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31|回复: 8

破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9 21: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破 很老的手抄书。( R( Z& d* G' l. x9 a- G' W! z2 V5 F

8 L+ N5 ]$ @* \! A
3 T/ J3 g: y' B  w一本很破的手抄本线装书,几乎没有品相,时间应在百年以上。! V2 C! m9 q% j
可是,细看里面的小楷,字迹规矩清秀,几与字帖无异。 ! z: y3 I! w. g  s/ T: g

$ E# r# y1 H+ i" S9 x2 r
0 C- [: f6 x9 E" q到状元卷博物馆看看,书法水平亦不过如此而已。3 t5 `4 R. [7 p: X) J
可见,没能考取功名的民间秀才们,也有高手隐居市井。
1 r- P# N7 B# `
6 q1 q1 J. T- i3 I6 m" }8 F+ X) C/ C6 a6 D9 z% w: ^8 @  }6 q
应该是弘德劝诫的书,也有楹联等应用性民俗文化。  可惜缺字严重,请欣赏:* r/ b3 Z* d9 q: t
1.jpg
2.jpg
3.jpg
4.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2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21: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海天 发表于 2011-11-19 21:22
- M% z/ A6 R+ g  M, B! v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9 23: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11-20 05:50 编辑 1 N8 H* @  _/ [: p, I/ E: [0 z
& y' y4 _4 G0 B% a- E& J& S
第一页行间见有“国语注音符号”,或许能为鉴定提供点线索。此种注音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1930年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相对於汉语拼音来说,注音符号有时简称注音。
6 m  v9 \  v5 {3 c, b+ Y声母 ㄅ ㄆ ㄇ ㄈ ㄉ ㄊ ㄋ ㄌ ㄍ ㄎ ㄏ ㄐ ㄑ ㄒ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5 J- Q( F* U- W- h韵母 ㄚ ㄛ ㄜ ㄝ ㄞ ㄟ ㄠ ㄡ ㄢ ㄣ ㄤ ㄥ ㄦ
  Q) `3 G' w  G&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07: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k 发表于 2011-11-19 23:56
; H  L# i6 b) E+ f第一页行间见有“国语注音符号”,或许能为鉴定提供点线索。此种注音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 ...

+ W$ B* @1 s/ r; e" }, J8 Y; j4 }谢谢,注音我也看到了,没多想。  字典里前面有,不会读。- B/ d( |0 d' y) K0 u

& u& w, R4 [3 N. s
! k* u. i7 C+ T. R4 R3 ?  B  C! Q: t/ x) G0 ?  j$ N0 F& A

- `9 r' Y: m# I0 F) N, D" Q批注肯定晚于手抄,后人阅读批注的年份有随意性。
' k+ x: X4 P& \& n8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10: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11-20 11:18 编辑
5 X4 c1 g) t" C- ]( R4 k- m1 U( d& r. @7 \+ ]
第六,七图都见到玄字缺笔,属避帝名违,因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支持是清代康熙以后(包括康熙)的东西。但清代也有些不避的特例,比如红楼梦庚辰本手抄本,请帖主查一下其它避违,如丘字的写法,有无避圣违(孔子名违)。有断句号,也是定代的线索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13: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11-20 13:43 编辑
0 z. B" R* e, m5 f# a, {* C' }, v6 L2 \, N5 }
清前三帝无帝违,康熙 雍正 乾隆三帝名违很严,违者诛九族,乾隆以后因为皇帝的名字自已改为僻用字,老百姓容易做人,不易犯上,故帝违事少了。
4 b* E0 |: M& d4 I3 v! F5 j; a  h康、雍、乾三朝大量接触了汉族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开始有皇帝名讳,读音、写字都要避讳。如康熙名字叫“玄烨”,这个“玄”字在康熙年间,凡是写“玄”字最后这笔讳缺,或用元字代替,而且凡是带“玄”字偏旁的字,“火”字偏旁,“玉”字偏旁,“弓”字,“金”字,“氵”,“ 丝”字等等,一律都要避讳,少最后这一点。“烨”字,左边一个“火”字,右面一个中华的“华”字,繁体字的华,最后这一笔竖不能写。雍正名字叫“胤禛”,“胤”最后这一笔不写,“禛”最后这点讳缺。这是指在雍正朝,雍正 朝之前的刻的书写的字都不改。雍正的几个兄弟的“胤”字都改成“允”。乾隆名“弘历”,乾隆朝“弘”字不写最后这个点,“历”字也换一个写法,这是康、雍、乾这三朝皇帝的避讳,就是缺末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3: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k 发表于 2011-11-20 10:50 7 ~' E9 ]1 b6 n8 A7 @  c
第六,七图都见到玄字缺笔,属避帝名违,因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支持是清代康熙以后(包括康熙)的东西。 ...
8 c* }, B  b5 J8 R
  高人啊,看的真细,深不可测。
- Q/ L1 f) n: i. N . U8 q- b+ m# V# G  I
5 Q! m1 R6 V8 `  j( x
hank 兄该当版主才是啊。+ v7 l1 J5 W* o0 O+ I
( D/ v" f& B  @

9 y8 y9 b8 }" @" M
( B' ^& T3 |3 x7 O# r% C : p0 }/ y3 N0 ]. }; [1 _
我就一直纳闷为什么会漏那一点呢,也猜想应该是故意的,就没想是避帝名违啊。
+ L  c  N% N# [& y6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7 09: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价值吗?求教
0 z: J% _, {7 ]" P) `3 L% l8 m;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31 13:21 , Processed in 0.0648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