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13|回复: 2

名人闲章拾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9 10: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印章虽无书法之挥洒自如,少绘画之色彩明暗,却另有一种古朴和浑厚情致。方寸间灵动之文字,朱白之相宜,纵横之章法,淋漓尽致间,展现出耐人玩味的古雅逸趣。自秦汉以来,中国印章最先不过是官府和官吏行使权力的象征和个人身份的凭证,明代中叶,随着文人雅士的爱好兴起,一种刻有各种诗句、警句、格言印章开始大量出现在书画作品的题字和押角处,它们成为书画作品构成的有机部分,增添了艺术感染力。这种区别于官章、姓名章的篆刻作品,常称之为“闲章”。 , |% w# a% W% J
1 C5 x1 _' @+ g3 M
  闲章其实并不闲,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读闲章有味,读一些名人的闲章更是别有情趣。
7 T" S7 y1 A- Q5 A  z8 P* E0 i) c
8 ]( S  Z+ e- s  d" Q齐白石“中国长沙湘潭人也”印:
2008128220192376_CZZ1My.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名人用闲章寄托对家乡的热爱。近代篆刻书画家齐白石刻有“中国长沙湘潭人也”。浙江的马公愚常钤“家在永嘉山水窟”。长沙李立有“家住长沙城北”。清代的邓石如有“家在四灵山水间”和“家在龙山凤水间”等。
" q) N* G- K7 C7 a. s; k9 D1 j
3 \3 C8 h9 W8 y; C  O7 ^  l3 l3 T  有的名人用闲章跟自己“开玩笑”。明朝书法家祝允明的右手多长一小指,故自号为“枝山”,并刻了“枝山”、“枝指山”、“指山道人”等闲章。清初画家朱耷有说话结巴的缺陷,故刻有“个相如吃”,“口如扁担”等闲章,见章如见人。 清朝书画家高风翰54岁时右臂病残,遂使左手握笔,故刻“左臂”、“左手代之”等闲章,幽默有趣。女画家周炼霞一只眼睛很好,而另一只不佳,就刻了“一目了然”的闲章,诙谐脱俗。 8 a, f# v) y1 b1 y; D
* I/ M$ {) y2 e8 t

/ z! x' M! ?3 L1 j朱耷“个相如吃”印:
art01420172022_c4cMSw.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名人用闲章表明自己的艺术态度。画家李可染有“废话三千”、“白发学童”、“千难一易”等闲章,意味隽永。而“不与照相机争功”的闲章,则道出了他不甘做画匠的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 6 E- W8 `# p% k* c  T$ B+ K
! Z5 K# b, w" j+ G' d; r- @
  有的名人用闲章明志。画家潘天寿常用一枚“强其骨”的闲章,既指出为画之道,也道出为人之道。身怀书、画、印三绝的来楚生有一枚“自爱不自贵”的闲章,不卑不亢的书生风骨跃然石上。
' c& u2 E" t0 z. z/ o' t% u% z. r
1 q( j! J* C# w8 J- z4 K. G4 f  有的名人闲章隐含玄机。当代大家启功先生有闲章“功在禹下”,许多人不解其意。其实,这是他据“功在禹上”(唐韩愈曾赞誉孟子“功在禹上”)一语演变而来。史载禹曾禅让帝位于启,“禹”下为“启”。这谜语似的印文,正是先生在自报大名。出身清贫之家的张大千在画中曾用“苦瓜滋味”、“乞食人间尚未归”闲章,寥寥数语,不言自喻。此外,他还有枚英文闲章,在中国画上盖英文闲章,当时绝无仅有,如今也极为罕见,体现了先生“中西合壁”的艺术主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29 18:19 , Processed in 0.07299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