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n' k1 i, C. E5 g. ?+ s" U$ t“阴阳板”包括“单体阴阳”和“群体阴阳”,独层板面上的化石也有单体和群体标本,甚至前面和背面分别呈现单、双以上动物骨架的。贵州龙个体不大,所以有一块石板聚集数条的,民间称“群板”。凡未经修理只须水冲擦干而自然清晰的化石标本,都叫“自然明”或“水洗货”
贵州龙化石在“水洗货”的前提下,无论个体大小,单双或“群板”,除了骨架完整,还必须具有优美的自然造型和动感(民间称“摆势”),也就是说头颈,尾部伸曲形态协调,四肢外摆,趾骨张开,仿佛正在运动,此乃精品。张冠李戴地组合,添补拼接伪造的化石标本,其实没多大价值和意义。你收藏或展示的贵州龙、幻龙、鱼类、海百合等化石标本是原生还是移植,你可用缝衣针沿化石骨骸边缘插刺,针尖插入针杆直立,说明该部位存在问题,有可能是原生的化石部分剥落后通过固化剂加固,也可能根据欠缺从另一残体零件移植,或以其他材料填空,比如煤碳或煤碳中的黑石块。前者属正常现象,后者则是伪造。添假的部分、工匠要么找材料代替,要么直接在相应位置上进行浮雕补缺,然后用黑色鞋油或染发剂将雕刻的形状染上。浮雕染色的针尖扎试不起作用,然取草酸、稀释剂之类洗刷,就能使其褪色而露馅,真化石部分是洗不变色的。早期伪造,通常采取黑色物质碾成粉状固化造型,这类作品虽洗不褪色,但用一根烧红的铁丝就能烙化冒烟。 ­ 1 a' x) T# \9 b6 `8 F; W% s
& J% ?4 l7 _# X# M: B/ e
- G* \+ a! z9 ^. @5 P L9 i
原生剥落沾固还是骨块移植,还可以通过板面上的石英脉(也叫白晶线或水晶缝)来判断,如果石化的骨骸位于白晶线中,线路再细也能划过骨骸,两头线条分明,突然于骨骸之间中断,证明这一骨节并非原装。当然,也有在植入的骨块上人为的晶线与自然晶线连接,但人为的线段显得暗淡而无水晶光泽,颜色上稍微有点差别,仔细观察肉眼也能发现,通过放大镜,明显看到接头处和边缘有毛糙痕迹。如果标本石板没有水晶线或化石骨骸恰好避开晶线保存,那就看你的经验水平了。 ­3 ?9 q2 S$ b7 e. d' X3 \, H. s
p9 b1 x) p: a1 j. j t
沉积于海相地层的古生物化石,不像沉积于陆相地层的脊椎动物那样发掘后可恢复立体骨架,而多是平铺岩层内的板状骨架,除前面提到的“水洗货”不须修理,多半需要剥离围岩,让化石骨骼出露1/2或2/3左右。由于化石沉积的岩质不同,修理的方法也相对不同。根据覆盖化石岩层的溥厚和岩质的软硬程度,可分为“手工”和“器械”修理。有的标本,从地层中取出,化石上只覆盖软质而溥如蛋壳的岩层,民间称“金包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