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000|回复: 32

太平通宝花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3 01: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久没玩钱币了,翻出来拍拍照,请各位点评,
P1110869.JPG
P1110870.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13 06: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2-13 06:45 编辑 - ^" o# B7 Z4 l6 ~; I
9 L  A* Q/ c3 m, D) o* h) U( D' x
“太平通宝”盼太平
& F& R$ G* L) R8 F% O8 m+ m    徐长林原著 * X5 l5 u. e$ Z5 a5 k
自古至今,太平盛世是百姓们的向往和祈求,尤其处于困顿、灾难甚至天灾人祸的时期。我国历朝历代都铸造过“太平钱”,有行用钱,也有大量带有太平字样的花钱。笔者藏有一枚色泽金黄的“太平通宝”大花钱(见图),钱径68毫米、穿径24毫米、厚约5毫米,重112.6克。  
6 A% j. V4 h3 {/ P' s, E此钱面“太平通宝”四字为楷书,对读,“通”字“走之”末笔与“平”字一直均连廓,“太”与“宝”字离穿离廓,字廓深峻、文字端庄;而钱背造像奇特,穿上两柄剑,剑柄挂有缨络的花剑交叉跨穿的左、右角,居高临下,凸现依天镇妖辟邪之意。穿下为龟蛇相交,先民认为龟蛇配是长寿的象征;奇的是穿右穿左将七星铸成五角星,分右四(一星连廓)、左三(一星连穿)分列;我国古钱上的星多为圆点,而此星为五角形,给断代留下难解之谜。  给古钱币断代,从其材质看,是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古钱的材质,主要是铜质,也有铁、金、银等其他金属。铜质主要有青铜、黄铜、白铜、红铜四种。青铜质钱币是以铜为主要成分,与铝、锡合金按比例合金而成,由于比例不同,有的青铜质钱币中颜色有泛红、泛黄两种,与黄铜质、红铜质有色差。黄铜质钱币以铜为主,却是按比例加锌合金而成。白铜质钱币以铜为主,是按比例加锡而成,此白只是泛浅白(似月色),而非雪白;红铜仍以铜为主,加进少量的锌、铝、锡合金。有专家经过研究,认为明朝嘉靖以前的古钱币,没有黄铜,据此,笔者此枚“太平通宝”花钱,应属嘉靖以后。  再从此币五角星来看,1912年所铸民国孙像开国纪念银币币背左右下方曾铸有五角星,此后红色革命的旗帜、徽章等及其根据地所铸铜币、银币均有五角星标记;而此币非机制币,为翻砂法铸币,当是清末或清末以前铸币。看来,五角星的出现,有些年头了。
“太平通宝”盼太平1 清晚.jpg
“太平通宝”盼太平背面清晚.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06: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面:钱文“太平通宝”四字直读,隶书,大穿。 钱背:光背。 背景: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公元983年)铸“太平通宝”,钱文宋太宗御书,现发现有金、银、铜、铁等种类,除行用钱外,其余为吉庆、馈赠、厌胜钱。3 W) j, H4 w- O: l" p" [

: p5 |# _9 b% ?+ H0 J太宗时一年铸造的铜钱最多时有180多万贯、铁钱50万贯,开始了宋钱面深背浅的形制特点。本币为铁母钱。 为宋代第一种 年号钱 。形制和 宋元通宝 相似,钱文书体以 真书 兼八分, 光背 或有 星月纹 。 小平钱 出土很多,另有 铁钱 和 铁母 ,版式有 小平 , 折二 , 折五 , 折十 。 另:清末上海小刀会起义军(公元1853-1855)年间铸造有“太平通宝”。背有日,月纹象征反清复明之意。# ~& q0 t8 b1 ?8 w- r7 L

, A2 k) E5 h5 v2 V形制为小平钱。 宋 太平通宝价格 北宋太平通宝广穿小平 RMB 2,500 北宋太平通宝广穿大字铁范铜(直径23.5mm),少见,美品 RMB 1,500-2,500 北宋太平通宝宽缘 RMB 300 北宋太平通宝广穿铁范铜 RMB 1,650 北宋太平通宝中穿小平 RMB 800 北宋 宋代太平通宝广穿小平铁母一枚RMB 2,800 南宋 南宋银质太平通宝一枚 RMB 14,300
文宋太宗御书,现发现有金、银、铜、铁等.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0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天外飞仙 * M, `, {' F' i
/ k) x' Q3 q% v: c& {
宋代?钱背花纹很特别。等专家来评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07: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09: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谢hank 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0: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天外飞仙 2 A9 N6 Q; `. ]  Q: M
