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为什么灭绝?
/ {2 o; S# q$ O" m" `成为早期鱼类的食物, t B/ R; ?3 I: V* W9 k' z. e8 G
7 d; X, p& C" m+ @最近,一个由天体物理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研究三叶虫化石时提出三叶虫灭绝时的形态模式,认为这与伽马射线暴(Gamma Ray Burst,缩写GRB)造成的后果十分相似。研究学者指出,伽马射线暴发生在银河星系,直接冲向地球。大气层的自我保护能力吸收了绝大部分伽马射线,高能射线会撕裂氮气和氧气分子,形成大量氮的氧化物,特别是有毒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会破坏臭氧层,使地球表面生物长期受到过量紫外线照射,导致地球生物灭绝。! { a( N9 `. y$ R
* D X3 _& T3 o尽管三叶虫灭绝的具体原因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和伽马射线的灭绝论相比,罗惠麟更赞成物种进化的灭绝说。罗惠麟认为,地层与化石提供的证据要比电脑模拟出来的结论准确得多。从出土的化石来看,三叶虫一直都与海百合、腕足动物、头足动物等动物共生,主要以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的动物尸体或以海藻等细小生物为食,由于灵活的身形与完整的身体构造,使得三叶虫从其他生物种群中脱颖而出并成为霸主。9 d8 L! J8 I- ^9 v, O, d
* g# K, C* j+ y4 ^% \' }8 w
罗惠麟说,到了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随着早期的鱼类出现,三叶虫为这些新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在完成了生物进化交接的历史使命后,三叶虫退出了地球的历史舞台。- z i: q5 F# t; u7 p
本报记者 袁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