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元俊松涛猿鸣图轴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 F# N8 [, i( K; L6 s% p | * g* Y. o6 G) \: W
[size=+0]
' t3 Y0 l! v/ `/ F$ F" ^0 r* A' O$ T现代+ b7 l( I! C2 U6 O! e. A. L( n
[size=+0] 戴元俊(1912年~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人,精绘事,尤工花鸟,以水墨设色牡丹最佳。亦工诗擅书。
5 j+ g/ i5 g2 P' [9 W! r% X: J1 l[size=+0] 此画作于1957年,整幅画面富有生气,自然又不入俗套,同时更把松树的虬曲多姿、苍劲挺拔,猿猴的灵动表现的淋漓尽致。该题材在其画作中较少见。; B: J: R3 }# o4 V$ ^% X: `+ x/ c
% `3 V/ Z5 U6 }5 b
| 马万里三秋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 [size=+0] 现代+ c5 X# `/ {. n, o5 k0 o! V: a
[size=+0] 马万里(1904年~1979年),名瑞图,字允甫,别署曼庐,江苏常州人。著名篆刻家,书画家。曾受业於邑中江南名士钱振鍠为师,与词人谢玉岑相交甚笃。他的画工山水、虫鱼、翎毛、果品,尤擅花卉,笔墨严谨、刚劲清丽、生动有致。
# R+ C/ _# T2 O[size=+0] 此画写一桂花树,用赭石画干,用花青出叶,浓淡干枯、疏密相间,处理得十分精妙。再用赭石朱磦点出桂花,香气跃然纸上,下配菊花数朵,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秋姿卓荦,为画家精心之作。
5 I$ e: n# R) F9 I' K" l| 谢月眉红叶小鸟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size=+0] |
| 现代8 f) f9 c W' X# u. U( W
[size=+0] 谢月眉(1904年~1998年),名卷若,江苏常州人。自幼喜绘事,性平淡,词人谢玉岑三妹,画家谢稚柳三姐。善花鸟,早年由恽南田、陈老莲入手,后上宗宋元工笔画法,所作工笔没骨写意花鸟秀逸清雅、静美自然,充满生机。
3 U2 R* \. O. S9 m[size=+0] 此画为谢月眉难得的佳作,画面上青鸟侧头相望,羽毛根根清楚,显得悠游自在。一根树干曲折交错上舒,红叶片片竭尽姿态。树上青苔点点,与小鸟身上的颜色呼应,形成一幅静谧、动人的画境。
9 N' {/ f! y* v( d| 林风眠柳岸高憩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 [size=+0] | 现代6 N, p' P# r# v& l
[size=+0] 1959年刘国钧先生捐
g6 l' A5 ~6 f; V9 `) t/ T[size=+0] 林风眠(1900年~1991年),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
- u4 K7 H5 x1 I3 n1 a[size=+0] 此画作于1944年,其作品内容常带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房毅墨龙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 [size=+0] |
: g: E: c# L/ n民国' ?9 K- _% _* N
[size=+0] 房毅(1889年~1979年),字虎卿,号房山。江苏常州人,擅长山水,松石,蔬果花卉,尤擅墨龙和画虎,令人叹绝,名噪国内。
7 [& \6 X k* d% k) r$ Q, y% d; {[size=+0] 此画作于1933年,画中所见两条墨龙遥相呼应,周围浓云翻滚,墨龙于云中若隐若现,尽展飞龙在天的气势。两龙昂首瞋目,张牙舞爪,极其威武雄奇。落款“癸酉初夏虎卿房毅作”,钤白文“房毅”、朱文“虎卿”方印。
2 p; H% w: [- M( l: V! Z; O| 龚铁梅秋菊双禽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size=+0] | 民国: B! d' b/ F5 ^
[size=+0] 龚铁梅(1877年~1969年),名鸿恩,湖南长沙人,后定居常州。曾任上海美专国画教授,江苏国画院副画师,常州市政协委员。擅长花卉,尤善菊花山石、古松翠柏,苍劲浑厚,具有独特风姿。% \; P! ?2 D' A8 p+ v/ n
[size=+0] 此轴画黄白相间菊花,倚石傍篱次第开放,花荫下一对幽禽相伴,一只在埋头觅食,另一只作片刻憩息状,生动有趣。此画用笔粗豪雄健,色墨交融,是其大写意花鸟画的力作。4 |. Y# a6 p' w; _) t/ X
| 齐璜蔬果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size=+0] |
| 民国; m. d+ n6 g3 P4 r3 w; W
[size=+0] 齐璜(1863年~1957年),字萍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寄居北京,为近现代绘画大师。
