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爱好者的大发现) M0 s% `% `9 Q# F
2005年,山东临沂化石爱好者唐永刚先生(网名“左山岭”)出于好奇,来到马陵山寻找“神秘大脚印”。根据村里老人的提示,他来到了当初发现脚印的那段小路,经过仔细观察,找到了唯一一个幸存的蜥脚类恐龙足迹,此时的足迹风化已经相当严重,再加上行人来回踩踏,只能隐约辨认出轮廓。当年发现的十多个脚印,如今却破坏得如此严重,令唐先生感到十分痛心。& k$ u6 N I9 L* _
唐永刚很善于思考,他突然想到:既然这里有,那么附近相同地层中或许能找到其它足迹。于是,他就在附近寻找相似的地层。果不其然,在距离此处足迹西面的不远处有一条冲沟,在冲沟的岩壁上,他发现了两个并列的足迹,长宽均为80多厘米。经过仔细观察确定,认定是蜥脚类恐龙足迹。" }2 e+ {5 F6 Q- P; A/ o, t3 O
后来,唐永刚先生又在南面100多米冲沟的左上方,一块很大的紫色砂岩上发现了6个恐龙足迹,除了蜥脚类的足迹外,竟然还有兽脚类的足迹。他简直觉得自己中了头奖。虚骨类足迹在岩层上有4个连续分布,每个间隔60厘米,此脚印能明显看到前端的利爪印迹,5串足迹呈西南东北走向,足足有几十个。4 @* m, {3 r4 F! H5 H1 N
就这样,唐永刚追寻着白垩纪的足迹开始了他的化石猎人之路。
史前恐龙大追击 * w( S5 \+ _8 n5 m 唐永刚先生将发现在网络上发布后,很快引起了国内恐龙足迹学者的关注。2008年,邢立达等人来到化石点,仔细测量、描绘、复制了恐龙足迹,还额外发现了另外几个化石点。据观察,这批足迹应该出现于早白垩世晚期,距今约1亿至9000万年前。在其中的三号化石点,则出现了非常罕见的恐龙大追击场景。3 W; P1 M8 u/ S) b# A
“我们可以看到,三号化石点共有6道恐龙足迹,其中5道属于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可归入似雷龙足迹(Parabrontopodus),其中又分为2道成年,3道未成年恐龙的足迹。剩下的一道则是可怕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的足迹,只见它紧紧追随在未成年的小恐龙附近,正伺机而动,而大恐龙则返过身来保护幼仔,场面非常惊险!”哈里斯教授介绍说。+ V( M# c7 r b$ m4 k5 X% i
我们知道,恐龙足迹具有骨骼化石无法替代的作用,两者的保存条件也不一致。也就是说,如果此地没有保存恐龙骨骼化石的条件,那么发现的恐龙足迹同样可以告诉我们此地生活过的恐龙种类。马陵山地区并没有发现过恐龙化石,所以恐龙足迹就成为我们了解恐龙时代一把珍贵的钥匙。8 R- u, c' S) r7 H7 G w' B
“在几个相邻仅有百米的地区中,我们共发现了3个种类、4种形态的蜥脚类足迹。这在其他足迹化石点都极少出现过。这就表示,该地区的蜥脚类恐龙在恐龙时代有着突出的多样性。希望有关部门能对这批恐龙足迹作进一步的保护。”邢立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