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96|回复: 20

广西红水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台地遗址的发现和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6 12: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eikun 于 2010-4-26 12:10 编辑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的南盘江,在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与北盘江汇合后始称红水河,自西向东横穿广西中部,至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改称黔江。红水河干流全长659千米,本文所指流域包括乐业县、天峨县、南丹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马山县、忻城县、合山市、来宾市等地域,流域内分布众多的新石器时代台地遗址(见图),经过近年的调查和发掘,丰富的材料对研究红水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及与周围流域的史前文化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44589b89e1.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主要遗址
  
  红水河流域的台地遗址主要分布在红水河两岸台地上,常见于两河交汇的三角地,地势开阔平缓。由于已发表的台地遗址材料比较分散,有必要对一些主要遗址作简单介绍。
  1.都安北大岭:位于都安瑶族自治县百旺乡八甫村那浩屯东南约1千米的北大岭,地处红水河及刁江交汇处的台地上。遗址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遗迹主要有石器制作场和墓葬。墓葬墓坑均不甚明显,葬式有仰身屈肢、侧身屈肢和肢解葬三种。陶器仅见夹砂陶,火候较低,胎质较粗糙,疏松多孔,手制,内夹石英颗粒、植物碎末等。器型多为敞口圜底釜。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有少量的褐陶及黄褐陶;纹饰以粗绳纹为主,有少量中绳纹及细绳纹,胎壁大多较厚。石制品类型包括斧、锛、凿、研磨器、石刀、砺石、石砧、石锤、砍砸器、刮削器、石片及大量的石料、断块、碎片等。其中以原料、断块、碎片和石器毛坯、半成品为主,石器以斧、锛、凿、研磨器为主。晚期主要发现灰坑等遗迹。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陶器完整器较少,胎壁较薄,有泥质和夹细砂两种;陶色有红陶、褐陶、红褐、灰褐、黑褐几种,纹饰主要为细绳纹,其次为刻划纹。器型多圜底和圈足,圈足多有镂孔。主要器型有高领罐、带耳罐、陶罐、陶钵、陶盆等,以高领罐居多,有敞口、直口两种,有的领中部有一道装饰花边,有的为一道凸棱。石器以双肩石器为主,器型有铲、斧、锛等,均通体磨光{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晚两期的地层和器物特征都有明显的不同,早期地层的土质为棕红色砂粘土,晚期地层为灰褐色砂粘土,差异较大。早期的陶器器型多为粗绳纹的圜底釜,火候低,胎体厚,石器以磨制斧、锛为主。晚期的陶器类型已大量增加,以高领罐为主,胎薄,纹饰常见细绳纹,石器出现较多的双肩石器,两期文化差异较大。
  2.巴马坡六岭: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巴廖村停岁屯东北方向的坡六岭上,地表散布大量的砾石、石锤、砺石、断块、石片、碎屑,以及石斧、研磨器等石器或石器毛坯等,特别是石英断块和碎屑较多。遗物全是石制品,类型丰富,有石斧、石锤、研磨器、毛坯、石拍、砺石等石器{2}。
  遗址的地层有三层,自上而下第一层为灰褐色的耕土层,第二层为灰黄色沙粘土层,土质较板结,出露少量的石器。第三层为棕黄色沙粘土层,同样出露少量的石器。遗址文化性质与北大岭基本相同,应为一个石器制作场,出土的石制品类型也与北大岭类似,但已出现方格纹石拍,年代可能比北大岭早期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3.大化大地坡: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羌圩乡古龙村古龙屯北面的大地坡,红水河与灵岐河交汇处的二级阶地上,地层包含大量的石片、碎屑,特别是一种石英的碎屑较多。从采集到的石器看,遗址至少应存在早、晚两期不同的文化遗存,但主要堆积以早期为主,器类主要包括砍砸器、石斧、石锛及其毛坯和半成品,此外石锤、砺石等石器制作工具也比较多。在北大岭遗址晚期普遍存在的有切割痕迹的石料和磨切器在本遗址中也有发现{3}。
