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71|回复: 29

陶器的种类和分类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5 11: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4-6 23:16 编辑
5 h, G7 F; ~# s2 q2 n) w$ n) t) n9 {- Y  l9 K
■陶器的种类和分类, p% H* n2 D! r+ r& r! C
从质地上分为: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印纹硬陶。% e: h$ s1 x3 i5 M% m$ n& u# Z
从装饰上分为:彩陶、彩绘陶、绳纹、印纹、镂空等。/ h! c8 s7 w/ L: h

' D8 x7 d1 B5 e" k% v 255303_200906270939301nFbH马家窑.jpg 9 V$ \0 A/ Q. W5 B

6 s: @0 e* I1 z' ]! k' \. m' H马家窑彩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2: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器的种类和分类
5 Z0 }& X/ C8 R) m■红陶+ C5 [; q# l2 |, F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 J1 @, y! j4 x% T1 \& m' C/ E/ f" ?9 ]  `
20080520_d6f71c2c7aff7d815473XTLyvyWk8RPI大汶口红陶.jpg
8 O" f9 [4 N& ^& b9 D4 ]+ Q  q; o
大汶口文化 红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22: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4-6 23:04 编辑
( s+ J" p  `1 k2 L# P1 M* \
4 Z. C+ f" J. G8 F■陶器的种类和分类
& }$ g8 G5 K& h$ x8 @" F( _  Y■彩陶, G! @3 J$ j3 H* p' H, t  P

1 J6 ]* W3 {1 W( O1 y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人物纹样和植物纹样较少见。
% d6 U0 [& z8 H# K, o7 t" D 1222050051671仰韶文化.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23: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4-6 23:08 编辑 . q  ^* t  I2 x- Q6 W
. W7 [7 K& l9 E6 R
■陶器的种类和分类
1 g5 u" l  K( T/ a' {; \3 p■黑陶
7 T& e* K+ s! U7 w; O: Y' x, }' }# a  m5 V! ?2 |" P, }
    黑陶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 ,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 m, {! Q# b+ |2 N% U/ J 01300000201721123960460107544黑.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23: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器的种类和分类
8 ~% i2 t4 e' ^; u) E; _3 t■灰陶

8 E; \; d# o( T! p5 Z8 f& J4 ?; g6 ?  G4 k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
3 J' x* ?" g0 M7 V  ~  X3 j 20080625_7bcbae06c48fe3d79090ZGJ17uDeKxWT良渚灰陶.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2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器的种类和分类
4 z! W; }- o1 N( l* S' _■白陶

* C0 f3 p$ i1 J9 t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成的,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白陶器出现于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为鼎盛时期。商代后期白陶大量发燕尾服,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并且制作相当精致。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4 J  z6 `5 N4 W e08acc0e81e3348aedcf9323aa821b1d Aa.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23: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器的种类和分类
$ x8 x* ^: n2 O0 C# B! ]■硬陶
* w* q. h, v) y( y8 v
    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统称为“印纹硬陶”。西周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其胎质原料根据化学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因印纹硬陶所用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印纹硬陶坚固耐用,绝大多数是贮盛器。商代印纹硬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发现。西周至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主要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0 W' U' ?$ }: V7 @8 |* B4 w% W5 } 49西周硬陶.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23: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器的种类和分类+ s+ I  h2 Z8 }0 C

- t' ~: K$ w2 L$ M& G) O/ Z8 X5 G■釉陶8 j" ^. ^! d& l7 d2 D
9 G) K' x& Y- _( t1 m" i
    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经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2 x" v& o7 `; x. ^' j8 |4 Q
    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了现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银釉”。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发现,“银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釉面长期受潮,釉层表面析出多层次的沉积物,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的银白光泽。# r, S6 ?: ?, u! }- Y! U
: s8 {0 w, k) M. a* a' f; N6 b) _
W020081203297698803867汉.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22: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陶好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04: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0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精华不为过,辛苦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7 13: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09: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9 16: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17: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学业务,定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1-5 04:53 , Processed in 0.4311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