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4:50:20

八、菲律宾。 “和其它地区的似曜岩相比,通常具有更细和更小的表面纹理和更亮的光泽。它们的表面通常在外观上更光滑。但是,随着这种表面纹理,它们可能会深深地开槽并缠绕在表面上。这个U底沟槽已成为许多研究和辩论的主题:它是化学形成的还是……熔融中心材料收缩的结果?”         这一回,比起“空气动力学”,人造解释同样来的干脆利落:那些沟是压出来或者凿出来的,用来拴绳索。这些东西现在叫“网坠”,是挂在网上捕鱼或打猎用的。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4:54:07

从沟里的细节能看出是沟是压制出来的(上面有和表皮一样的气泡孔洞)。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4:56:38

这块就有意思了:浅沟是压制的,而两条深沟是打制的——里面有涟漪。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5:00:50

这个平面不是切出来的,是在半熔融状态时放在模具里做出来的。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5:04:32

熟悉的流线纹,不是曾经划破天空的证明,而是人类智慧的遗存。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5:13:31

      九、爪哇 。介绍说:“爪哇岛包含具有独特纹理和外观的似曜岩,它们与印度支那系列似曜岩的成员起源于相同的陨石撞击事件,但它们通常很小并且在外观上非常不同。”
事实上,爪哇的似曜岩只是袖珍化碎片化的玻璃石器,上面的人工打制特征是很明显的(其实很多似曜岩上的人工打制特征都很明显,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之前就没人发现这一点),主要用于切割。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5:22:28

      十、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似曜岩以一种与其他似曜岩完全不同的方式从仍然未定位的撞击部位移动并且烧蚀表面,在其周边上开发出熔化玻璃的凸缘。这些带凸缘的似曜岩非常珍贵和罕见……在飞行期间面朝下并且融化的表面上经常能看到圆形脊的复杂图案。由液体表面上的气流产生的这些环形波既有趣又美观。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融表面或空气动力学应力防护罩已从标本的主体上脱离,导致形成核心型的澳大利亚似曜岩。”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5:22:36

      这个翻译……是在欺负我读书少吗?好吧。不从“空气动力学”出发的我的解释是:它们是在容器里做出来的。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5:39:08

它的制作工艺是直接在这样大小的熔融器皿里熔制玻璃,等热度达到一定程度,里面的玻璃酱会从边缘溢出,中间会鼓起来。让它表面快速冷却,再把它从器皿里倒出来,这时,下面部分还是熔融态,可以用工具刮。底面当中压一个球下去会形成凹面,这个凹面是用来放大拇指的。这件工具同样是刮削器。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5:42:58

这块似曜岩看上去很奇特,实际只是用工具刮成这个形状的。历经几十万年,上面刮痕依旧。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5:45:54

至于这块……我想已经没必要再多解释了。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6:35:36

      我想,在自然科学领域,似曜岩的地球起源说和月球起源说到此为止已经没有任何继续争论下去的意义了,因为它们中的许多根本就不是陨石撞击的溅射物,不是天然玻璃。而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不确定80万年前路过百色的非洲先民是不是第一次来到现在的中国地域,但我个人以为关于人类起源的“单点起源说”和“多地起源说”也完全没有接着争论的意义了。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6:35:36

      我想,在自然科学领域,似曜岩的地球起源说和月球起源说到此为止已经没有任何继续争论下去的意义了,因为它们中的许多根本就不是陨石撞击的溅射物,不是天然玻璃。而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不确定80万年前路过百色的非洲先民是不是第一次来到现在的中国地域,但我个人以为关于人类起源的“单点起源说”和“多地起源说”也完全没有接着争论的意义了。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6:36:10

      在人类起源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观点:“单点起源说”源自达尔文,这一假说受到现代基因理论的直接支持,用一句话来概括:现代所有人身上都有同一位非洲女性或非洲男性的基因。这一假说的偏颇之处在于认为世界各地的早期智人都已经灭绝了,现在所有活着的人都是10万年前二次走出非洲的非洲人的后裔。

上海甄刚 发表于 2019-4-18 16:36:29

      “多点起源说”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米尔福德·沃波夫(Milford Wolpoff)提出的,他以“多地区人类进化模型”指出“今天的智人(Homo Sapiens)是由各地的直立人各自进化而来,同时,在世界各地的人群之间保持着少量的基因流动”。这一理论的支持证据来自对同一地区古人类连续性演化的考古发现。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探讨似曜岩(雷公墨、Tektite)的本质兼论人类起源——致欧阳自远先生的一封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