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64|回复: 14

关于化石的修理与保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2 07: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已经从野外采集回来的化石而言,尽管有很多高档的修理工具,但显微镜下的手工修理仍是包括博物馆在内的最可靠的修理手段。最常用的是用剔针剔,针头的选择因用途而不同,手法的讲究更是复杂多样,是一门非常耗时费力的技艺,如想速成是根本不可能的,只会粗暴地把化石糟蹋了。至今经过正规训练修理化石的专业人员全国也仅数十人左右就不难理解了,其他方法如酸蚀,喷砂等技术在国内即使北古这样的顶级单位也很少应用的。 / u- ^- X$ ~- w, g: |/ s
    如想体验一下修化石,常用的工具主要为剔针+放大镜,剔针的针柄可以在航模商店等地方买到,针头如没有专业针头也可用普通缝衣针代替,但针尖硬度不够较易磨损,也可将修理钟表的微型螺丝刀磨成合适的形状使用;放大镜可选用头戴式或台式的,如果有体视显微镜的话当然是最理想的了。其他还有很多工具如耳球,各种刀片,镊子,小凿,各种粘接剂固化剂等等。不管使用何种工具,工具都应尽量作用于围岩上,避免直接接触化石,以免化石表面的细节部分受到损伤。$ o+ V' J/ l) \/ P% _! u

' o  L: P. w% M4 q( z: ]; Q: F    对于更多的朋友来说,我觉得看到一块化石后有几点很关键:% k0 H) J6 B6 B+ |+ j  z' ^+ I3 _; Y

9 e3 \. |# c! o0 w, |    1.真实最重要,尽管希望完美是人人都渴望的,但千万不要因为残缺或颜色太淡就试图去拼凑补全及描色,这只会将原本很好的化石损毁或沦为一件低劣的工艺品。; N: h, ?8 s: h, M

$ ^, N  s6 z. m% t, e+ N    2.自然最可爱,一件吸引人的化石一定不会有太多的人为加工痕迹,修理的部分能少则少,最好保持围岩的自然状态。
# H) e1 c. U' E" Q/ w* P! d& D+ }0 u: b* C6 t& |
    3.如果拿到化石的时候是呈碎裂状态,可以视情况选择粘接,粘接时用胶宁少勿多,将胶抹在断面的下1/2至2/3处并且准确对合(很重要),这样裂缝就会很细,胶也不会冒到正面来影响美观了。等干了以后如果想增加粘接强度,可以在化石背面再抹胶进行加固。
8 O: w: G0 ~6 |" o0 ]+ w" z3 ^8 k) I1 L! W+ U: V% S  \
    4.裂缝是一种真实,只要在粘接时仔细对合将其尽量缩小即可,不必添加东西将其抹平,并且裂缝的能否吻合也是鉴别化石真假的重要依据,很多拼凑的假货只能用石膏来抹平无法吻合的拼缝。
: y+ N5 I, i& ^) U2 b5 b& b! S' F, [( h0 H: x
    5.化石最好的保存状态就是仍旧让它埋在围岩里,通过修理暴露出来只是为了欣赏或研究的需要,因此修理宁肯不足也不要过度,尤其是较珍贵的东西自己没把握千万不要乱动,以免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_# o+ C/ o/ Z
* j* b( [2 p# @/ L. g9 j3 F$ y
    化石修理与保存的知识实在太多太广,希望能够得到大家指正并继续抛砖引玉!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7-23 07: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条很不错!
; q  l5 ~3 _& `7 H; j 裂缝不要抹平。。。。
; _( r' d9 ]! v+ N) a5 b! V保留围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22: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有土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09: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要顶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22: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要从头学一下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00: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2-22 02:50 编辑
& `3 {9 Y  q3 |1 v; ]# }( \. I* W/ B2 r0 |
英国BBC记录片《消逝的生物》里介绍了一种很有意思的修理保存化石的方法,介绍如下;
* \# L) v% O. R4 j1先找一块完整的小型脊椎动物化石,裁好边。
0 U+ y% t# z9 ~8 S9 R, J2把化石的一面尽量的清理出来,轮廓细节要一丝不苟。
/ ^+ V7 ?  i6 W( b3 `- @3在清理好的一面上铸上树脂* z2 r% O4 C/ c) g: H! i
4把化石反过来,清理另一面,这样一块完整的化石就呈现在眼前了0 ^& Y6 J; h1 G( v

