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90|回复: 11

应天来水专发的邕江出水圈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0 21: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圈圈为典型邕江石质石器,但与其他邕江出水的圈圈不同就是上面多了个月亮状的浮雕。经骆越研究会专家鉴定,此为典型史前日月崇拜的饰物(外圈为日、内雕为月)。对比其他圈圈,从选材、打磨和双面转孔技术的程度来看,都略为粗糙古朴,年代较久。
6 w9 }; P# T9 R0 F DSCF1979.JPG
1 n2 b: k: c6 s7 {. m( d' e DSCF1977.JPG ! [9 J) [) m% x6 }) w5 M
7 R6 j& ~2 G! p3 ]
1 X5 k. i0 h: |& Z9 d6 N
: q. z) u, \) q5 X5 f
附天来水大哥的类似圈圈:(外圈已能精细打磨)
5 M9 h) r4 l+ n7 p! p" W1 R/ _/ u5 W9 \6 p" J8 i  p6 G  a. H
  ]! x5 g, x+ e
+ A2 i  q# i3 }6 @) `& J% j% z3 u, @
10040923261152d2a78cf8fac4.jpg
/ f( _, q3 B3 d! U 1004092326f946069115a7fcf4.jpg
( T0 h# E( C* O; `( ]" c 1004092326104e420974ad96a9.jpg
8 t8 w6 h0 M7 `% c% F  ^( d. v 1004092327412076d17b444938.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4-20 22: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佩带也石尚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22: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3_46:}{:3_46:}{:3_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22: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佩带也石尚呀! ]+ m9 _+ G4 l& D. _
XRJ-2 发表于 2010-4-20 22:20

3 e, w1 c% L; P: I8 {
2 u  k. c$ a. z1 \+ w7 _0 ~  s" U5 c  x+ t  ]" N1 C
    ===================
( P$ D- S7 Y1 x# C3 e/ J& p6 R& Z/ m呵呵,相当的石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22: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日月这两大天体,在古人的观念中代表着世界的两极。“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日月分别为阴阳的代表,在时间上分属日夜。同时,日月是构建历法体系的基础,季节上分属春秋,空间方位上属东西,五行中属水与火。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礼记·祭义》所谓:“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日月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因此古人很重视对日月的祭祀。
' K; o3 X6 B) S7 _' V( a% g8 R7 R( ]4 P7 i8 D
殷人已将日月分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故作大事必顺天时,为朝夕必放(仿)于日月。”这种朝日夕月的祭礼,据唐人孔颖达解释说,春分日的早上在东门外祭日,秋分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因为秋分时节太阳几乎直射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所以月亮看起来又大又圆。正如后人所说:“祭月祭日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4 h7 t1 w$ |3 ]  i  N, K! \& K

7 c7 u! y4 k% ]" a0 X8 v* Y: O    周人的日月祭祀的方式是:“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坛、坎这两种物象作为日月的象征,坛在上,光明,坎处下,幽静。祭品为牺牲玉帛之类。4 h+ L% f* f7 r" ]& W9 e
! r1 N5 e1 F8 b7 p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云:“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西王母与东王公分坐在柱状物上(有说是昆仑山),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郭璞《山海经图赞》“昆仑月精,水之灵府”的说法言之有据,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 N$ ?. N; ?+ e
. e( R; o! o' g0 X' ^4 N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汉代武帝时,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礼,“朝朝日,夕夕月则揖”。此后北魏、隋唐以致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祭月的坛场。
% c; d0 T: ~; O7 ]; ]! `: `& J9 y2 g+ n) n
    月为“夜明之神”,它与太阳同辉。奎诺尔特人称月为“夜间的太阳”,与明朝人的“夜明”之称相同。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在“绝地天通”之后,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自然是无缘祭享的。月亮对于平民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神秘的支配力量,无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华夏文化系统内民间祭月的习俗,在汉魏时期不见著录,更不用说出现以拜月为中心的节日。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22: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P6 R" e: g# W2 Y+ I欣赏欣赏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22: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晚了不好意思!! `2 n/ W/ ]6 y9 x& q9 @& w8 I
这圈有意思值得研究,周末是否捎来一睹?另,楼主看的书真多,佩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22: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具先祖古朴的文化内涵,好藏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石森林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4-25 23: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6 22: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日月 ...
; Y3 {! |0 _- p以石清心 发表于 2010-4-20 22:31
1 F; e8 S* s$ w' @

6 N3 A1 H( v' f  v2 d+ v( B) s' X: b. q8 s& @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7 13: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的就是想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23: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进一块日月石, 日月石.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8-24 11:00 , Processed in 0.0747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