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1-11-20 13: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11-20 13:43 编辑 0 z. B" R* e, m5 f# a, {* C' }, v6 L2 \, N5 }
 清前三帝无帝违,康熙 雍正 乾隆三帝名违很严,违者诛九族,乾隆以后因为皇帝的名字自已改为僻用字,老百姓容易做人,不易犯上,故帝违事少了。
 4 b* E0 |: M& d4 I3 v! F5 j; a  h康、雍、乾三朝大量接触了汉族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开始有皇帝名讳,读音、写字都要避讳。如康熙名字叫“玄烨”,这个“玄”字在康熙年间,凡是写“玄”字最后这笔讳缺,或用元字代替,而且凡是带“玄”字偏旁的字,“火”字偏旁,“玉”字偏旁,“弓”字,“金”字,“氵”,“ 丝”字等等,一律都要避讳,少最后这一点。“烨”字,左边一个“火”字,右面一个中华的“华”字,繁体字的华,最后这一笔竖不能写。雍正名字叫“胤禛”,“胤”最后这一笔不写,“禛”最后这点讳缺。这是指在雍正朝,雍正 朝之前的刻的书写的字都不改。雍正的几个兄弟的“胤”字都改成“允”。乾隆名“弘历”,乾隆朝“弘”字不写最后这个点,“历”字也换一个写法,这是康、雍、乾这三朝皇帝的避讳,就是缺末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