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73|回复: 7

管钻法打孔与中国早期的手工机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2 07: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文章转载自88玉网,特此感谢"仙人掌与玉"版主!! ( q. z! v! ]9 }" U' E
# @- T, J- r& z) ]8 n: i; {
( ZT )管钻法打孔与中国早期的手工机械 ------兼谈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中国早期的手工机械
2 c/ k, n. r% c+ O$ v- L% b
8 P$ b& ^& R8 ~0 Z& O  Z" d(鉴别二) 古代文明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发展过程,而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在旧石器时期的石器中少见有孔的,因为孔的主要作用是穿系绳索用的,而旧石器时期的石器主要是手握石器,是用于砍、砸、刮、削用的一般不用穿孔,只是一些装饰用的石器除外。到了新石器时期的初期,由于劳动生产的需要,需要在一些石器上打孔,打孔的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在当时基于生产条件和生产工具的落后,打孔的形式和方法也有多种多样,而且在不同的古人类居住的区域,打孔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当时在环太湖流域流行着一种在石器上钻孔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诞生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早期的机械加工的萌芽,它的诞生促使了今后一系列机械加工方法的发展,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在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始终站在世界的前列。它就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在石制的劳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上打孔的方法--管钻法。 ' I  }# w8 |+ L
) z% ?+ r; n9 R* @& H
一 管钻法 管钻法在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直至良渚文化期间曾被广泛应用在有孔石器的打孔上,如斧、钺、刀、圭、琮、壁(犁除外)。管钻法作为一种新石器时期的打孔方法,已为当时遗留下来为数不少的石制半成品所证实,这一点在考古界已有定论。
! o0 ]! \: v: [. P9 u( B
9 d+ J7 V$ Z/ T# Z6 D+ \* L; g) `图一:管钻孔的半成品 由于管钻法是一种在4~6千年前使用的方法,具体的制作工具实物已不复存在,现在只能推测当时的具体做法。
200612620391096192.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07: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今比较流行的看法如下所述:
; ^% D! O2 ]3 H, R& p: F" C. p) E+ x  F* n
“管钻所钻的孔径较大,可达2~5厘米,在当时可用于钻孔的管子有竹、木、骨管。当时管钻的方法是把已截好的玉料固定,定好圆心后,将开了槽的管钻安放在圆心上,管钻的上端可能用木板或石块加一定的压力。一人稳定管钻,并不断向槽内加水添沙,也可借此人力,向下施加压力。另外一人或两人用皮条(或绳索)在钻柄上缠绕数道,握住皮条两端来回拉,使管钻转动,以带动沙粒磨擦而钻成圆孔。”" O4 K* @) u4 ~6 J, b5 }

, p& J0 Z4 w* p* c3 O《冰清玉洁--中国古代玉文化》王仁湘主编,古方着,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事实上如上所说的方法是很难钻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新石器时期的管钻孔。试想一下:“定好圆心后,将开了槽的管钻安放在圆心上,在管钻的上端加一定的压力稳定管钻,另外一人或两人用皮条(或绳索)在钻柄上缠绕数道,握住皮条两端来回拉,使管钻转动。”在当时没有轴承的条件下,要想管钻固定在圆心不动,又要使管钻转动,实际上是办不到的。按紧了管钻不转动,按松了的结果是管钻在石面上不断地旋转打滑,很难在原来定好的圆心上打出孔来,即使打出孔来,孔的边沿也不是很圆,这和我们在实际上所看到的管钻孔的边沿是很圆的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上面所介绍的方法缺少一个定位系统。
( K4 {: b% N5 r( b3 v8 L/ s6 l6 b* a0 O% v5 C" {- }
我通过对大量的管钻孔的研究(估计有几百个),发现有一部分的管钻孔壁上仍保留有古时候打孔时遗留下来的明显清晰的擦痕。这些擦痕大多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的特点。用管钻法加工石器时,当孔打成后一般是不加修整的(玉器除外)。它给我们提供了解开管钻法之谜的钥匙。' h% k$ ^2 P, ~5 P
" l; O/ E/ C' k8 g. [4 m
如图二所示: 这种管钻孔壁上的擦痕被考古界的人称为螺旋纹,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 K" g4 h7 u4 P
4 G* u1 `; S$ [' P8 M* e" E: y) ~- _: W
1、 螺旋纹一般不连续,很少有一圈以上,长的有半圈左右,短的只有一小段。 2 }1 D7 I3 B6 M; `$ W* [) i0 {

( @+ e9 @( b5 p$ }' M2、 螺旋纹一般都比较粗,跟用金属器具划出来的很容易区分。
; o0 O8 W8 S/ v3 u$ c
6 P( {2 f# W( B2 i7 o- _" c$ y, K5 d. V3、 螺旋纹大多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的特点,有的在一头和另一条相连。 很明显这种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特点的擦痕,只有在朝着一个方向,以较高的速度快速旋转时才能产生。如果是“握住皮条两端来回拉,使管钻转动”这样虽然利用石英沙可以把孔磨出来。但来回的磨是不可能产生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特点的擦痕,擦痕应该是犬牙交错的。, \" r+ ?9 _. a$ \* `

/ P2 T9 i' C$ q+ k  V, t$ J    另外,这种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特点的擦痕是石制的石器的共同特点,除非它是泥制的。
20061262040268567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0 10: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30 21: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09: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09031210049153.jpg ) M6 ^4 z' i& A% o, d- R
中间这个有绳子的工具是手钻,它在横杆拉起压下的过程中,利用下方飞轮旋转,提起的过程绳子缠绕在杆上,自动上弦,完成单方向下压时的转动。而不是专家说的搓来搓去。; H# C& @# Y* e&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8 00: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狐步快步 发表于 2011-10-17 09:10
8 h3 n* z  w: T; ]中间这个有绳子的工具是手钻,它在横杆拉起压下的过程中,利用下方飞轮旋转,提起的过程绳子缠绕在杆上, ...

) U6 E6 D* p/ f5 {! K+ a( K2 M, Q; b# j: g7 a
这个钻太后期了,现在木匠还有用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8 11: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0 21: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铁啊   . H7 w0 X5 s6 m- F2 D' d6 G

  I0 @9 i! v7 O# t; q& G  Y* f
) R: d9 Z8 V! E: c, v7 G老孔标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8-4 23:41 , Processed in 0.2102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