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7|回复: 5

古代书画升值的十个理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4 02: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书画升值的十个理由2004-12-09 08:26:37 来源:艺术市场  37 次浏览$ `2 y- E! p" j# q! _! R, ]# m, H
: T- f( a+ y; f
  2004年中国嘉德秋拍结束,古代书画专场上拍263件拍品,成交204件,成交总额1.031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件约50万元,创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以来的又一佳绩。拍场座无虚席,许多人站立竞拍,人气、买气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笔者以为,这只是中国古代书画价值回归的开始,并未能根本扭转长期以来成交低迷、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局面。
, `1 \4 J; H" a& R5 R7 ~& Y  N* ?0 g6 m9 G; H$ o9 M
  古代书画的价格潜力还远未发掘出来。笔者认为,古代书画必然升值,理由如下: 9 q; ^' t9 e2 v0 q- I. B
4 r; @1 W; J2 v$ A
  一、独特的历史价值 2 N1 Y1 D) Z% {" n0 F
# X1 _2 b. i; t* [' _) A
  艺术品的价格是经济价值的具体体现,而经济价值是由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和欣赏价值所决定的。人们收藏艺术品,实质是在收藏历史、文化、技艺、情感和生活。而中国古代书画正是历史的写照,其中所蕴藉的历史沉积、文化遗韵、沧桑感、厚重感和文化艺术的多样性,都是现代书画所不具备的。如把存世的古代书画按年代排序,无疑会在视觉艺术领域中向人们展示出中国美术和中国历史众多发生、发展的物证,具体、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漫漫征程。这正是古代书画最可宝贵之处。
. I  T. S* k9 @% m- N' V6 G) u, o, e  t) t6 C2 `0 N
  二、丰富的文化内涵
& P' }7 [' M; u" F, H+ ?, T) y6 P1 y3 f# J9 w: B
  就时间而论,除去近现代书画的100多年,清以前2000多年均为古代书画的存世期。汉简的朴拙,晋书的风韵,唐画的富丽,宋画的精细,明清书画的千姿百态——都争相辉映,汇集成光彩夺目的绵长画卷。就类别而论,人物、花鸟、山水、写实、写意、院体画和文人画——都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就书画家而论,无论是“黄荃富贵”,还是“徐熙野逸”,无论马远、夏圭的“残山剩水”,还是八大、石涛的“白眼向天”,“搜尽奇峰打草稿”——可谓大师林立,群星璀璨,充分反映了时代特征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如此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
3 n* N. u$ Q, c: W+ j8 ^  M5 O1 x" E  P) ?9 u: q( F) D" {3 Z
  三、深厚的笔墨功力
; V1 `8 \' `6 F& K9 K; h( h& u
; R$ g% \/ V( c8 t: g  中国书画艺术是用笔用墨,指挥线条的艺术。笔墨功底怎样,线条律动如何,是能否充分表达书画家思想情感以及使其作品成败的关键。黄宾虹说过,“气韵生动,舍笔墨无由知之矣”。
* S0 |3 q: a' P4 ~0 c' A$ F/ B7 L7 T0 E! Z7 n1 U$ W
  在古代书画整个存续期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社会主流。而“琴棋书画”则历来是有知识、有学养人士必备的才能。书法绘画既是“童子功”,也是立身应仕的手段。笔墨功夫成为许多人毕生的追求。书法有王献之的“墨池”、怀素的“笔冢”;绘画有郑板桥的“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写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如此种种,古人融生命于笔墨,所下的功夫,实非今人能比。
4 X0 `2 V' f# G/ S" e7 C
- G) ^; }: k/ S8 t7 n  四、稀缺的存世数量 8 I6 U9 v1 d2 B* ~" l
' ~/ a$ Q8 Y0 Y' s- D
