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52|回复: 9

[转]瓷因古而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9 15: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物因为年代久远而稀缺珍贵,但高古瓷不是这样,高古瓷是稀缺而不显珍贵!
# {$ N; b* K, a$ |- Q      亿元时代的到来,本应是瓷中极品的宋瓷唱主角,可宋瓷却只是远远躲在角落里,象个跑龙套的,偶见身影但也不能给人留下记忆!甚至象个群众演员!可谓真是瓷因古而卑!' N$ K) g' ]+ ~% S3 h* U  w8 A
      之所以如此,原因不外有三:
1 E) T2 [( d, W4 @6 k' l$ Q- b      
其一,识古不够
。以河南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可以说是古瓷的故乡,窑口众多,千瓷千面,拿钧瓷来说,凡河南地区的古窑址,几乎无一不见钧瓷的身影,而每个窑口,胎、釉及制作工艺也都各有不同;定瓷也是一样,有汉地文化特征的,也有辽地文化特征的;耀瓷也一样,临汝窑、邓州窑也都有同种风格的;大名鼎鼎汝窑也是一样,先有了清凉寺,后又有了张公巷,不知以后还会有什么;而可以真正称得上皇家御用窑的“卞京官窑”,几乎只是一个古人留下的传说一样;还有哥窑,也只是只见其影,不知其出……,如此纷繁复杂的古瓷,真正能识其古者,试问天下又有几人?. m% w5 A( C( A) f0 A) B
      
其二,识美不够
。宋瓷因素雅安静为美,明清以后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以热闹繁华为美。一个繁荣的时代,本应催生繁荣的文化。而我们这个时代,繁荣的今天,中间有了一个长达十年的文化大浩劫。先秦时代,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创造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可是,经历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又有几人能真正识得先秦文化的精深与珍贵?同样,文化大革命,几乎改变了国人的审美观、道德观和行为生活方式,连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字,很多人都不识得了,试问?今天的人怎么去理解和认识并不久远的昨天的文化?宋代文化是中国文化金字塔的塔尖,连岳飞这样的武将其实也是文人出身,宋人崇尚的美,是儒释道交融碰撞的文化结晶,是一种大美!而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居然把孔子这样的文化先祖与-等同,实在提升了-的身价,佛被认为是封建迷信、道被认为是装神弄鬼,如此一来,造成了文化的大阻断、大隔绝,如果要让今人去认识、理解、接纳、喜欢、推崇宋文化,那就实在难为我们了!而热闹的明清瓷却恰恰应上了今人浮躁生活情趣,加之现行的文物法相关规定,一件所谓的乾隆官窑,令多少人神魂颠倒!再者,我们很多真正称得上有钱的,其实真是没什么文化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取舍!
! V/ C7 J4 x9 W: U- I4 j4 [* d
      其三,识真不够。一件文物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最大的问号就是“真不真”?真,则可能价值连城,不真,则一文不值。而自己说真不行,几人说真可能也不行,可能得所谓的专家说真才行,甚至个别专家说真也不行,得很多专家说真才行!而一件真正的文物,放在博物馆或在外国人手里,很多人则不知疲倦地赞她有多美多美,而一旦真实地放在我们自己面前的时候,无论她有多美,我们也不敢承认她的美,反之赞叹假作者水平有多高多高。专家也是这样,指鹿为马的专家有的是,正因为这样的专家太多,才导致了如今高古瓷的尴尬状态。识真不够,一则可能真的不识真,分辨不出真与假,当今时代是赝品泛滥的时代,特别是宋瓷,公开的、专业化的精仿,已经彻底地稀释了宋瓷本身所应有的地位,使真正的宋瓷精品淹没在赝品的汪洋大海之中,混淆了人们的视听,使人真假难辨,以赝品的价格买到一件真品,以真品的价格买到一件赝品也都是常有之事,所以有朋友说,还应加一条“瓷是因仿而卑”。二则胆气不够,我常说的瓷片好认、整器难辨,粗瓷好认、精品难辨,说到底还是一个胆气问题;三是受传统的文物鉴别理论影响,不能与时俱进地修正自己的鉴别理念,比如汝瓷,有的人只固执地认为只有67件,其他的无论怎么样都连正眼都不给一下,而有的则可能认为不只67件,说可能有100件左右,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正确的应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正视每一件东西,真就是真,假就是假,绝不能以一个什么数字去框定她。  O; r" A- D; [- T( k
      是千里马总会有人识得的,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希望我们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成为真正的伯乐,希望我们给这些美丽的古瓷应有的尊重,也希望我们能够尽可能地让这些珍贵的文物能够留在中国,希望我们那些有钱人不要再无知地把数亿资产送到外国人的口袋!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9 17: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学习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18: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金口俗
4 f, h! V6 k2 T4 j, e' V- K5 G4 Y/ `6 C

# A8 M4 c* K5 f; u: x1 Z6 Q      有钱人买一件名牌皮包,花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人民币,买一件清乾隆官窑瓷瓶花5个亿人民币。这就是现实。好东西流散到国外被人家当珍品收藏起来,就不令人奇怪了!谁造成的这个局面?什么时候会改变这个局面?请相信:自然规律一定会改正这一切,只是看在哪天罢了。
- u7 x6 S: _3 B, X1 ^      好帖子! 27_avatar_middle[2].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22: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当然要顶. 顶.gif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22: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古瓷美的那样凝重,总会有它被人重新认识的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0 06: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啦{:3_4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0 06: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啦{:3_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1 07: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一遍~很有道理叹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0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金口俗 . t1 f0 i' \# y4 B- v9 [
& c0 t& S) z4 G5 V0 }, P! F0 a
: W! ~/ ?  q0 n
    感谢加分,尤其是金某人的分含金量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0 07: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5-2 17:29 , Processed in 0.3737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