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23|回复: 17

新石器时代陶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7 14: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仰韶文化陶器
- b3 S6 ]6 w% c/ [, S# x' c4 U, A3 c
     陶器的特征均为手制,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为主,常见器物有泥质红陶敞口浅腹平底或圜底的钵、盆,泥质或细砂质的小口尖底瓶,砂质红褐陶大口深腹小底瓮、罐等。多平底器,三足器和圈足器少见,不见袋足器。彩陶的彩纹多绘于泥质红陶盆、罐、钵的外壁上部,形成花纹带,内壁绘彩和通体绘彩者少见。彩陶纹样简单朴素,以红地墨彩为主,少数为红彩,动物形象较多,如蛙、鹿、鱼、羊等,以直线、曲线、折线、圆点和孤边三角等组成的几何形纹,也较常见。 ( |, q' ?* [: R( D$ X- s
马家窑文化陶器3 W2 k4 W' T- ~3 ?! z1 X1 f2 \
/ H3 O, y( i1 e& X; P
     陶器的主要特征是手制,采用泥条盘筑法;以彩陶最具代表性。彩陶的底色呈橙黄色,少数呈橘红色,大多用单一的黑彩描绘,笔道比较粗,但柔和匀称。纹饰繁密,题材多样化:最有代表性的是人物舞蹈纹;动物形纹,有蛙纹、鱼纹、蝌蚪纹、鸟纹等;而几何形纹则有波浪纹、垂勾纹、漩涡纹、三角纹、圆点纹、葫芦形纹、平行条纹、网状纹等。器物种类有碗、盆、钵、瓶、壶、罐、瓮和带嘴锅等。盆、钵的腹部较浅,口沿齐平或稍外卷。壶、瓶则多细颈宽肩。尖底瓶呈喇叭口,器表往往彩绘。瓮则敛口高体,一般亦彩绘。还有一种上部为泥质彩绘,下部为夹砂质饰绳纹的器物。
" [. e' [0 M* _" f1 c% y. j
% x$ {/ B3 a, P+ e" U" v大汶口文化陶器
0 E& Q6 d  |& `' K6 L+ P; j8 H4 E7 G3 X; n- b9 h5 _
     陶器的特征多数为手制,晚期出现轮制。红陶占绝大多数;有少量彩陶,非常精美;晚期出现"蛋壳黑陶"。典型器物有袋足鬶、大镂孔圈足豆、深腹背壶、黑陶高柄杯等。装饰方法有彩绘、镂孔、刻划和附加堆纹等,其中尤以彩绘和镂孔最具特色。彩陶大多数施红色陶衣,绘彩主要用白彩和黑彩,或者黑白兼用,红彩少见。有些器物口沿用鸟喙状装饰,以及采用动物形象制作器物。常见纹饰有波折纹、方格纹、花瓣纹、圆点钩叶纹以及红色圆点彩绘。
! H' L* m4 U8 {( K4 D! K" u6 Z8 s0 K3 `
龙山文化陶器
) M1 v5 U  N6 z/ A: j& Q4 g" Q
, R% l3 V0 ]/ F% b1 R  F     其陶器的特征是普遍地使用了轮制技术,因此器物造型规整。以黑陶、灰陶为主,黑陶是这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器物种类有鬶、豆、盆、鼎、盘、高柄杯、带耳杯等,总的特征是端正匀称,器身附件多,盖、耳、流、流行;三足器和圈足器多见,平底器是假圈足内凹的小平底。高圈足镂孔盘、杯最为典型,构成主要特色。装饰方法常见的有简洁的凹凸弦纹、划纹、竹节纹、镂孔和附加堆纹,也有一部分素面无纹。
2 I) x) s( b. J" B+ O. s8 b
: c* b, `. o7 ?0 m7 ]% a4 q大溪文化陶器
% k8 w5 D0 w4 {9 i, B1 H& [+ \" O+ Q" V) P; l7 d; S/ Y
     陶器的特征是均为手制,因烧成温度较低,所以器物较粗松。主要是红陶、灰陶和黑陶,有极少量白陶。大部分陶器表面为素面,只有少数饰戳印纹、弦纹、刻划纹、堆纹和镂孔等,不见绳纹。戳印纹是大溪文化最具特征的纹饰,以半圆、圆形、方形、长方、三角等各种形状的"戳子",在器物表面戳印而成,常见成组地装饰在器物圈足部。有少量的彩陶,一般是在泥质红陶外表先涂红衣再画黑彩,此外有橙黄衣绘赭彩或黑彩,也有少数是白衣红彩或黑彩。器物种类有筒形瓶、圆锥足罐形鼎、曲腹杯、单耳杯等,最富特点的器形是筒形彩陶瓶和薄胎彩陶单耳杯,制作精美,是代表大溪文化的典型作品。 $ |6 [: j5 q1 G1 y: l