  中国历史虽然久远,但由于不断改朝换代,沧海桑田,天灾人祸,再加上近百年的外来侵掠,古代书画历经磨难,大量损毁流失,保存至今的已十分稀少。徐邦达先生《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共收古代书画3540件,仅为齐白石存世书画的十分之一,加上台湾和国内外其他博物馆所藏,数量也极其有限。民间收藏载籍入典书画家的作品,无论大名家还是小名头,也大多以几幅、几十幅计,这与现代书画家动辄几十、几百甚至几万幅的存世量,实不可同日而语。“物以稀为贵”的交易法则至少在目前古代书画价位中没能显现出来,但这也正是它的潜力所在。
" m2 N/ Y' ~* U6 x9 S5 f
2 A$ q. p' R) b( I; I! _  Q" [  五、与国内同时代“工艺品”的价格比较
! \! y- c- o7 i! C) J( [3 m1 L" _4 w6 L
  在美术史分类上,一类是纯粹的艺术品,比如书法绘画,它是由艺术家凭思想技艺创造的单件作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除了反映时代特征,更突出表现其个人风格,主要用于畅神达意,精神交流。而另一类则是工艺品,比如陶瓷杂件,它往往是工匠们的集体创作,更多反映的是时代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大多做为日常生活之用。两者的价值含量是明显不同的。但目前,一件无名氏清代民窑瓷器或竹刻笔筒,价格可达数万元,而清代入典书画家的作品,每件仅几千元,可谓严重失衡。
. Z1 b9 t/ A5 _" w4 z) p: a8 z5 c$ N; S4 F, O
  六、与国外同时代绘画作品的价格比较
) X) ^3 }# o% W* ]* A% ]
3 s  r1 M7 q. L0 M' E# P+ U  中国书画与西方绘画的价格差距已是尽人皆知。中国书画中的古代书画,相比之下,落差更大。日前中国美术馆正在展出的法国印象派画家代表人物马奈、莫奈等人的作品51件,据说保险金额58亿元,每件作品价格都在亿元以上。而与其同时代的中国书画大家赵之谦、任伯年精品,上百万元成交已属高价。至于国际拍坛上西方名家作品几千万元、上亿元美金的价格已屡见不鲜。东西方绘画有可比之处,也确有不同之点,但价差如此之巨,不能不令人感叹。 9 Y4 U. a' h9 v! [" |9 g
4 m$ \9 e0 h6 ?' c
  七、古代书画的伪赝问题不足为虑
  g2 S* ?1 b3 T5 \# o
% ~! I7 f0 C- ^! J' J+ n2 o2 Y  当前是书画艺术市场有史以来最繁荣时期,也是赝品泛滥最盛时期。书画仿品,自古有之,但纯以牟利为目的,无所顾忌,大张旗鼓作伪,应属当今。这无疑是艺术市场的隐形杀手和收藏事业的毒瘤。有些人不敢收藏古代书画正是由于惧怕伪品,因为不会辨伪,认为古代书画辨伪十分神秘。实则不然,古代书画作伪手法就是已被总结出的那几种,我们可以从纸、墨、印、裱、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几个方面去综合鉴别。而当代书画作伪则技高一筹,使用了许多科技手段和现代技术。有些名家学生和家人作伪,更难识别。因为同时代人作伪,时代特征、纸、墨、印、裱等都几乎失去了参照意义,只有个人风格、笔墨特征可作依据,可要真正掌握诸多名家特征,谈何容易!所以从赝品角度看,收藏当代名家书画的危险是大于古代书画的。有人畏难古代书画的辨伪,只是没有学习,缺乏实践经验而已。 8 z7 `6 ?* I( Y! G4 ^1 f+ y0 E

4 w: o1 w! ~3 Q6 e, M) e  八、古代书画无个人炒作之忧
* Y- I  C) D% c9 H8 f6 y. Z$ P& n) d" c( z
  当艺术品像股票、房地产一样,被作为一种投资的时候,资本就会大量投入。这也是价格不断推升的动力。但资本的逐利性也会衍生各种手段,以求短期尽可能获取高回报。当前艺术市场中的炒作之风已是公开的秘密。有些当代书画家,不在学识上、笔墨上、修养上、艺术上下功夫,而是心态浮躁,情绪骄狂,大兴炒作之风,吸引藏家眼球,有的每平方尺已达数万元价格,还诱导人们继续追涨。收藏、投资这样的作品,10年后会怎样,百年后又会怎样,真正有眼光的收藏家、投资家都会心知肚明。而那些沉于寂寞,从未被炒作又具备真实价值的古代书画,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按照价值回归之路节节攀升。
, Q5 |1 w! `7 h
# U7 [6 h+ v1 r. Q' q  九、收藏家、投资家的成熟将推升古代书画价格
4 J7 O' S: b6 ?5 w4 ~* t
2 |9 o. w9 R* V: E/ N+ z  其实,不论艺术品的内含价值如何,它的最终价格都是由收藏家和投资家决定的。收藏家、投资家对书画艺术品欣赏、观照和进行再创作时,必须获得精神愉悦。而这种愉悦的前提是了解和理解作品,是能够与作者对话和交流,是能够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共鸣。由于历史的距离、时代的差异,我们对古代书画的理解要较当代书画困难。但是随着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收藏家素质的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这种困难会被克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收藏规律将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收藏家、投资家会认识到古代书画中的价值。当人们有能力辨别真伪,区分良莠,可以跨越时空与古人漫步的时候,当人们物质生活满足之后,有更多财力换取精神享受的时候,中国古代书画必将成为首选而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6 E: B7 R. f4 ]4 f  {/ i& O
