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1-11-6 00: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中国的新石器时代
: S4 n7 Q& \& R' s综述 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3 K- h4 r7 m5 d
% ^0 U& s3 o: l- R5 [, M. \& _0 \ 1.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有上山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等。 ) b# A# F# r1 e
6 L% v2 z' T% a9 s 2.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
/ a6 E1 }, W$ _) {9 h6 T) _1 A+ j! o8 ]& E, `5 v- p0 ?1 Q# L, K
3.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而很少磨制石器,陶器也不甚发达。
3 @, o/ k4 B6 V z' C时期划分 上述除第③区因考古工作不够深入难以分期外,前两区大致可分为3期:
+ H7 P9 [+ w2 F3 N* o+ l
1 ^7 K. f( L0 W 早期 2 U% @$ d4 l' c2 f6 |% R; [$ d) P' n
! f$ o p* [3 l. p$ s
早期距今12000~7000年前,可分为前后2段,前段距今12000年~9000年,以河北徐水南庄头、江西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为代表。加工石器出现简单的磨制,能够制作简单烧成温度较低的陶器。在南方,主要表现为洞穴遗址和贝丘遗址,主要以打制石器和细石器为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江西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大米粒,但是否为经过人工培育的水稻,学术界仍然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水稻起源的重要地区。后段是距今约9000~7000年,主要以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等磨制石器有了很大发展,陶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种类较多,以红陶为主,陶色多不纯正,陶质较粗疏。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获得初步发展。 : n6 U; c5 }# r$ a8 ^( c
! B" Q: V T l: o
中期 , o P: ^5 }& E3 L3 r
' v7 t0 y9 I# X+ q! J# j
中期距今约7000~5000年,以内蒙古赤峰红山后、河南渑池仰韶村、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磨制石器种类丰富,制作精美,制陶技术显著进步,出现慢轮修整口沿的技术,农业和畜牧业获得高度发展,人口聚落不断增多扩大,开始出现一些中心聚落和大规模的公共墓地,反映出社会组织向心凝聚平等的特点。 8 L. C3 p9 a8 x' k; O2 o
: M; J( z0 d1 Y" S* | 晚期 - F: e: h) ?! Q/ z6 Z+ |6 L8 y4 F
- P" Z- c1 K- J/ F
晚期距今约5000~4000年,也叫铜石并用时期,以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山东日照两城镇、河南洛阳王湾、山西襄汾陶寺、甘肃临兆马家窑、湖北京山屈家岭湖北天门石家河、浙江余杭良渚遗址为代表。农业和畜牧业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加,社会复杂度成都不断提高,出现了原始城堡、城垣和大型建筑,有了阶级、贫富分化,人类社会向国家文明时代迈进。. D$ a- r6 K3 i9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