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山人 发表于 2011-3-21 13:18:21

【红山文化 神兽面佩】

红山文化三角形神兽面佩,满碱皮包浆,因无开窗故玉质不明,器形非常罕见,科学考古中只在1989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出土过一类似器物(见第三图),对比两个神兽面佩,大概格局是上面雕饰双耳,双眼珠以两个大孔表示,眼眶呈双水滴形(此佩为外展水滴形,馆藏品为内连水滴形),鼻子以双孔表示(此佩双孔未透),下面是嘴(此佩以一未透孔表示),可以看出,两个神兽面,实际上都是红山文化主要图腾神物猪龙形玦的面部展开版。
此佩上部挂孔使用痕迹明显,但因整体厚大沉重,非一般人平时可堪佩带,故应是大巫作法降神时佩带,且可能是传续几代之物。

背面整体弧形下洼,上孔穿绳挂佩痕迹明显:

馆藏1989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出土兽首形玉牌饰 长10.2厘米、宽14.7厘米、厚0.4厘米:

(第一、二图为中国石器网首发图片,请勿转载)

男子汉wangwuyi 发表于 2011-3-21 13:27:41

俺学习 不转载:handshake:lol

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1-3-21 13:28:01

回复 1# 不动山人


    我的意见:用无色旧软棉布轻轻的擦拭,将其擦出包浆应该比较容易,因其性质不会太硬。没有包浆,很难受到认可。仅供参考。

不动山人 发表于 2011-3-21 13:30:43

:handshake

俺学习 不转载
男子汉wangwuyi 发表于 2011-3-21 13:27 http://www.chnshiqi.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不动山人 发表于 2011-3-21 13:39:12

东西没动手,只洗了洗,因为其实这件器物包浆已经非常好,而且有很多处玻璃光(需要晃动才知道)。这种满碱皮的状况较少见,但上手一眼开门:handshake
温润的上孔:



回复不动山人


    我的意见:用无色旧软棉布轻轻的擦拭,将其擦出包浆应该比较容易,因其性质不会太硬。没有包浆,很难受到认可。仅供参考。
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1-3-21 13:28 http://www.chnshiqi.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1-3-21 13:45:25

本帖最后由 偶是火星人 于 2011-3-21 13:49 编辑

回复 5# 不动山人


    假如继续擦,效果会更好。
      
   当初上面的狼牌就和你的东东差不多,你看现在如何?

不动山人 发表于 2011-3-21 13:55:50

本帖最后由 不动山人 于 2011-3-21 13:57 编辑

看来老兄是喜欢玩熟坑的,生坑有一份静止的肃穆,熟坑则体会天人合一的变化,一阴一阳妙趣横生:handshake :D


回复不动山人


    假如继续擦,效果会更好。
      
   当初上面的狼牌就和你的东东差不多,你 ...
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1-3-21 13:45 http://www.chnshiqi.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1-3-21 14:01:55

回复 7# 不动山人


    赞同你的意见。:handshake :lol

不动山人 发表于 2011-3-21 14:04:21

:handshake

石头bole 发表于 2011-3-21 20:31:36

来学习下

南方古猿 发表于 2011-3-21 21:43:07

赞古 发表于 2011-3-22 08:30:21

第一、二图为中国石器网首发图片,请勿转载,:victory::lol支持原创

tmdmp 发表于 2011-3-22 18:47:28

牛的藏品

zgsq 发表于 2011-3-22 19:06:12

欣赏欣赏

猪头龙 发表于 2011-3-22 19:58:34

欣赏:handshake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红山文化 神兽面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