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水温对皮皮虾形态的影响 $ F5 F: F5 _# a4 j5 D) O
笔者从市场买来十五只活的皮皮虾,将已编号的5只皮皮虾分别放入5个水温相同的水槽中,观察记录其运动形态;后又通过调整水温多次(可用温度计读出当时水温),观察记录其运动形态的变化,最后找出变化明显的3个温度级别来详细观察记录。
$ [" Y [' W6 N9 c
表1 水温对皮皮虾形态的影响
4 t) u' e- @4 g, i/ Z$ @7 t9 G9 c
| 虾 1 | 虾 2 | 虾 3 | 虾 4 | 虾 5 | 第1次 (6℃) | 身体呈半弧形,无明显卷曲。 | 上半身呈半弧形,尾部内扣。 | 整体呈半弧形,无明显卷曲。 | 全身呈半弧形,无明显卷曲。 | 大部分呈半弧形,尾部内扣。 | 第2次 (42℃) | 由半弧逐渐伸展开,最终全身又向内扣,但内扣程度不大。 | 由半弧缓慢拉伸直,最后全身内缩,但不特别明显。 | 由半弧逐渐伸展开,但不再向回收缩。 | 由半弧逐渐伸展,但伸展程度有限,不能伸直,且不再往回弯曲 | 由半弧逐渐伸展开,最终全身又向内扣,但内扣程度有限。 | 第3次 (98℃) | 由弧形逐渐伸展开来,身体最终内扣,但程度不明显。 | 由最初的弧形逐渐伸展,最终全身又大程度蜷缩。 | 由最初弧形缓慢伸展,最后全身又紧紧内扣。 | 由最初的弧形逐渐伸展,最终全身又大程度蜷缩。 | 由最初的弧形逐渐伸直,最终全身又大幅度蜷缩。 |
' r# L8 C% F' V) i7 Z2 _
- F+ L7 z+ [1 a2 L3 ?6 E
4 讨论
7 J$ Y6 i, G; v; t
4.1卷曲三叶虫研究现状 & @4 ~5 \6 `% l% i* q% Z/ I
三叶虫是一种多次脱壳的节肢动物,大多数保存为化石的是背壳的各个零散部分,如头盖、胸、尾等等,能有完整的背壳保存下来是很不容易的,而保存其生活方式的一种状态──卷曲的就更少了。据统计,全世界也只有100~120个完全卷曲标本。大多数有关三叶虫的文章中也没有卷曲三叶虫的记录。中国奥陶纪三叶虫已发现300余种,但至今为止只有23种有卷曲标本(韩乃仁,2002)。由于如此稀少,以致有很多地方至今研究不深入透彻。, j4 _0 X: i2 K1 F( M0 S1 x u9 `
2 q) Z; ^! ^# ? b5 R" `
4.2奥陶纪卷曲三叶虫生活环境类型统计及生态环境分析推论
4 A9 s& B* J! X) O
4.2.1浮游型的三叶虫的卷曲
. W3 t0 v/ c8 r& V& Q
现有资料记载:浮游型三叶虫都有自己的生物构造:头部较凸;或无眼、或眼大、或眼小;或尾小。他们的卷曲特点是简单、实用、可快速卷曲,且这类卷曲标本也较多,占所有卷曲三叶虫标本的三分之一。
4 z5 y/ V+ i' N2 s' v! T' b
推论:虽然有些统计表明浮游的三叶虫的卷曲标本仅占全部卷曲标本的三分之一,但我认为浮游三叶虫的卷曲标本大大超过三分之一,因为“他们的卷曲特点是简单、实用、可快速卷曲”所以卷曲是他们生活的主要部分,以便无时无刻不在保护自己。 ! e- A+ ~0 X0 I, K
4.2.2游泳型三叶虫的卷曲
- B; M2 I" R+ h
现有资料记载:这种卷曲标本个数多,分布地区极广。 ) X' p( [! C1 e# d, \9 v3 F
推论:此类三叶虫活动范围广,比其他三类三叶虫(浮游、底栖、钻泥)卷曲标本均多的原因可能是游泳三叶虫的脱壳期在海底,觅食、生活区域也都来往于靠上的海水和海底之间,游泳性能极强,不像浮游类型的三叶虫总在海中,这可能是他们有较多被保存成卷曲标本的原因。
. E( @: T. X; G- m
4.2.3底栖型三叶虫的卷曲 4 n0 y: e [" Z& I- P( D2 Z- o
现有资料记载:底栖三叶虫经常在海底觅食、生活,且这类三叶虫卷曲标本较少。
! t! S( ?- ^$ @
推论:因为其在海底生活,卷曲标本应有很多,但和它一同生活的食肉性动物(例:直角石,鹦鹉螺)大量捕食三叶虫,对其构成极大威胁,此时三叶虫卷曲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可能是导致底栖三叶虫卷曲标本较少的原因。
4 |( m1 l3 c" W! w+ i( q8 V
4.2.4钻泥型三叶虫的卷曲 3 K: C" p1 a a3 ~2 V$ w) `3 W. Y
现有资料记载:钻泥三叶虫的特点是头部宽大,此类三叶虫大都是钻泥生活(土质较软),所以它就像一个大盘子扣在泥底上,且卷曲标本少有。
1 R, z( H {. y* t' ?5 o- h
推论:虽然此类三叶虫是钻泥生活,表明和海底的有效接触面积较大。但大部分在稀泥中,起得作用可能是扩大与泥底的接触面积,不至于下沉。但体态不易卷曲,所以保存了很少一部分卷曲标本。但它保存卷曲的条件比其它三种都好,因为只有它生活在泥地里。
- ^, a0 ?+ I( P5 x! I( r) X B
- {( T' l. ^: z3 t& ^/ ~
$ i' M) m4 p0 V# G1 a3 r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上文的推断,笔者认为通过图表(见下页)反映奥陶纪三叶虫卷曲的生活习性的比例将更加直观,并且易于比较:
J9 o; d: R, X) [; l2 I!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