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芦明福将自己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从工地沙堆中捡到的近百块古生物化石捐赠给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
w" P g! D7 }3 |: B/ @0 R0 ?/ r2 d9 x$ L& m6 f" r

/ r, y5 X( [+ O' w/ I5 Z8 h
0 {9 m" j* f3 i- `文物专家鉴定芦明福(左)捐献的化石
/ [; d1 o- J1 a& U7 H0 f4 V" t& \ I2 z; w( g) e' b
5 k) T) ^, c0 ^! G6 h& z! H
+ H3 s; P; K9 o$ A+ J臼齿化石 市民芦明福将自己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从工地沙堆中捡到的近百块古生物化石捐赠给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专家认为,这些包括猛犸象、野牛、披毛犀等在内的一万多年前的野生动物化石很具有研究价值。 芦明福是哈尔滨市政材料公司的一名临时工。两个多月前,公司院内运来大量沙子和石料,沙子是从松花江上采来的,需要筛网过滤。作业期间,很多工人发现沙子中有类似骨骼的大石头,猜测可能是动物化石,纷纷捡走收藏。芦明福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哄抢,反而不停地劝说工友“报纸上都说了,这些东西是从地下出土的,应该归国家”,很多人听后就顺手将拿到的化石丢在一边。芦明福找来装水泥的麻丝袋,将化石装好运回家保管。两个月下来,攒了三袋子化石。芦明福先后找到博物馆、省考古所咨询,最后决定将所有化石都捐赠给市文物管理站。 记者从市文物管理站了解到,芦明福捐赠的化石将近一百块,最大的有西瓜大,最小的也有拳头大小。这些化石包括猛犸象的臼齿、野牛的牛角、野驴以及披毛犀的椎骨、脊骨和尾骨,种类繁多。 据了解,猛犸象、披毛犀等都是东北地区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在距今一万年前逐渐灭绝。经过上万年沉积,这些动物骨头形成化石。市文物管理站站长刘云才告诉记者,大部分远古动物化石的经济价值并不高,但这些化石对了解几万年前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地理生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芦明福主动捐赠化石的行为令人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