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8-14 16: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ge 于 2010-8-14 16:45 编辑 : q# Q2 g6 U2 w% F
* A. h: E' R7 B6 G- N
燕长城遗址+ s4 n9 n, t' n' O2 T
战国时期,燕长城有南北两处,北长城建于燕昭王之时(公元前311年--前279年),西起张家口,经围场、赤峰、阜新、开原,过鸭绿江,迄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清川江北岸的博川附近。南长城建于公元前332年--前311年,较短,西自燕下都西南起,穿北易水,沿南易水和大清河走向东南,经徐水、容城、安新、雄县,进入廊坊地区。目前,在廊坊地区的文安县境内发现了长城遗迹。* p3 M& ], l. Y5 k
徐水县境内的燕长城属燕南长城,由易县曲城村进入徐水境内,穿过瀑河水库,经解村村西、大马各庄村北、大庞村村北、城西村村南、张华村村北。至此,燕长城均沿瀑河北岸修筑,以后,由张华村向东,越瀑河,沿瀑河南岸东行,经谢坊、王马、南张丰、前所营至徐水城关。城关分水闸将瀑河分为两支即北瀑河、南瀑河。燕长城继续沿北瀑河南岸东行,经大寺各庄、南梨园,到南徐城后不再沿河而筑,自林水村经崔庄、商平庄,进入容城县黑龙口村。
& T, j; x0 m# m( O: ^9 c) \ 徐水县境内的燕长城,是燕南长城中保存的最好的,从与易县交界处至徐水县城西村,总长13500米,地面残留城墙9691米,其中瀑河水库内残存城墙5260米,呈间断型出现,墙体最高处达12米,最宽处达25米。瀑河水库外到城西村,这一段破损比较严重,在8240米的全程中,残存断续城墙4881米,墙体最高处达17米,最宽处达35米。其他地方城墙比表已无痕迹,林水至黑龙口一段为徐新公路叠压。 b m1 T& c& e/ Q8 z0 Z/ d
燕南长城,不仅在战国时期为捍卫燕国的南部疆土作出了贡献,而且,在1300年以后的北宋时期,又一次成为著名的宋、辽界城。千百年来,历来为兵家征战的战略要地。燕长城为研究我国的古代战争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是古人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