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3 16: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恐龙之最9 l6 i$ R% }4 X/ \4 o
4 I9 q3 @, a& k
最巨型的恐龙: d8 q+ r8 \6 E
5 u0 W ^5 V$ p* {% L+ ^
●合川马门溪龙& o3 R: v+ q9 F/ W2 `7 H
- P$ u% O( V8 f9 [7 z* A, \
发现时间:1957年 % N0 w: Q0 Y, p3 R
1 U2 N8 D, S9 o
; X- K: G- l: M- N. P( J 发现地点:合川太和镇鼓楼山6 g( r+ ^, e. H. A4 l
- ?4 m f4 W' i: t9 _ 生活年代:侏罗纪晚期(1.5-1.35亿年前)) ~# w- D! M0 m# U
; S" a8 P: T3 |3 ]2 H" ~ 保存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目前在重庆科技馆展出)- g: Y9 I6 o2 m2 A3 h, d6 p. T
1 w6 p# N$ D, J+ J
合川马门溪龙体长22米,身高3.5米,体积相当于两辆公交车,估计体重26吨,是迄今亚洲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也是世界上颈部最长的恐龙,19节颈椎一个都不少,总长度达9米。
' }. R, A6 F$ p! z9 G. D
1 R" K: f, {. M' [- g7 h* J1 e 虽然体型堪称恐龙中的巨无霸,属蜥脚类阵营的马门溪龙却是温和的素食者,它拥有恐龙家族里最傲人的长颈,尾巴又细又长,甩摆起来如同鞭子抽击,那是用以与情敌争抢配偶或御敌的武器。+ d7 @4 ?4 i0 j- l- D
$ J4 x' R6 ^3 V! w, x& [2 e4 Y5 P
马门溪龙巨大的身躯上,只有一颗不足60厘米长的微型脑袋。科学家推测,它每天必须花20小时不间歇取食,吃下300公斤食物,才能维持一天的活动。
* h$ J! I( }! B u" V0 s" J3 {3 C& K. m" ?& B8 V: l
最凶猛的恐龙& R5 e3 w; k0 G. }4 f
4 F& l6 t' Q# g+ _+ ^" q4 ^ v ●上游永川龙
/ r9 z5 D; V$ y1 f M# J8 O# M# q; d3 ?: n
发现时间:1977年
+ X; d. J( c/ J. z1 n( p, c) n6 D7 S% m, K. p1 o6 e
发现地点:永川上游水库
+ U; @' \ a6 H a4 F( D: X; @. L! ]1 |# ~! ?; T. ^) k
生活年代:侏罗纪晚期(1.5-1.35亿年前)
7 \9 V( {0 @+ G9 [/ D" T3 m- F
4 M, Y. w7 H1 F. i# O( X. K- J 保存地点:重庆自然博物馆(目前在重庆科技馆展出)
7 \" t, U$ b" M. p+ X3 x0 o2 N
% {6 O$ z M# P 上游永川龙是中国首次发现、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肉食恐龙。它比大家熟悉的霸王龙还要凶猛,可谓天生的猎手。它的前肢很短却灵活,长着又弯又尖的利爪,可牢牢抓住猎物;后肢又长又粗壮,奔跑起来十分迅猛。
( N/ A: E+ ?3 t m7 ~8 F
* [/ v1 D ?# M: `* _# r1 \ 永川龙身长只有7米,却有一个大得吓人、长82厘米的大脑袋,脸上还有6对大孔,有一对是眼孔,这表明它的视力极佳;其它几对大孔是附着于头部、用于撕咬和咀嚼的强大肌肉群。它还有利刃般的牙齿,从齿根到齿冠有20厘米高,每颗齿前后边缘有小锯齿,排列参差不齐,就像一台绞肉机。
6 T! p; Y7 ^( u! ~, B: Z8 d8 ]1 \- N: f
最温顺的恐龙8 J& D- }" S5 {7 ?6 G. }
3 Z( h( a3 r) T3 F( z ●江北重庆龙
$ i8 o" c4 K3 Q* U/ q
' w, Z& T8 n. Y1 O+ `9 k/ g2 f 发现时间:1981年
0 U/ S# C8 a7 w; g# Z4 R7 h
4 t1 N* i3 a# e) v% r$ l 发现地点:江北猫儿石) K9 y* u1 l+ \# h9 r
! k8 O) C9 s! L
生活年代:侏罗纪晚期(1.5-1.35亿年前)" I2 c5 r) r4 s3 a6 O
: `7 T+ z0 ?) q) \4 G 保存地点:重庆自然博物馆(目前在重庆科技馆展出)& X1 F1 m9 v/ [0 I9 z- C
9 _+ [# m! H5 u% \ 江北重庆龙身长只有3-4米,是恐龙中的小个子。它背上耸立着两排尖刀般的骨板,尾巴上长着两对剑棘,看上去非常凶猛。其实,它属恐龙中最温顺的剑龙家族,这些武器只有在受到侵犯时才动用。" \0 ?& }& g1 U1 Q. \" P0 R
b) {" m* i) h4 r 剑龙背上的两排骨板有什么作用?多数学者认为它是防卫武器,还有人说它是警报器,摇动起来不仅哗哗作响,可吓唬敌人,还能提醒同伴躲避。有学者则提出,剑龙的骨板表面可能有层皮膜,能适应环境变色,以防肉食龙发现。也有学者发现,骨板里有空洞,认为它是剑龙的散热器。
) o7 @( S+ N0 X# {
' T' n t; z# p5 c/ Q) T/ E 最大规模恐龙足印
$ z+ C7 h. q; P7 O
& i0 _) b* L3 |! I/ G ●綦江恐龙足印化石群
. o* _+ T. v( _- q, C, i
+ z, Y6 ] v9 S* D2 [ 发现时间:2003年* ^8 z8 w+ d4 b9 G) P4 p6 \" e
) l; T3 T' }7 j2 d$ x6 A- ` 发现地点:綦江县三角镇红岩坪村莲花保寨
/ J' J& \$ r. b% \2 [/ w
+ k }) V: _' ~3 z' m$ z% t 生活年代:白垩纪中期(距今1亿年前后)4 H+ p6 R3 T% U
& e4 t0 k$ t5 Z( }5 ]: E# Y9 Q8 l5 b 保存地点:就地保存8 B% x* K3 F# `; q* O- i
% S4 Q6 F# l+ Y 目前,西南地区白垩纪中期最大规模的恐龙足印群,隶属于甲龙类、鸟脚类和兽脚类三大类,其中甲龙类足迹为中国首次发现。+ l8 k' G1 H1 R" z0 g: r6 g. t
M! Y1 E) ~# o3 x$ y
这些脚印在綦江莲花保寨一处海拔800多米高半山腰的石洞里,洞外只有一条路可通达。洞中恐龙脚印分布在140平方米范围内,有300多个。脚印最短的有11厘米,最长的35厘米。脚印形状有三趾形,梅花形及圆盘形,从其步幅看,最大的达1.6米。据此推测,当时,这些恐龙体型大的可达20多米长。它们生活在距今约1.4亿年前后,那时的綦江是一片广阔的湖泊,后来,地壳发生变化,才形成今天的高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