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44|回复: 12

为什么中国古人的都穿长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9 15: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人被严格的纲常约束,礼节繁多,仅仅在穿衣戴帽上就五花八门,而中国人又习惯以衣帽取人,衣着打扮常常不止是一个人的个人代号,往往还是他的社会代号。 : u0 ^6 X9 y. g; U
# V4 ?8 d, q2 Y  U- s9 X) S* v* n
今天一身短打的现代人最直接接触到的古代装束只能通过戏曲、连环画、历史题材影视剧,我们从那里看到的古人一律长衫宽袍高靴,外加夸张的头饰或者帽子,显得啰嗦和累赘。
8 ~  f' h  Q+ u7 V: ^! F! j
4 }* ]  K) `+ A0 c长衣儒人短打苦力 7 b. L) ~2 ~7 J5 S, |" [

: E" Y4 B0 f7 f* ~据说由黄帝开始,汉人会使用布帛,他们已经懂得了织造布。但是,布被看作最贵重的东西,平民百姓不可能用布来装饰身体,而身居高位的黄帝非常注重讲究礼仪,是他最先倡导,出现了“襟袖宽博,彬彬下垂矣”。也许正是这“彬彬”两个字,演变成了后来的成语“彬彬有礼”。黄帝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时尚设计师兼模特,他又有一呼百应的效应,风气由他而起,渐渐宽衣长袍成了时尚。到现在的汉语里面,大方大度大气都是褒义,和“小”相搭配的词汇都相反,可见宽大阔绰风气的久远沿袭。当初,平原君见到孔子“衣长裾,振褒袖”,马上问“你也穿儒服?”可见最先的儒家衣袍就是长衣拽地。从现在向前,把历史推远一百年,一身短打装扮的,只能是最下层的苦力。 # b8 d6 ~( R* ]5 l0 H  E9 r
1 L3 [  J7 `5 J& `$ o' s
臣穿紫色死路一条
5 Z4 l% ?$ X. {$ p4 }  @) G& P/ a9 b& |
“紫色为君服”。在色彩上,古人认为紫色衣袍最被尊崇。《左传》中有记载说:有人不讲礼仪,在狐裘袍子里穿了紫色衣衫,去外吃酒席,不小心,袍子没有合严,露出了内里的紫衣,在场的皇太子当场赶他离开,几天后,罗列了三个罪名把这人杀了。从棉花到布匹,它们本身都是素白的。有色彩的服装要多染色的工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经在广西瑶族地区见过两只手腕以下完全黑紫色的女孩,一问,她们刚刚染过布。远古时候的平民只能穿白色。一片粗糙白布中,出现一个浑身有色彩的人,他的身份地位财产立刻一目了然了。《周礼》中有明文列举了衣服颜色所代表的贵贱身份。甚至一个人服饰的色彩和他父母健在还是过世都有清晰的规定。可见一件长袍就足以透露他的全部私人信息。
9 F* S7 \3 i/ T7 O/ x" }$ n% A  d6 z5 O! q
刖足之人裤子多余? 6 R& w9 N% o9 t
# F0 k/ g* ]. m  Y
齐国有一个盗贼的儿子和一个受了刖足之刑的儿子,两个闲着没事儿吹牛逗嘴。盗贼之子说:我爸爸牛啊,他穿的裘皮袍子还带着条尾巴!罪犯之子说:我爸爸更牛,他冬天都穿裤子!也许齐时候就有造假的,真皮袍子要留着尾巴为证,而受了刖刑的人,失去两脚,在冬天还有穿裤子大约是很奢侈了。衣着装束在超越了最初的遮寒蔽体功能之后的长久时期里,更多地是在体现人的“多余”需求。
# s1 P- N9 d) h9 t: i% Z! S) T; H# n$ i7 U& ]3 T1 J: l
古人见要人贵客,常常连忙“正领齐祛”,“正襟危坐”。端正领子,拉起两只袖子,使它们对齐,理直衣襟,再端坐以示郑重。古人把这称作“振衣”。看日本女人穿和服,相当耗时耗力气,繁琐之极。他们说,那是唐风,如果进入时光隧道,再现唐生活,恐怕很像误闯戏台误进了一出戏。 3 R/ j. f/ n, Y" u) B2 C2 n
" G) c( \% A( V; f" r( I( }
只有那些世代种田打铁放牛的人才轻松惬意,才接近我们今天的生活。可惜,历史从来不是一身短打们的,历史的主角就是长袍起舞的女人宦官陪衬下的宽衣高座者。 6 F; O; u; {" ~5 C' ~0 i
古代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服饰,人们因以不同服饰的名称来作为不同阶层的人的代称。
, Z; R9 l# \5 M乌纱帽:自南朝刘宋以来,乌纱帽便在民间流行,无论官民,不分贫富,都戴乌纱帽。至明初,乌纱帽成为官员专用的帽子。《明史·舆服志》:“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虽然清时已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为红缨帽,但人们仍习惯于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代称。 " [4 a# R4 }! ?/ T9 R

