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 天外飞仙 + y j, ?( n9 j- r
. z( N& S% a, [2 z
; q, a: D M9 B' H 谁是陶瓷鉴定专家(2)
! q, P! b( \( u) [' q& f作者:万壶堂
5 h- }1 t" i, i0 @- a/ E1 K; ?6 @+ m \! K( K% k
馆藏品的断代鉴定主要源自流传有序,和文物商店专业人员的鉴定,比如某位名人捐给博物馆一批文物,除了个别珍贵物品,一般就按照捐赠人所说的年代、真伪说法入账收藏,从此以后这些器物的年代、真伪便按照账面的记载流传下去,还有各地文物商店收购的,由文物商店的师傅鉴定后,通知博物馆,如果博物馆愿意收藏,这些瓷器也就按照文物商店师傅的鉴定结果记录流传下去,因为 都是国营企业彼此之间十分信任,况且都是归文化局领导,外地文物商店也不敢做出损害自己信誉的事,收购来的文物只有这几家博物馆买主。还有一部分藏品来自考古发掘断代标准自然与发掘遗址算作同一年代。 2 g; _# ~1 \; ^$ B3 \
2 i& P5 V/ y0 w! D* c3 o藏品进入博物馆仓库后,基本就算永远不见天日了,除了办展览,就再也不会去碰它,而文博工作人员除了特殊情况也没有机会再见到这些藏品,如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瓷器,从当年运走躲避战乱到改革开放经历了两个政府70多年包装箱都从来没有开启过。 s9 K2 W) g. d' d+ j+ P4 p
一位文博工作人员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工作单位,主要是从事一些事物工作,野外发掘是非常辛苦的工作绝大多数人都想方设法脱离这一岗位,文革以后大家主要忙于写论文,评职称,瓷器鉴定这个事和评职称没有什么关系,学历、著述、职务、工龄、人际关系才是评职称的根本条件、 * `1 s: v* Z; Q% f5 V: F" X
鉴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属于国有的文物提供严密充足的理论依据,对于个人收藏的文物进行苛刻严密的论证,以保证国有文物的珍贵性、稀缺性,作为一个鉴定人员这是一个原则也是一个立场问题,国家给予你的研究条件、物质保障,你必须要为国家说话,要为本地区说话,要为博物馆说话,而且要说好话,把故事编圆了,文物的真实性无懈可击你就是成绩斐然,老挑国有文物的毛病你就是居心不良,留着你还有什么用,其实这一点网友们都有亲身体会,帖子被砸砖谁也不高兴,如果砸砖的网友是你给发工资,后果可想而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要相信良心和良知。经济利益是第一终极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