: r! F9 a5 y/ g: I8 A. U8 P& h5 v; r酸溶液溶解包裹于骨化石外的岩体% Z+ n8 J2 m( F  `. w
作者:刘东生,高福清
! E$ j4 p1 ]9 N摘要:早在1930年杨钟健教授在他所著:“脊椎动物化石之采集与修理”一书中曾提出利用各种酸溶液溶解包裹于骨化石外的岩体以取得完好标本的方法。最近几年我们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黄土中采集了不少啮齿类、兔形类化石。这些化石以头骨为主,常被保存于埋藏土壤淀积层的钙质结核中。因为被坚固的钙质所包裹,所以化石保存良好,但极难修理。特别是由于头骨构造复杂和骨片脆弱,用机械方法修理时,不仅要花费较长的时简,而且容易把化石弄坏。因为碳酸钙易为醋酸所破坏而磷酸钙则不,所以可使用醋酸溶液处理含于石灰岩中的骨骼及牙齿化石。这一方法在国外已有些报导,如对洞穴中石灰质角砾中的骨骼(包括人骨化石);对泥盆纪至三迭纪地层中的两栖类、爬行类及哺乳类的骨骼或牙齿等。一般使用20%-15%的醋酸处理,可以溶去钙质岩体而不伤化石,把化石取出后再放入流水或静水中浸数小时,即可取出凉干保存;但对含于第四纪黄土层钙质结核中的化石的处理经验,尙未见报导。“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第二期在消息报导中,曾提到国外使用醋酸处理化石,但未提到具体的方法。以下是我们用醋酸处理钙质结核中化石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效果良好,不仅节省人力和时间、花钱不多,而且可以得到完整的标本。估计这一方法在处理含于钙质围岩中的其他化石,如洞穴中钙质角砾胶结的哺乳动物的头骨及牙齿(我们对贵州洞穴中为钙质胶结的化石试验,结果良好);云南、广西泥盆耙的甲胄鱼类的骨片;山西、浙江石炭二迭纪的缓齿鱼、悬齿鲨等的牙齿等都能使用。这样取得的和岩石分离开的标本,自然较一部分埋藏于岩石中的标本更便于详细的研究。有志于新技术的同志何妨一试。
6 v/ @  ]* {! S5 {% l# @; Z7 u6 X: V
化石的处理应个别化。化石清理后,国外有用树脂复盖,或用10%二氧化矽酒精溶液涂抹化石表面以避免进一步氧化变质的办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01: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BBC记录片《消逝的生物》里介绍了一种很有意思的修理保存化石的方法,介绍如下;
; x. n; _# f. e# Z! S1先找一块完整的小型 ...2 `  z7 R% t* I, y( z: y$ o
hank 发表于 2011-2-22 00:53

5 ]! W( N9 c6 f: d7 K: V) m& b! g. c+ J# B4 F+ D( s0 y! M. E

. ]4 o) T9 s( G" n" D    兄真是博学啊,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02: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班門弄斧,不免掉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02: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班門弄斧,不免掉坑。
; E, t; H( J: thank 发表于 2011-2-22 02:49

8 E6 J9 y$ a. Q' ~" B# a+ Z' u4 i5 T2 W% K: I$ ]# A4 f
! D8 ]8 X1 ?5 c* v0 j
    看来也适用于洞穴中钙质角砾胶结中的石器,不过多少会腐蚀表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06: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BBC记录片《消逝的生物》里介绍了一种很有意思的修理保存化石的方法,介绍如下;" y1 a# ^8 q0 y
1先找一块完整的小型 ...) S% o8 T2 F/ l) ]
hank 发表于 2011-2-22 00:53

+ S! B9 b4 Q2 m* A2 |& c( z
3 e6 D* p5 q# D2 x& o8 g$ X0 W) J
5 |! Y, M8 |7 D. D# c    谢谢给了我们很多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2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帖我也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09: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09: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2 07: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8 05: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9 C( ]9 s) a" |5 H! r8 X{:3_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8-25 12:20 , Processed in 0.1362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