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5 09: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28年,考古工作者们在山东辛丘县龙山镇发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龙山镇出土的陶器器壁薄,造型多样,秀美大方,是其他任何一个原始文化时期所望尘莫及的。这一切都源于快轮制陶术的发明(图1)。 / p, H) o/ ?7 K
: F- z$ l/ Q, }6 G& E- L! j 但是,到了彩陶文化晚期,一旦使用陶轮,彩陶便迅速消失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制陶技术的提高为何反而使曾经经历过无比辉煌的彩陶文明在史前时代就走向衰落了呢?
: g% g6 [& E2 H7 z
- p- N: R$ _8 a9 i (1)原始文明时期的龙山陶器
6 V3 }0 ?7 l B# ]( q) A% _9 t/ Q2 U/ S4 N' z/ h
沿黄河西行,在距离龙山文化彩陶遗址数千公里的甘青河湟地区,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挖掘出另一种彩陶文化类型,那就是最早发现于甘肃广河县洮河北岸齐家坪的齐家文化。它与龙山文化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素陶的数量远远大于彩陶的现象(图2)。 0 K9 Y- }$ B! \( A5 u$ [) f
, O. Q3 x) @3 l$ l
(2)齐家文化出土的素陶数量远远多于彩陶
; x. H( L5 l" q; P6 B1 h! }7 k8 x' H# @9 c
龙山文化的年代已处于彩陶文化中晚期,按照考古学通常的认识,素陶应该是先于彩陶出现的。这个时候历史怎么似乎倒退了呢?那么,齐家文化的陶器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 N: [# i7 q% o7 q2 {( l8 O2 I, D8 K- D
在一处齐家文化的墓葬中,人们挖掘出了一面铜镜,经鉴定为青铜制成,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饰有花纹的青铜镜。随后,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更多青铜器,与齐家文化出土的素陶属于同一时期的文化层(图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