  遗址的地层堆积较厚,保存较好,第一层为灰褐色耕作层,土质疏松,第二层为棕褐色沙粘土,包含物有石器、断块、石片、碎屑等石制品,厚约1米。遗址文化性质与上述两处遗址类似,从发现石制品类型、特征可以确认存在石器制作场遗迹。遗址早期的文化特征与北大岭相似,晚期发现的切割砺石主要用以磨切、加工石器,石器制作技术已比早期有明显进步,这也是早期不见的器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4.马山古楼坡:位于马山县金钗镇乐江村上凌屯古楼坡地上,北为红水河,与北大岭遗址隔河相望,地层中可见大量的动物骨骼、炭屑、红烧土,和一些石器、石片、碎屑等石制品。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以打制居多;打制石器主要为砍砸器,磨制石器有石斧及斧、锛毛坯。
  地层分为二层,第一层为灰褐色沙粘土耕土层,第二层为棕红色的沙粘土层,剖面出露石制品、动物骨骼、炭屑等,地层保存较好。遗址文化性质与北大岭类似,存在石器制作场遗迹,其时代应与北大岭遗址早期相当{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5.大化琴常: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屯东约500米的弄石坡,东临红水河。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片和砺石,石器以斧、锛、铲为主,多数仅在刃部加工磨制,通体磨光较少。也出土少量磨制精致的小型石器和大石铲。陶器分夹粗砂、细砂两种,以红陶、红褐陶为主,有少量灰陶,火候低,多饰绳纹。器型有钵、罐等,陶足有柱状、锥状和方形足。遗址中发现的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无随葬品,有的只在墓底放置一块石头{5}。
  遗址的原报道较简单,但从石制品组合看,存在大量断块、砺石、半成品、成品,也应该是石器制作场的特征,陶器、石器的特征与北大岭相似,但器型有所变化,特别是出现了石铲,因此年代上比北大岭遗址早期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5.大化琴常: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屯东约500米的弄石坡,东临红水河。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片和砺石,石器以斧、锛、铲为主,多数仅在刃部加工磨制,通体磨光较少。也出土少量磨制精致的小型石器和大石铲。陶器分夹粗砂、细砂两种,以红陶、红褐陶为主,有少量灰陶,火候低,多饰绳纹。器型有钵、罐等,陶足有柱状、锥状和方形足。遗址中发现的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无随葬品,有的只在墓底放置一块石头{5}。
  遗址的原报道较简单,但从石制品组合看,存在大量断块、砺石、半成品、成品,也应该是石器制作场的特征,陶器、石器的特征与北大岭相似,但器型有所变化,特别是出现了石铲,因此年代上比北大岭遗址早期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6.大化音墟: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音墟屯红水河西岸台地上。遗址文化层分为上下两层,厚约30~200厘米,均为红土堆积。出土器物较少,仅有少量陶片和石器。陶器有夹砂灰陶、红陶和泥质红陶、灰陶。纹饰以绳纹、方格纹为主,还有少量素面陶片。石器类型有斧、锛、铲、石拍和砺石等。斧、锛器型较小,磨制精致。石拍的拍面为方格纹,刻槽清晰。
  从陶器、石器特征分析,遗址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7.马山六卓岭:位于马山县马山县金钗镇独秀村那烂屯六卓岭上,处于红水河的右岸台地上。遗址出土大量陶片,绝大部分陶片为夹细砂陶,少量夹粗砂,不见泥质陶;陶片有夹砂红陶、夹砂红褐陶、夹砂灰褐陶和夹砂灰陶四类。陶器的胎壁普遍较薄,大部分陶器烧制的火候高。陶器制作方法一般是手制,纹饰有绳纹、刻划纹。其中以绳纹为主,另有素面陶。绳纹极少见交错式绳纹;刻划纹有多条平行斜线、漩涡、曲折、水波、勾连纹、弦纹等,也有少量的刻划纹和绳纹组合纹。纹饰制作比较规整,绳纹普遍压印较深,比较细密,而刻划纹的刻划痕迹较浅。陶器可辨器类有圈足器、三足器、圜底器,未见平底器。可辨陶器主要有高领器、双耳器、钵等,其中以高领罐和双耳器最有特色。石器有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石饼等,其加工比较简单,为单面加工。磨制石器部分通体磨光,大部分仅磨制刃部,器型有石斧、穿孔石锛、石拍、磨切器、石芯、石管、砺石等,其中磨切器数量最多,而且器型比较特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堆积层较差,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主要出于第四、五层,包含少量的夹砂绳纹陶片、石制品。从以上的器物特征判断,遗址年代已在广西新石器时代晚期{7}。
  
