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世道怎么变化,艺术品都是最保值的
# e# B# ]; L q; Q2 o# B5 i, T5 P文/西风
; C% P# F/ y$ f9 x6 q; q4 \( |
, `% r" i; Q* u4 i: g: D7 @法国犹太人穆格拉比家族不以为然,他坚信:“不管世道怎么变化,艺术品都是最保值的”。虽然经历了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他们表示:“我们也会更像收藏家而不是经纪人。会买的会更多,卖的更少。股神巴菲特不是说,市场不好的时候才是捡到便宜货的时候。一旦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出手购买的。”不光在法国艺术品市场,尤其整个美国和英国艺术品市场都是受犹太人控制。有人说犹太人就是世界动荡的“操盘手”,每一次的金融危机后面都有他们的幽灵存在。这话虽然明显带有偏见,但仔细洞察世界经济史,这种描述不无道理。
4 ~( C7 ]; i' x5 W, H$ l
) a( o' |/ f5 j还有法国威尔顿斯坦(Wildenstein)是西方艺术圈实力雄厚的收藏家族,这个犹太家族据说珍藏着价格高达百亿的艺术珍品,但这个家族的人却都相当低调,没有人知道他们家族的储藏室中珍藏着多少珍宝,只有当他们忽然拿出一幅世界著名的作品出售时,人们才发出这样的惊呼:“哦,原来它也在这里!”让人惊叹的是犹太人威尔顿斯坦家族不但一直是卢浮宫最大的买家和卖家,更是卢浮宫长期的经纪人。据说他们通过纳粹搜罗来了大量的艺术品。几代人的收藏和积累之下,他们打造出了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艺术收藏库,里面的名字个个如雷贯耳,达芬奇、伦勃朗、鲁本斯、塞尚、雷诺阿、梵高、高更、马奈、莫奈、毕加索、等等。很多从来没在公众面前露面。
B+ h# }; {% f, g) G+ O
! H3 ^3 w2 ]- j1 n国际艺术市场上,犹太人毁誉参半,毫无疑问,与金融市场一样,他们既是市场的推手——艺术地位的扶摇直上跟他们有直接的关系;也是幕后的“黑手”——把收藏变成彻头彻尾的生意,左右了艺术市场行情。8 S" x, r: k! `. u S0 `% _8 M
$ e& H2 j4 {2 L; H' z3 Q老穆格拉比是出生于叙利亚的犹太人,后来移居到哥伦比亚,发迹于美国。早年经营染织行业,20多年前开始专攻艺术市场。他的品味集中在最展现美国商业社会特征的波普艺术家身上,比如安迪沃霍尔和巴斯奎特。两个儿子阿尔伯特和大卫,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出入拍场,品味跟老穆格拉比如出一辙,不过更关注在世的、有巨大商业潜力的艺术家,比如达明赫斯特。据纽约时报报道,三人可知的安迪沃霍尔收藏超过800件,达明赫斯特收藏有150件之丰。+ \' |% C; w1 u/ W# e9 q
/ h( U5 z5 V/ O9 f4 B$ q艺术品行内资深人士说:“穆格拉比家族出现在拍场上的时候,已经可以形成一种难以抵挡的气势,经纪人和重要拍卖行在买卖安迪沃霍尔作品时,都会从穆格拉比家族那儿获得消息,想在拍场上买得一张安迪沃霍尔作品,也一定免不了跟这个家族竞价。……他们不仅是在操控市场,他们就是市场本身。”
4 j5 n# Z4 O% \ 9 ~$ a( t; r' x) H( ^1 h' o- _; K% _
中国艺术品对于他们而言,虽然表面投资关注度有限,但随着中国经济跃居世界前列,相信他们绝对不会放过中国艺术品用作他们“操盘”聚财的筹码。这点,美国和英国的一些艺术品投行,早在日本和香港艺术品市场,已经尝到了中国艺术品的“甜头”。不过这些大鳄做事总是很低调神秘,等我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早已掌握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动权。这就是犹太人一贯的做法。) c0 P! C j2 O4 i) o% o& j( S" R" I) O
7 @" b7 s1 b% V2 R5 S盛世收藏,乱世黄金。在今天看来,黄金在地球上依然可以持续开采,但具有价值的古代艺术品和现代潜力艺术品毕竟是有限资源,可以说盛世和乱世,艺术品都可以是投资的热点,也是资本市场唯一可以保值和增值的硬通“货币”。日本人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收藏的中国古代艺术品,逃过90年代经济危机保存下来的,今天回流到香港或者国内的,价值可以翻好几倍。所以,穆格拉比的坚信是可以印证的:“不管世道怎么变化,艺术品都是最保值的”。当然,作为国内投资收藏,真、精、稀的把握是核心,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把握,那你就必须具备发现人才和渠道的能力。国内目前艺术品市场的混乱才有机会,不混乱还能有机会吗?今年去世的苏富比亚太区前总裁朱汤森先生,就会发现中国民间的艺术品人才,他从来就鄙视中国很多有名无实的那些明星专家。
: T3 C7 B) _1 D, L3 g/ j0 K, g3 O2 H7 Q: c3 B, W$ `% Y
1 j) A1 r# ^6 G( O3 @
. \' ?) C, o- y! j+ c+ \
/ i3 `" W: ^7 G8 K*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