很不好意思,在关公门前耍大刀,乱讲一通,请勿介意。您这枚古钱还等您来说解呢!钱背不见外廓,是摩损之故吗?国历朝历代都铸造过“太平钱”,有个想法,想把几朝的“太平钱”的资料收集一下,但好像已经有人出了专著了,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0: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0: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我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0: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开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1: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仿的 太平的供养钱没有记载  只有淳化有 09f15cdb5e65f21d7f0c83acff69a01d.jpg ec8c209c8f9003b5ba17a16c4be10b25.jpg 供养钱是金或银的 3333333333.jpg 着几个都是仿的 213213.jpg
123456.jpg
3333333333.jpg
123456.jpg
3333333333.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1: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gaozong ( \: `+ a9 B4 J( o/ J: o% p. X5 e7 s7 h
. M& s+ r4 ~- j1 v) N
/ `/ E' y8 n; l4 o/ Q, n1 r, X
    开门在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3: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2-13 13:39 编辑
$ b9 `5 t! R, J3 z1 {4 h; @& i. Q$ i* M8 l, D. G8 B* S
上面几位钱币藏家在讨论的不是市场上作为流通的货币,所以有”花钱“之名,花钱源于汉代,在早期主要是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这种钱币由于不是流通钱,因此它的材质大都比较粗糙,民间把这种钱俗称为“花钱”。“花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要铸钱,这种“钱”,其实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其中“吉语钱”是比较普遍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 “天下太平”等吉语为内容,这同时也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到了明清,花钱发展达了鼎盛,皇宫内也开始铸造花钱,而民间花钱也开始用上等的黄铜做材质。! K9 r+ q- m6 V% s& {# W; D1 i) W
花钱,以其形制类古钱,性质非流通币而得名。历来花钱是作为古钱币的一个分支。按其用途大致可以为古钱宫钱类、吉语类、宗教类、游戏类、特殊用途类等五大类,可作为厌胜(厌伏其人,咒诅取胜),佩饰,玩赏,游戏,撒帐,洗儿,吉庆,卜卦,殉葬,赏赐,凭信,镇库,纪念,祝寿,挂灯,上梁,系包裹,镇水,性教育等方面之用途。从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花钱收藏的普及,人们对花钱开始重新认识。花钱以其较高的艺术价值,丰富吉祥的内涵,以及和古钱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为中国古代民俗文物中的一个独特的版块。花钱中的字文图案千姿百态,各具姿容,称它为古代“铜版画”并不过分。花钱中丰富的内容,是各代民俗民风的缩影;吉祥的内涵,代表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花钱和古钱的联系,不但体现在它们形制的相似,而且体现在它们来源、工艺等方面的紧密联系。正因为花钱有多种亮点,花钱收藏队伍中不但包括了古钱收藏者,而且也包括了古文化爱好者,艺术品爱好者等等。 在中外众多货币之中,中国花钱是独特的一族。从用途上看,它们不具备任何货币的功能;从外观上看,它们却都被铸成钱币的形状。眼下,花钱收藏相当热门,部分品种的价格甚至已经超过了同档次收藏钱币,真可谓不是钱币胜似钱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2-13 13:58 编辑 - F+ o5 O; ^8 y. b) I2 Z

0 d0 P1 i6 m6 W0 W2 H) u- @  Y4 ]9 S转载:淳化供养钱:淳化元宝+ a" T& E$ L+ B* t! q8 u8 O/ |
1988年春天,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山清水秀,郁郁葱葱。施工人员正在对坐落在山顶上的珠光塔进行翻新修复。拆掉塔身,挖掘塔基,砸开青石板,竟然发现里面有两枚闪闪发光的金佛币。金币钱面文“淳化元宝”四字旋读,直径2.4厘米,厚0.5厘米,每枚重12克,成色在90%以上。背面铸有左立、右坐两尊佛像。坐佛背部有佛光屏,立佛为散财童子 (亦说掌驮),手持如意。两尊佛像下均有莲花座与祥云。佛身立体隆起钱面,五官清晰可辨,造型逼真,体态栩栩如生。