  二. 文化特征和分期
  
  除了上述遗址外,另外还发现天峨塘英遗址{8}、东兰坡文岭{9}、大化江坡{10}、马山索塘岭{11}、马山拉如岭{12}等遗址。这些遗址的文化面貌基本类似,地表和地层中包含大量的石制品,砍砸器与磨制石器共存。石制品类型有砍砸器、斧、锛、斧(锛)半成品、斧(锛)毛坯、石锤、断块、砺石、碎屑等,应是制作石器的场所。我们可以依据以上的论述,结合地层和出土物特征,将红水河流域台地遗址的遗存大致分为三期,第一期包括北大岭早期、大地坡、古楼坡、索塘岭、拉如岭、塘英,第二期包括坡六岭、坡文岭、音墟、琴常等遗址,第三期包括北大岭晚期、六卓岭等遗址。各期文化特征如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期:以北大岭遗址早期为代表。陶器以夹粗砂红褐陶为主,有少量的褐陶及黄褐陶,火候较低,器壁较厚,纹饰以粗绳纹为主,器型多为敞口圜底釜。石器中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并存,并且打制石器的数量不少,打制石器的加工技术简单,一般作单面加工,少部分作双面加工,类型多为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等。磨制石器主要对刃端加工并精磨,小部分通体磨光。器型主要有斧、锛、凿、研磨器、石锤等,研磨器以近似圆柱形为典型器。遗址中通常发现石器制作场,出土大量的石料、断块、石片、碎屑、石砧、石锤和石器毛坯、半成品等制作石器产生的石制品。墓葬特征主要是在北大岭发现的墓葬葬式有仰身屈肢、侧身屈肢和肢解葬三种。
  第二期:以坡六岭遗址为代表。遗址继续存在石器加工场遗迹,陶器的陶质出现了夹细砂灰陶,纹饰还以绳纹为主,新出现了方格纹,器型增加了陶钵,并且了出现了较多的三足器。石器除了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并存外,并且出现了磨制较精的小型斧、锛,开始了出现大石铲、石拍,研磨器以束腰的近似葫芦状的类型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期:以北大岭晚期为代表。陶器有夹细砂和泥质陶两种,陶色有红陶、褐陶、红褐、灰褐、黑褐等,胎壁较薄,纹饰主要为细绳纹,其次为刻划纹。器型多圜底和圈足,圈足多有镂孔。主要器型有高领罐、带耳罐、陶罐、陶钵、陶盆等,以高领罐居多,有敞口、直口两种,有的领中部有一道装饰花边,有的为一道凸棱。石器以双肩石器为主,打制石器明显减少。器型有磨制石锛、斧、铲等,多为通体磨光,并且在北大岭晚期、六卓岭等遗址发现板状石器,类似刀状,刃缘与石斧刃类似,其功能用于磨切石料,加工规整的石器,在石料上可观察到磨切后留下的平、直痕,可称之为“磨切器”。
  从器物变化看,陶器从第一期的夹粗砂、以粗绳纹为主、器型单一,第二期的纹饰略有变化,纹饰增加,器型出现三足器,第三期演变为夹细砂、泥质陶,以细绳纹并有较多的刻划纹为主,器型也增加,出现圈足器,并且以高领罐最具特征。石器从第一期的大量的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并存,第二期的打制石器减少,开始了出现石铲和石拍,第三期以磨制石器为主,双肩石器流行。因此,流域三期文化的演变关系还是比较清晰的。同时,红水河流域的第一、二期文化特征更非常明显,普遍存在石器制作场,墓葬流行屈肢葬、肢解葬,石器组合以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并重,石器类型以砍砸器、磨刃石器、研磨器为特色,陶器以敞口圜底釜为主,纹饰以粗绳纹为主,胎体较厚,疏松多孔,制作粗糙,这些文化因素与广西其它的文化类型相比,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代表了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三期的年代,据北京大学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北大岭早期地层的三个碳样进行测定,年代分别为距今8180±50(BA05513)、8320±40(BA05512)、8770±40(BA05514),考虑到测年会略有偏差,其年代大致落在距今8000-7000年左右,相当于广西新石器时代中期;第二期的年代稍晚,流域遗址发现大石铲的形状为大型的双肩石器,具备了大石铲的雏形,年代上应比桂南大石铲的年代早。石拍的流行年代据邓聪先生认为环珠江口的石拍流行于距今6000-5000年间,是东亚已知最古老的“树皮布文化系统”{13}。据谢光茂先生相告,百色革新桥遗址石器制作场的地层碳样测年在6500左右,其典型研磨器同样为束腰的近似葫芦状的类型,因此,第二期的年代可推测在距今7000-6000之间;第三期双肩石器、陶器特征,已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年代大致在距今6000年以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生业方式
  
  红水河流域的北大岭出土不少动物的骨骼,为我们初步探讨其生业方式提供了依据。经初步鉴别,种类有水鹿、水牛、羚羊、麂、猕猴、猪、獾、貉、竹鼠、豪猪等。以猪、水鹿和麂三种的数量较多,未发现大型肉食类动物。发现的动物群反映了一个植被发育、水草丰盛的生态环境,这也说明了遗址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人类依赖较易捕获的食草类动物形成一个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业方式。
  生业方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异常密切,在生产力低下的石器时代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缺乏大规模改造自然的经验和工具的条件下,只能仰赖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条件生活。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外国学者曾有如下的论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人与其它生物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的生活受到了环境的制约:纬度和高度,地貌和气候决定了植被类型,植被又决定着动物的种类,而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地点和生存方式”{14}。人类具有自然属性,人从自然界进化而来,从一诞生就离不开周围生态环境,在人与环境形成的人地系统中,两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这种相互作用关系的密切度高低不一致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水河穿流于崇山峻岭,河水湍急,岩溶地貌发育,流域在古代应该具有良好的植被,茂密的森林资源,在此种条件下生存的动植物丰富多样。遗址往往分布在两河交汇处,或者是河傍台地,地势平缓开阔,周围有充足的水源。同时,由于河水湍急因素的影响,并不利于淡水贝类的生长,在此条件下,人类的生业方式仍以狩猎为主。对一个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人群来说,这是最恰当的生存方式,也许根本没有产生农耕的动力。相对南宁贝丘遗址的不同的生业方式,其中生态环境因素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邕江河段有许多弯曲河段,而且水流平缓,河面开阔,适宜螺蛳、蚌类生长,贝丘遗址往往就分布在这些地方。人类当然依赖河流提供的丰富动物为主要食物,因此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堆积和生业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5-4 02:14 , Processed in 0.0619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