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口俗 于 2011-3-8 01:53 编辑 . l; C: a4 [# t0 B) a3 ?" v6 f
回复 金口俗
4 y2 I b/ E4 Z, p! c% P& A
9 F& R) I J7 b1 {( h) P, J/ M& }7 f1 ~( @2 T. C) y9 C6 M- b) k; I
侧面看纤维掉失细节以及墨色起霜发白变化程度,背看墨的渗透和装裱材料," |# ~' |, m* P9 V+ w
珊瑚虫 发表于 2011-3-8 01:23  4 T: P, I& {5 G! W3 x* p
, J& d% U" x& ], G: [2 S$ T }; k4 o) \! K9 z, t
兄说的方法的确对,但那是初入字画收藏人的方法。看多老字画后,一般一眼就可以看出新老。玩多以后主要是那些超大名头的难鉴别些{因为同时代就有高手仿制而且历代多仿,所以要慢慢的研究用笔,纸张和绢,印泥,墨,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以及个人用笔习惯等等}老仿又叫老冲头,那些比新仿的鉴别相对要难度大。这类清中以后出任伯年等几个有限的大名头外中,小名头的很容易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