3 T. h4 E. m, ?
) f' E' Z* V8 J0 x% d淳化是北宋太宗年号。经考证,金币钱文乃宋太宗赵光义亲笔所书。此金佛币为赵光义精心设计,下旨专炉铸造,专给五台山佛寺的供养钱。据史料载,赵光义生于西京应天院,自幼便打上了佛教思想印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他御驾亲征位于山西的北汉,卜者言:“有菩萨保佑,五月初五,不战可胜。”果然,在端午节这天,北汉刘继元降宋。从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割局面,宋太宗一统天下。为谢天意,太宗发愿修建五台山佛。遂耗资千万修建太平兴国寺,铸大钟,造金铜文殊菩萨,铸金佛币,诏修十寺。
6 O9 T  n. V1 k4 O, g+ \" ^6 c2 C3 ~
% M% w0 V3 s3 X“供养钱”一词最早出于清戴熙《古泉丛话》。意指旧时官方或寺院所铸用以供奉佛殿神像之钱币。古时每遇庆典或灾异,朝廷常铸钱巨万广施佛寺,以祈神佑。供养钱俗称“供佛钱”、“庙宇钱”。由于该钱一般藏于佛像腹中或悬于佛龛之旁,又称佛脏钱。另外,还有一种供养钱,即由佛堂出资铸造,用于发放给佛堂出资者或给予佛堂善款的供养人。好似如今的收据,信徒施善,佛堂赠与特殊钱币以示谢意和祝福。这类供养钱,又称佛堂供养钱。供养钱的钱面除沿用年号、国号文字者,还有“香花供养”、 “大安福寺”、“文殊菩萨”、“进香直社”等字样。背文则是“神”、“护圣”、“香殿”及寺庙名等。供养钱整体制作粗疏,形体偏小,传世不多。
- t7 [8 w* x3 Z* y, Q( L& v' D$ o! a' C0 O
供养钱在元代一枝独秀,是一件很值得品味的事。《元史•释老传》载:“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元代诸帝崇信佛教,迎高僧为帝师。忽必烈尊喇嘛八思巴为国师,先后竟聘有十余人为帝师。 元代宗教十分盛行,各地庙宇寺观林立,佛、道尤受朝廷尊尚,这是供养钱盛极的基础。传说当时有个叫龚柯的僧人率众僧与王妃争道,竟然从车上把王妃拉下来痛打一顿,并有犯上之语,然而忽必烈知道后也不做理论。由此可见元朝僧侣的地位之高,权势之大。为供奉神佛,布施功德,祈求庇护降福,不仅朝廷特铸铜钱供养僧人,各寺庙也都有自己的铸钱炉。和尚们殿前顶礼膜拜,殿后燃火铸钱,好不忙碌。
: x! L/ Y; \. `, g, t7 W+ \5 c' t" N1 [+ p5 a: w
供养钱以元代铸造昀多。留存至今的有大如当十钱的“大元国宝”背龙嬉珠钱,铜质,钱文及制作工艺都极为精美,颇有大朝风范。被泉界称为“四体文钱”的“至治通宝”更为奇特。钱的正反两面共镌有四种文字,面文“至治”两字是八思巴文,“通宝”则分别为察合台文与西夏文,背文“至元通宝”都是汉文。此钱乃元代第五朝皇帝英宗所铸,“至治”是年号,“至元” 则是世祖的年号。多种文字集于一钱, 也充分表达了各民族大融合之意。
! M' r7 Q' P* D& N0 o5 S0 b. m9 k8 D0 T6 D
供养钱最初并不用做通货,其铸量自然不多。但市场上可依钱的大小,与流通的铜钱折等兼行。且金、银铸品更贵重,不仅可以作为贵金属贮藏,按市值交易也行用无阻。加之古代战争多,用铜短缺,供养钱也就自然流通了。元纸币贬值时,民间常私自仿铸供养钱流通。也有少数喇嘛僧人图小利,以供养钱的名义勒索香客,供养钱就成了不是货币的货币。
0 _9 [$ ~8 M- _/ {. j$ V4 P9 p" X& l% s# c4 `  |, |, ~