3 {. B) `- c, k( u: q- ?[size=+0] 此画为齐白石客京三十一年(1954年)时所作,款下钤白文两章:“白石翁”、“湘潭人也”。左下角盖白文章“大匠之门”。画中白菜、萝卜等用笔爽利,墨韵效果极佳,螳螂用朱磦色写成,形趣生动,该作为齐白石代表作。6 e- x- N m- f; J) e- C
| 徐悲鸿秋树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size=+0] | 民国
! m0 h8 z3 P+ a4 k: D9 a' b[size=+0] 1981年吴青霞女士捐
$ \. e# q& B6 o" q ]) k[size=+0] 徐悲鸿(1895年~1953年),江苏宜兴人,幼承家学,研习中国水墨画并留学国外学习西方美术,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e, ^; c3 n1 n& C3 q8 r[size=+0] 此画作于1936年,款下钤白文“悲鸿”篆章。采用西画的构图和表现手法,用中国画笔墨技巧,描绘河边两树高耸,金叶萧萧极具动感,一派秋风浩荡景象;中间衬托以远山;墨韵浓淡深浅,皆得其妙。右下角压盖朱文“青霞鉴赏”、“蕴瑞珍藏”两方鉴藏印。
" h- N: t; m* ^. J& k+ G| 汤涤寿山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 [size=+0] | 民国, s1 d9 |+ P% z1 s
[size=+0] 汤涤(1878年~1948年),字定之,号乐孙、太平湖客,江苏常州人,在北京画界任导师多年,晚寓上海。
. T# R# T+ l- Q( H$ C/ H' K[size=+0] 此画为汤涤1935年“语舲道兄六十寿”作,款下钤白文“定之又字乐孙”、“琴隐园”两章。整图全用墨笔写成,近景为高树茅舍,后景为幽涧绕屋,配以崇山,点明此画主题。6 ~8 z6 G0 o5 A% P
| 张爰双仕女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table]! [" P" `+ {1 e* T
| [size=+0] | 民国
; x( h; T% Q$ \/ D' S[size=+0] 张爰(1899年~1983年),原名张正权,又名张爰,字季爰,四川内江人。大千是其出家后的号,被誉为当今东方艺术大师。: u( R) @8 j3 t7 ~5 E
[size=+0] 此画中二仕女一正一侧相对而立,姿态优雅。女主人似乎对侍女有所吩咐,又仿佛欲说无语,表情生动自然,设色淡雅。署款:“甲戌之二月十二日吴门网师园坐雨写,大千居士张爰。”甲戌年是1934年,张大千已经成名,且是其十分活跃的阶段,这一时期他留有大量的诗文、画作。| 邓春澍三秋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 [size=+0] | 民国! A& s+ O- }- ^* ]6 {" ~+ s% ^
[size=+0] 邓春澍(1884年~1954年),别署青城,江苏常州人,设私塾课徒外,爱作书、吟诗、作画,尤擅画石。
8 @! Z" n: J, w: c& ~) v3 ?[size=+0] 此画作于1914年,为邓春澍花鸟画的代表作。款下钤“春澍翰墨”朱文章和“武进邓春澍”白文章。相隔三十六年后,他重观此画,又补题一句“烽烟不改秋光好,花满湛园月又来”,并钤朱文“石寿”、“青城老人”两章。此画下端为菊花、雁来红,上段主体部分为梧桐树上栖两只白头翁,一只口衔梧籽,非常生动。全画兼工带写,设色艳而不俗。
8 K$ c& D1 X2 y/ p9 k| 瞿世玮法耕烟山水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清
: H D/ ~9 D H% G Y[size=+0] 瞿世玮(1875年~1932年),字稚存,一字稚彬,号一禅,道名园初,江苏常州武进人,革命家秋白父。善画山水,笔墨秀逸,有“四王”遗风。- F% q. X( G! t3 i+ X2 C4 H
[size=+0] 这幅山水图作于辛亥小春,即1911年,画上落款为法耕烟,即法“四王”中的王翚(号耕烟散人)。整幅画多用干墨勾勒烘染,笔法细致,奇峰用披麻皴干擦,配以山树和点点苔痕,雅秀静逸,不染尘俗气。4 _ V& n6 w1 C+ v
| 冯超然烟峦夕照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清
5 A& \6 P. r" e8 n- w8 ^[size=+0] 冯超然(1882年~1954年),号涤舸,晚号慎得。江苏常州人。早年以唐寅、仇英为法,精仕女,笔墨醇雅,晚年专画山水,情致温婉,出自“四王”、文徵明,上溯董源、巨然。与沪上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并称“三吴一冯”。( B0 Q7 Z& z0 p2 E
[size=+0] 此画为1924年他四十三岁时的早期山水画作品,用笔清爽严峻,近处的山用荷叶皴加小斧劈皴,似学王石谷,远处山赋以小米点皴,非常协调。画中松下溪傍有茅屋数间,一隐士倚书几而坐,屋后修竹数丛,远处溪桥无人,山间梵宇露角,作者画的是超然之境,亦是其早年得意之作。' X- K" O8 `/ C. R8 s
| 张玄翠池风雨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 [size=+0] | 清
+ P; `+ {7 y. c; G4 I; f1 R3 l[size=+0] 张玄(1898年~1959年),字克和,号麻石翁,别署石园居士,常州武进人,是海上著名的书画家、鉴赏家。擅画山水,以“四王”,尤其以王石谷为师,传统功力深厚,笔墨雄秀,无论水墨、青绿、浅绛、淡彩均得心应手,别饶风韵。! s9 ]' |2 z7 `7 U9 J% q/ Y
