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29|回复: 7

琥珀知识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6 08: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琥珀名称的由来  s+ R# g9 y3 D4 w
  中文:琥珀  在中国古代,琥珀曾被称作“虎魄”、“兽魄”、“育沛”、“顿牟”、“江珠”、“遗玉”等等。早期的文献多将琥珀写成“虎魄”,谓“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或认为琥珀是老虎流下的眼泪,或是老虎临死前的目光凝聚成的宝石,唐人段成式《酉阳杂言》中则说:“龙血入地为虎魄。”这些奇异的传说,蕴含着中国古人对琥珀这种神秘物质的揣测和追寻,暗示人们琥珀有趋吉避凶、镇宅安神的功能。+ }" M5 q3 C4 i) q9 o8 V5 Z% [6 ]

9 `; v8 ~5 [' r5 x6 I% y( Z' T0 N9 l  英文:Amber    语源自古代阿拉伯语,意为「海上漂流物」。这是因为当时的人认为琥珀是在暴风雨后被海浪打上岸的宝石之故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08: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琥珀的特性' x8 s8 X8 }7 V, r- k! L' ~9 H
  琥珀比重在1.05~1.12,硬度2~3,折射率1.54。琥珀在150℃会变软,在250℃至300℃时完全溶化。2 H4 x' h0 }+ M* H" ]
2 u% m- A9 M2 F: b0 [
   琥珀易燃且燃烧时会发出特有的松香气味,琥珀还具有带电性,加以摩擦后会带静电,能吸引一些较轻的物体。
& p! k- _9 a4 D( l% m0 x) X5 o0 {. G, D
   琥珀的颜色有黄、褐、红、白、蓝、绿、黑等,根据产地的不同可以看出颜色的特征,据称约有250色之多,依琥珀种类之不同,经长期配戴后,淡黄色的琥珀会渐渐变深色,而黄色琥珀又会渐渐带红色。3 Z/ ]0 p8 C. f7 k, G  E" D

- z- p! b% z; z" [( [( s   若干琥珀更含有在形成时期所捕捉到的昆虫尸体、花、叶子、树皮等,不但是收藏家的喜好,更具有学术上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08: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琥珀的形成6 z0 z" Y( W4 ~% \; N( b; y- e
  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所形成的化石,最少有五千万年的历史。特别是一种茂盛于二千万至六千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的松树 Pinus Succinifera 的树脂,经过压力和热力变质而形成琥珀。/ {0 n) m5 i0 e7 ?

) Q; {1 e0 e9 l4 t' K$ Y  世界最古老的琥珀,约为三亿年前的产物,被发现于英国的Northumberland及西伯利亚。琥珀是人类最古老的饰物之一,在爱沙尼亚发现纪元前3700年由琥珀制成的墬饰、珠子、纽扣等,在埃及并发现纪元前2600年由琥珀制成的宝物。8 X' I* n7 a8 [6 b
琥珀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过地质作用后而形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通俗点说,它的祖先是松树。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树脂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第二阶段树脂脱落被埋在森林土壤当中,在此阶段内发生了石化作用,在这一作用下化石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强烈的变化; 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和沉淀,成岩作用形成了琥珀。# \% x' M0 R2 W, R

4 S* s. [8 e/ J3 E8 r& l  琥珀是由C、H、O组成的有机物,也含有Al、Mg、Fe、Mn等微量元素。琥珀有各种不同的外形,如肾状、结核状、瘤状、圆盘状。唬珀很软, 其硬度为2-2.5,也比较轻, 相对比重为1.05-1.09,树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琥珀的颜色也多种多样,常见金黄、黄至褐色、浅红、橙红、黑色等,蓝、浅绿、淡紫色少见。琥珀加热至150℃变软,开始分解,在250℃时就会熔融,产生白色蒸汽,并发出一种松香味。 最丰富也最有意义的是琥珀内部的包裹体,有植物包体,如伞形松、种子、果实、树叶;也有动物包体,如甲虫、苍蝇、蚊子、蚂蚁、蚂蜂等。有气液两相包体,如圆形、椭圆形的气泡和液体;有旋涡纹,多分布在昆虫包体的周围,这是昆虫挣扎时留下的痕迹;还有许多的杂质,如泥土、沙砾和碎屑。这些丰富的包裹体不仅构成了美丽的图案,也为科学地研究当时环境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目前,科学家们已成功地从琥珀所含的化石中提取出一些生物的遗传密码DNA,这对生物演化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的故事就讲述了科学家在琥珀中包裹着的一只吸了恐龙的血的蚊子中提取了DNA,然后利用遗传工程繁殖出恐龙,最后恐龙成灾…..。
  O3 `  m) z# {* ]- g6 o7 h3 |/ [- v3 v/ M- _5 K( {
   琥珀因密度低,戴之很轻,加上颜色均匀,晶莹剔透,其饰物为西方和阿拉伯人所喜爱。如果其内部有完整的动物包体,还有挣扎的迹象,栩栩如生,这将是作为珍品被受青睐。人们赋予这种琥珀“外射晶光,内含生气”的赞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琥珀,重15.25 kg,取名“缅甸琥珀”,而实际上是约翰·查尔斯·鲍宁于1860年在中国广东用300英镑购买的,现珍藏于英国伦敦历史博物馆。它也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08: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琥珀的真假! ?0 R: Y1 H7 i, x1 u/ z$ V
  一、比重测试:琥珀密度在1.05-1.10之间,所以在1:4的盐水里,真品上浮,赝品会下沉。8 o9 o' M. ]' J, `! I