6 L# c. ^  P0 I$ L) g- P+ G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旧因以为做官者之称。如:簪缨世族(世代做高官之家)。
$ M& i( Q+ C# C& G6 q搢绅:亦作“缙绅”、“荐绅”,搢为插,绅为大带。旧时高级官吏的装束,亦用为官宦的代称。《晋书·舆服志》:“所谓搢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
$ h8 O! q0 }; `
* p$ ~& \! d5 t$ u2 N' j, ?: a( y黄裳: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卢照邻《中和乐·歌储宫》:“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 ?& ]- `, {5 B- K+ B- f
- ~1 p" ]1 x0 \0 T2 G; ]- e/ V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因而珠履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李白《寄韦南陵冰》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3 g, j, |  `2 c2 ^0 K
7 ?) Q1 v& S5 H( Q; g
纨袴:亦作“纨绔”。古代贵家子弟所穿的细绢裤,引申以称富贵人家的子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 j$ F4 t8 `. E4 b0 |. J
: Z& L: U# i7 b2 b5 t7 n
青衿:亦作“青襟”。《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旧因以指读书人。杜甫《题衡山县新学堂呈陆宰》诗:“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
: K  F+ p3 C) U1 _7 I
- ?) N- D; V. }2 x布衣:即平民。《盐铁论·散不足》说,古时普通人在八九十岁以前只能穿麻衣,这些普通人叫“布衣”。《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9 {+ }3 U# ~/ u- N9 k8 E9 b; C& s" ^* m
2 i5 T2 m! q+ x. f/ r. r青衣: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白居易《懒放》诗:“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 @; H, b6 O4 ?0 b* O
4 w1 D# j1 d, ?6 ?3 J- u  I, w, g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晋书·宣帝纪》:“亮(诸葛亮)数挑战,帝(指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如:巾帼英雄。
2 U  p: q4 h1 E5 b2 l
4 [- o$ f8 ~  V, X1 S! }7 N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被裙钗。” 5 I1 R! A8 z7 o7 j
  a. A- C( l) o- B
此外,还以“麻衣”作为赶试举子的代称,以“绅衿”作为地方绅士和在学的人的合称,以“褐”(褐夫)作为贫苦人的代称。军人则以“同袍”相称,并以“袍泽之谊”作为相互之间的友谊之称,等等。, B- q" O7 q# r$ B4 Z
. X6 c  x' O5 ?& f8 b
5 V6 P8 |" z3 V2 Y/ u4 w: S
消息来自  社会/人文>民风民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3-19 09: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9 17: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23: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帖是美德,路过顶一个!. @$ ]' ~( Z8 [$ l! z
# R! C* J0 v. n. _, s

  k* T: G" N% Y& F, C/ R % K+ o, g2 t1 Q, S" W' O8 N

0 C: A' o( V& Z, c8 S* ~. p3 p6 L . M: d4 W: [& D  E. g8 C, |

5 A) M; q) S# ^
$ @7 D, P1 e( e0 b; K
1 Z- [( S5 i$ k! ^2 f 8 u6 f; U6 t; z! k& _) V0 n
1 f5 C1 n! C5 T  [& A  W+ Z

1 l# q9 e, ^3 C& Z4 p . Y6 Y# R. Y, O* `" `6 _

, j; N1 M3 ?1 k 9 G! P4 f/ E; P! v- Y) P
& f: r- q; z% u- b8 v8 w  p
5 z( a$ d$ r0 F! P$ N6 }

4 S3 K) j* h: ?# x 9 p: u) D; U: y
% k  {  \/ b! q5 E

! Q3 L- C. m* Z) \( ] 8 }$ ?' a+ A6 F3 C0 l% j
, a8 r7 W# \& S2 R! ?- A
6 B8 P+ |: m4 r

1 k7 ^4 K. ?" j+ I4 A; h, `+ q- g
: _5 S) g9 x1 T4 F) b+ | - q5 G% L3 ?- r. N0 N

1 c4 U0 f. f8 q' m" s* [5 T! d- C1 I9 v - J  r* [3 }6 `: T4 C
$ T( \& A2 t4 {- w9 S; B$ G
# U# g4 b4 m4 v- S: u9 _
3 T8 ]' x9 E6 n2 e2 C; o) X! F9 r
8 f  c6 V+ i8 [, B

; p, Z4 y' ?3 D/ {$ A9 v7 T点击进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08: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08: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5 10: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必须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5 10: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必须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5 22: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肯定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00: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暖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4: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07: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听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07: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听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8-4 23:38 , Processed in 0.1918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