' [" F' v/ I7 n  b5 h) K
  十、有关中国书画收藏与投资的哲学思辩
: m# l& l" f3 L: v0 ?" @6 n. ~' T  v8 b$ Q9 _6 U% M
  古代书画艺术品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了我们的昨天,用绵延不断、丰富多彩的画卷解读了人类最原始也是最高级的哲学命题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的大部分内容。古代书画又以深邃内涵博大精神筑就了艺术殿堂宏伟基石,它是现代书画艺术家的哺育之泉,生命之水。齐白石说:愿轮做青藤,白阳门下走狗。李可染说: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要用最大努力打出来。当今真正的书画大师无不是入古出新者,无不是继往开来者。溯本求源,没有中国古代书画传统,就没有当代书画艺术的辉煌。我们不能数典忘祖,厚今薄古。
2 B" E) v9 Z" e4 _! H" j
: q" f8 D) \& A1 ~8 e3 Z* A  潘天寿说过,书画艺术世界存在东西两座高峰。东方这座高峰就是以中国书画为标志的。而从价格体系论,却只表现为西方一座高峰,只有当中国书画艺术的伟大被世人认同时,它的价格体系才会成为与西方绘画比肩的另一座高峰。这座高峰的再现有赖于有心力、有眼力、有财力的炎黄子孙,有赖于中华民族的振兴富强。
( ?/ z" x: J3 Y* h& ~7 n, B4 s, L" G, u
  笔者有许多收藏家、鉴赏家和投资家朋友,常在一起调侃,往往每有奇论发现。说到书画收藏,一位朋友如是说:“当今书画收藏已不仅仅是追附风雅或者是财富的象征,它也是知识、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更是能满足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占有,使人名利双收的象征。大连万达集团和郭庆祥、南京天地集团和杨休不都是因为收藏书画广为人知,因为收藏书画而富上加富的吗?”说到投资书画的风险,一位朋友如是说:“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股市有陷阱,股票会缩水;房地产会折旧,70年后资产趋于零。书画精品却利于保管、携带,还能不断升值。如果真的发生战争、瘟疫和社会动乱,你的房子还有人买吗?你银行的存款还能取出来吗?取出来还有什么用吗?当生命都没有保障的时候,一切都无从谈起。”此二君无疑是中国书画收藏、投资的智者,也必定是中国书画价值体现,价格回归的希望所在。
5 t" \( J3 y! ]# b  H& }. F4 \' x4 t. v6 V9 C$ Q% r# i( F) t

) _$ r+ @3 f  D! L4 m9 _
" R7 y1 q' d  ~2 Y! _  R$ u% d
发表于 2011-9-14 06: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盛世收藏 自然升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20: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子汉wangwuyi 发表于 2011-9-14 06:36
! i' ^9 ?' B9 N, {7 N  V9 \+ |盛世收藏 自然升值

9 a) q; c  k' v的确,但个人感觉古代书画会有一轮大幅度的攀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4 21: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赝品太多,一般人不敢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7: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沁紫 发表于 2011-9-14 21:16 7 F& ?) h+ F, F  J
赝品太多,一般人不敢收藏。
! U2 N4 g( ?$ e& _- _: T
明清书画比现代或宋代书画容易鉴别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9 16: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赝品关就非常难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7-21 18:19 , Processed in 0.1234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