供养钱以青铜为主,也有金、银、铁、玉、木等材质的,如元代至元通宝银质供养钱、北宋淳化元宝金质供养钱。辽宁朝阳北塔辽代天宫出土文物中,还曾发现过两枚檀香木雕成和白玉琢磨而成的佛教供养钱。元代铜色深红及浅红者多,而寺观供养钱也有偏黄者。嘉靖之前铸钱用青铜,嘉靖之后则多用黄铜,这与当时掌握了锌的提炼技术有关。
8 d: M+ H0 }9 z) {& {9 r6 r+ _! m5 ?4 k( `* A
供养钱属于中国花钱这个大家族。花钱也称“压胜钱”,日本人叫“绘钱”,港台地区叫“玩钱”,是流传于民间的非流通币。原是表示压邪、驱邪、辟邪,为人消灾造福的意思。自有人类始,人们便希望过美好生活,花钱正是一种人们寄托美好生活愿望的表现形式。花钱最初是指古代以金属铸造、以镂空工艺表现吉祥内容、用以佩挂的古钱型饰物,又称镂空花钱。经过历代相传,花钱的内容、形式和功能不断丰富,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从生日喜庆,到祝寿、纪念等。花钱包括镇库钱、吉语钱、赏赐钱、供养钱、降魔钱、咒语钱、开炉钱、生肖钱、庙宇钱、筮卜钱、春钱、秘戏钱、宫钱、打马钱、冥钱等。仅江苏扬州花钱品种就多达22种。
* ?9 c( x+ @6 Y! X2 A! [
$ |7 ?) u9 j, K1 t) h0 I星移斗转,历史传世下来的有限的铜铁供养钱大多都被尘土掩埋,只能在谱录上见其影。近年来,压胜钱、供养钱在考古发掘中时有发现,但终究屈指可数。金银供养钱有些例外,除了珍藏保值外,元代中期以后的妇女还将此作为喜爱佩戴的首饰,流行一时。这种风习遗留至今,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的牧区,仍能看到这种情形。说不准,突然有一天在这些地区妇女的首饰中会发现一枚或多枚金银供养钱。 + C- N- p8 x, P9 w# }
1 F. h! f$ Y( R2 D" s& b  f4 @
近代著名古玩收藏家宣古愚,善绘画,喜收藏,以收藏古钱币为主。他所收藏的元朝供养钱昀具特色,曾著有《元钱秘录》。20世纪60年代,其孙子宣森将其古钱收藏品全部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仅元代供养钱就有140枚,全是古钱精品。我曾在某博物馆见过一枚香花供养大花钱。生坑品,青铜质,面文为“香花供养”四字直读,行书,书法一流,可见出自当时名家之手笔。背面图案为一伺者牵一马,马上骑有一美猴王,马后一伺者, 贯穿整个钱背,布局巧妙,意为古代吉语“马上封侯”,应该是铸于 宋代前期或更早。品相甚好,当属供养钱中的珍品。
- ^( _1 B0 v4 z
  R0 u9 F# X/ Z" l, R% D4 i3 x我国历朝历代铸供养钱甚少。元明建国之初都实行纸币政策,铸钱少。如元代皇庆、至治、泰定、至顺、元统等年间均未正式铸钱,至今发现的这类年号小钱基本上都是一些供养钱,数量极少。收藏者不惜高价收购供养钱,导致伪造者甚多。凡保真的供养钱大多铜色金黄,文字浅平,笔画圆浑。书体虽不佳,但出于自然。如皇庆元宝及至治通宝真品的钱文并不漂亮,但不拙劣。而伪钱至治通宝的钱文,书写时故作不必要的转折和停顿,治字的台部尤为明显。伪钱泰定通宝、元统通宝的情况也和以上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5-27 13:44 , Processed in 0.08777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