) M' |  o( A" A4 a: }, A& Q. t屈家岭文化陶器
0 c4 @+ b3 y" ?1 H. X2 X! _
, F4 \- Y; o0 p/ F' A8 G* T5 C+ V    陶器的特征是仍处于手制阶段,有的经过慢轮修整。制品最具特色的是彩陶纺轮、朱绘黑陶和蛋壳彩陶。彩纹不仅施于器表,器内也常见,甚至器底也有绘直线纹的。彩陶器上的陶衣,单色少见,多数是两三种颜色兼有,甚至多层陶衣重叠。纹饰组合比较繁复,例如弦纹与菱形相交的格纹、横排方格内加圆点、平行方格内加小方框等,具有独特的风格。绘彩笔道不匀,浓淡相间,这些特点显然与其他新石器文化彩陶不同。常见的器物种类有高圈足杯、喇叭口圈足杯、短柱足罐形鼎、宽扁足双腹盆形鼎、双腹圈足碗、豆等。 " }' d7 p0 |1 X0 M* x4 _
9 J0 X$ C; A1 b) B/ y- \
河姆渡文化陶器# m2 |. e3 ^/ b# ?
( \9 V1 c! ^2 ?# E
     陶器的特征是均为手制,胎质粗厚疏松,显示出相当的原始性。以灰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另有一种夹炭黑陶,是用谷壳、植物茎叶碎末等做羼和料,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器形不太规整,器物种类亦不丰富,只有盆、鼎、罐、釜、钵、盘、鬶等,釜的造型较多也较特殊,扁腹釜、釜形鼎等颇具特色。常见的装饰纹饰有动植物纹和几何形纹,例如凤鸟纹、猪纹、树叶纹等,较为写实,具有代表性。此外,绳纹多见,是主要纹饰之一。
/ G" D3 y) W  ?* G2 }& j) ?- n1 Q/ S% b, c
  H. N7 U' V0 Y" ]! {; O4 x6 g  L8 A' z良渚文化陶器
( R- G  }2 [  W
9 J" ^& |5 ~" q+ h8 p' N4 i    陶器的特征是普遍采用轮制,造型匀称规整。以夹砂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多,泥质红陶少见,还有极少量的彩陶和彩绘陶。器物种类丰富,小鼻、贯耳、阔把等附件大量使用,三足器、圈足器盛行。典型的器物有细长颈高裆瘦袋足鬶、竹节细把豆、喇叭口圈足尊、三鼻式簋、贯耳壶、宽把带流杯,以及有鱼鳍形或侧三角形足的鼎等。常见纹饰有竹节纹、锥刺纹、凹凸弦纹、镂孔和刻划纹。刻划纹线条工整流畅,有三角、螺旋、圆圈、折线等几何形纹,鱼纹和鸟纹少见。彩绘一般是红与黄两色的简单条带,颇具特色。 2 l3 s. n( A& i% c7 l2 Y