, _/ a2 K8 {5 {: k* [6 ?9 g9 j  二、针烧测试:把针加热致红,烫在琥珀的表皮,会有松香味、色黑,塑料品会局部溶化而粘住针头。7 j; l% e' c1 l' ?# A! [. S, X

6 }, h' u, H; Z6 o* G  三、乙醚测试:可利用指甲油的去光水测试其表面,琥珀不会有任何反应,而柯巴树脂则会腐蚀。
- \% c- |% `9 f  w& w: F2 w9 b8 h+ L9 ~1 p& B# Q6 G
  四、声音测试:无镶嵌的琥珀珠子放在手中轻轻揉动,会发出很柔和略带沉闷的声响,如果塑料或树脂的声音则比较清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08: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琥珀的品种及划分: N+ {4 z  t* H$ {( A8 R8 o
  琥珀品种颜色变化繁多,而不同色系的琥珀又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金珀聚财,血珀避邪, 珀、密蜡是药珀等等”,琥珀的颜色深沉典雅、古朴含蓄。故在西方又有“低调贵族”的美誉。2 U2 a! |8 X/ \0 z, @2 M* E
6 }, ^+ s1 d, j, ]8 W7 |, L
   从传统习惯上来讲:透明的称为琥珀,不透明的琥珀称为密蜡。如依据专业角度来讲的话,黄色系的称为金珀;红色系称作血珀;蓝色系称为蓝珀;绿色系称为绿珀。而正常光线下是黑色,在强光照射下透出红色的是瑿珀。古籍中载瑿珀为“众珀之长、琥珀之圣”。还有内含昆虫、树叶等包裹体的就是极珍贵的虫珀!密蜡的划分主要有受地热影响变为红橙色的以及半透明的琥珀称为金绞;还有就是很少见的象牙白、孩儿脸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08: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琥珀之最
* U+ K$ D0 o& Q  一、 琥珀是世界上唯一将生物保存其中,历经千万年依然完好如初的宝石。
: m) S7 n, a- m0 w8 `; I; J. f- O% A; p9 x3 |9 n
  二、 已知宝石种类中最轻盈的宝石。- Y% }! |' K0 o5 h- f7 F/ }

  v2 U: w+ y) D  三、 最古老的宝石。(琥珀是已知不分国家、不分文化、不分地区,已流行有7000年之久的宝石)& ]4 H2 G7 L8 z. c- @

' }( i7 R# z( y) H  四、 色彩最丰富却又最中性的宝石。(琥珀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都能佩戴的一种宝石)
1 I  p6 Z0 W9 ]& ^0 n; w) m8 _
, \$ F3 V) D3 X0 Z: B! E8 Y  五、 琥珀是任何一种宗教都信仰的宝石。(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08: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理传说& ^3 @& O5 E, T. P" V' J
  早在古罗马时期,琥珀就被当作药材来治疗各种疾病。如精神病、咽喉炎、耳朵、眼睛等方面的疾病。琥珀研成碎末后中医称作“黄金土”,可定惊安神、活血化淤、利尿通淋。(节选于《名医别录》)
1 Z! O( M1 l- v$ e% q# D7 z  Z& l* F5 F5 p; `% n
   琥珀能治疗或减轻许多疾病和痛楚:如头痛和喉痛,宜在颈上戴上琥珀项链;手腕关节痛楚,可戴上琥珀手链;若觉得身体疲劳,则需要戴上较大的琥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08: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圣物
( Z5 [# ?" b9 _! B  早在中国古代,皇室贵妇就视琥珀为吉祥如意之物,新生儿佩戴可避难消灾、一生平安,新人戴上它可永葆青春,夫妻和睦幸福。作为佛教信七宝之一的琥珀,更为佛教徒视为吉祥之物。除安神定性外更可辟邪保身,常年佩戴可镇静养神、安神定性,古籍如《本草纲目》中指琥珀可安五 、定魂魄、消淤血、疗盅毒、止血生肌、可安胎养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8-24 21:25 , Processed in 0.2206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