C) d5 C! w' B0 W3 X- U- q
唐代:容易出现青瓷碎片堆积物
4 _1 X' w8 r3 ~. h, L( X# Q
& F e: Y- p3 D5 f明清代:容易出现青花瓷碎片堆积物——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院江章华
. S4 l" N$ F1 `' Z+ p' M) E" E# }! M" N% Z2 t# s% D5 a# b5 p
4米土下尽黄沙
, b- y3 m+ Q9 o+ V5 |
. \' z" `/ W2 j& V, M( e石马埋在钟楼下; V* K6 l% h" k% |2 s
: ~! Z$ }; v/ o" f( ?4 _. l
黄沙底下藏石马马背高出人一$ f" T1 T3 n) |# K) V, P! ~2 S! M

0 X( `2 d- F& i: f2 j `! A" h退休工程师王顺清(摄影:杨帆)9 c0 \% I% c1 g: u" N3 \; S
" W1 H3 ^, D X: T# |, W! M5 e- F# u- _“挖过土层后,下面就是厚厚的黄沙。”当时王顺清是工艺设计的助理工程师,在成都电信管理局工作,参与修建了电信局机房大楼的地下室。据他回忆,发现石马时,坑已经挖了4米多深,但是在表面土层以下全都是干净的黄沙。
5 Q8 l3 Q9 |+ w9 `) n5 a# S8 Q. q
石马露头的时候,王顺清和另外4名工程师正在现场,寻着黄沙向下,石马整个轮廓逐渐显露了出来。一直挖到石马的膝盖位置,当天的工程才停了下来。由于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事情,当时整个施工队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石马被放在原位置,两天都没有动。而整个地下室的修建工作也停了下来。
+ ^: p E% x+ l, n0 M2 A% A( ]3 G. j3 w3 ^/ ^( U& M/ H
当时坑里的石马头朝南尾朝北,比普通马要大,全身光滑用青石打造。身高1米66的王顺清要伸长手臂,才能摸到马背。直到今天,他仍然记得,当时的一名工人曾用卷尺测量石马,马头两米多高,整个马身有两米多长。0 Q* e$ s0 {6 a
2 `7 d5 `- A2 {1 G; K& J( X( I
& ?1 q N9 ` Q4 s
土层示意图,注:不同年代的土层在色质上面会产生差别,还会有差别的堆积物存在。由于,自然人力的复杂作为各年代的土层会出现交错,并不以地下深度为标准,当然一般情况下,地下越深的地方,年代会越久远。(摄影:杨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