, o! Q4 p' b; A. Z. Y" ]. H红山文化7 D8 ^. @7 m) k8 u% [- W! b' i

$ _3 i4 e$ Q9 P     陶器的特征是多为手制,主要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两种。器物种类主要有盆、罐、钵、瓮等,夹砂陶罐的器底表面几乎都有编织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装饰方法有划纹、压纹、附加堆纹和彩绘。划纹为平行直线纹,压纹大多采用"之"字形,是具有特征的纹饰。彩绘饰则采用平行线纹、菱形纹、三角形纹等。
# l& u- P9 D* g5 F! Q2 C" w  q" R4 m" l% F
商周陶器
) z/ [: y- v7 |5 L& V2 o5 V    商代以生产灰陶为主,到后期白陶和印纹硬陶有很大发展,其中尤以白陶洁白精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商代白陶的特征是胎质洁白细腻,质地坚硬,根据测试,估计它的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器物种类有壶、豆、卣、罍、簋等,造型庄重,纹饰精美,吸收了同时期青铜艺术的特点。纹饰主要有饕纹、餮纹、夔纹和回纹等,花纹严谨,雕刻技法上,以细致的底纹与粗犷的浮纹(主纹)巧妙地结合而成。西周以后是印纹硬陶的发展兴盛时期。印纹硬陶的特征是胎色较深,呈紫褐、黄褐或灰褐色。器物种类主要有钵、罐、瓮、尊、罍等,大多数是贮盛器。其装饰特点是在器表拍印几何形纹饰,故称"印纹硬陶",纹饰有方格纹、曲折纹、云雷纹、波浪纹、菱形纹、回纹等。
. M" n! K$ \; J0 F- T$ `, z; g  _9 ]0 Y9 a0 E
秦汉陶器
. }9 q8 u) \2 ?+ Q2 a8 E, }6 z! f0 l5 p9 g9 o/ P
秦砖汉瓦
1 ~7 Y- j8 ?! w0 T- l! u' |! H3 |/ h/ U5 i) S- S
     秦砖的特征,纹饰主要有米格纹、太阳纹、平行线纹、小方格纹等图案以及游猎和宴客等画面。也有用于台阶或壁面的龙纹、凤纹和几何形纹的空心砖。有的秦砖上刻有文字,字体瘦劲古朴,这种古砖十分少见。
* F# ~7 H, L2 U/ Z    汉代画像砖的制作更为普遍,内容也愈加丰富,如阙门建筑、各种人物、车马、狩猎、乐舞、宴饮、杂技、驯兽、神话故事以及反映生产活动的画面。
0 l$ o  J3 c% w% D( @    秦代瓦当的纹样,主要有植物纹、动物纹和云纹三种。还出现了文字瓦当,例如"羽阳千秋"、"千秋利君"等,字体多是较典型的小篆书体,行款亦较固定,少见图案。
/ t; }) R; a# ~; m2 y. L    汉代的瓦当纹饰更为精进。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力度超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等纹样,如龟纹、蚊纹、豹纹、鹤纹、玉兔纹、花叶纹等,汉代瓦当中,以文字瓦当的数量最大,特点是在形制上分区划界,中心是乳钉与联珠,给铭文安排一个固定模式,在此范围内作上下左右的变化。文字数目不定,最长可达十多字,例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万寿无疆"、"天地相方与民世世中正永安"等,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相间,用笔粗犷,成为中国陶制品中独具魅力的珍藏。 0 h: K( }; v! l- O; F2 Y% K; R

% u' W7 @( L4 d1 m釉 陶1 Z; ]# G8 I: ^4 S9 N

, T7 v5 _# L2 I     釉陶有绿、黄、褐等多种色彩,光艳夺目。汉代釉陶的器物除壶、罐等一般日用器具外,大量的是陶俑、陶楼、陶狗、陶鸭等明器,这是由于铅釉陶的烧成温度不高,胎体不够结实,一此制品不能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 % O7 s  X! A7 h' M
. @5 J. N8 {; r, m  s

8 ]4 ^1 {6 L% b* V( F4 v( R中国艺术商务网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4-27 18: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的好帖,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2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图片就更完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9 16: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4 15: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0 21: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p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9-2 03: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0 14: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养成好帖子要顶的好习惯.养成感恩的好习惯.
" e+ ]& r4 y; n- p1 |: B6 g: M 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14: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3 09: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要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4 07: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4 07: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07: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再看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23: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23: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6-13 01:48 , Processed in 0.1099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