[size=+0] 此轴画的是常见的山村景色,峰峦起伏,树木葱郁。整幅画用水用墨十分湿润调和,白云雾气在山脚徘徊转悠,氤氲自然,极具空灵之感。
* v t r- ^' ?| 顾麟士仿王麓台笔意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table]9 H* B* u: }4 a% _8 s4 r! c# q9 G
| [size=+0] |
| 清8 c: u5 A( H2 `
[size=+0] 顾麟士(1865年~1930年),字鹤逸,号西津渔父,江苏元和(今苏州)人,收藏家。清末著名书画收藏家顾文彬之孙,家有“过云楼”,收藏之富,甲于天下。工山水,宗王石谷、王鉴。9 A; q# ~& S; ]7 |1 o5 `* C& I
[size=+0] 此画作于1904年,从题款可知为抚王麓台笔意,整幅画笔墨均润,涵濡功深,幽雅逸气,有云林清逸遗风,是民初宗古的健将。/ y/ O, J) ^/ j, v* k9 n
| 高邕山深幽涧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 [size=+0] | 清
# Q- m' K8 c, ^9 n, T# S[size=+0] 1985年裴立忠先生捐
' x1 e7 A \1 V" R: v8 Z% s. s3 S[size=+0] 高邕(1850年~1921年),字邕之,号孟悔,浙江杭州人。工书画,与钱慧安、蒲作英、吴昌硕、王一亭、汪仲山等创办“豫园书画善会”,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0 K* {' c# v' b2 Z/ }
[size=+0] 此画笔墨秀润,坡石起伏错落,林木葱郁,几间茅舍掩映于林木之中,显得异常清润淡逸。
$ u$ a) ], L2 h* b) E| 李宝嘉眉寿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 [size=+0] | 清3 Q6 ^7 A- u. y9 t) S, T% V. j
[size=+0] 李宝嘉(1867年~1906年),字伯元,别署南亭亭长,江苏常州武进人。为清末小说家,撰《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等。偶作恽派花卉,笔意清超,尤工篆刻。
3 q7 V* [+ M! C- E: {# s7 L, v[size=+0] 李宝嘉画作比较少见,这幅《眉寿图》是其为亲友画以祝寿的,一只寿带鸟停在白梅树枝上,引吭高歌。画面生动细致,题款书体用楷书,显得庄重,与画非常匹配协调。+ n: Z4 ?' d0 ~+ f t* M
- O# j5 Y: i6 @ v1 |/ p
| 吴榖祥诗意山水人物四屏条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 [size=+0] | 清
) E# W, c O) u% I! k, v[size=+0] 吴榖祥(1848年~1903年),字秋农,号秋圃,浙江嘉兴人。工山水,远师文、沈,近法戴熙,苍秀沉郁,气韵生动。惜不能为层峦大嶂。能画松,并擅人物、花卉,游京师声誉鹊起。晚客上海卖画亦有名,为世所重。
0 X2 _1 H o3 z, K[size=+0] 此四屏条作于1891年,全用细笔绘成,构图清新,内容布置丰富,格调出尘。人物法唐寅、仇英、费丹旭,妍丽清雅,与其山水、花卉同调。7 i0 R v, a% Z2 M
| 陈衡恪翠叶邀凉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size=+0] | 清
- O3 k ~' x$ g; o$ P( |7 y' |[size=+0] 1959年刘国钧先生捐
8 n' V' v0 e6 @" T# v[size=+0] 陈衡恪(1876年~1923年),字师曾,号朽道人,江西省修水人。他能诗文、擅书法及篆刻,绘画上能山水、花卉、古今人物,长于大写意,笔力雄健,着色吸取西法兼中国画传统。
( A% s8 a" F$ y[size=+0] 此幅作品畅笔挥洒,巧中含拙,独辟蹊径。山体枯笔于皴,简笔画出小楼,四周树木以湿笔点染,两相对比,意境深远,为其代表作。
, [- O; z3 T+ f* b& W| 吴庆云春溪新绿图轴 | | 作者: 发布时间:11-01-07 来源:常州博物馆 | [table]
/ @( K7 D6 ?0 O" c0 O7 x1 J, T* w& r6 w | [size=+0] |
| 清. } H& N( _0 w* |9 y! Z
[size=+0] 吴庆云,生年不详,卒于1916年。字石仙,以字行,号泼墨道人,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人,寓居上海。所作山水画,初学四王,不为人重,后赴日本归来,画风转变,富于革新精神。
$ C4 a3 n6 G1 e9 o3 d[size=+0] 吴庆云擅长描绘烟雨出没的自然景色,糅合米芾、高克恭的画法,并掺以西洋水彩画技法,所作山水多墨晕淋漓,云烟生动,尤其擅长表现风雨之状。
. e4 I9 o- S- L! C2 u- z | & b: L, e& E- H h7 t
|
| [/td][/tr]
) S- D4 H/ A+ A: u) N[/table][/td][/tr]3 O, [' n# r0 p
[/table]
4 H* q0 C) h8 T; h[/td][/tr]
' H- R, S8 R! ~% O! t& y8 H' b[/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