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5|回复: 0

当代汉族的形成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 18: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代汉族的形成过程
1.     金元清的汉化
金建国初期女真族有60万人口,后来入主中原的女真人有40万人,而1207-1223年全国人口1.254亿,其中金国治下的汉族人口有4200万,金国治下的华北女真族100万,金国治下的东北女真族100万。
女真人不事耕作,金政府为了女真人的生计不断掠夺汉人的土地送予女真人,使有金一代民族矛盾始终尖锐,金灭亡后,汉族人怀着对金人满腔仇恨,将残留在华北的女真人从肉体上消灭。很难想象当时对女真恨之入骨的汉族杀女真惟恐不及,居然会跟女真通婚!
蒙古帝国时期,北亚人种蒙古族人口不到150万,散布于亚欧大陆,而进入中原地区不会超过50万。1351年元朝的南方人口5800万,北方汉族人口有3830万,蒙古族色目族100万,北方汉族对蒙古族完全是压倒优势。元亡后,朱元璋对留在中国土地上的蒙古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云南的蒙古人吓的改了自己的民族属性,几百年来不敢说自己是蒙古人。
说南北朝时有民族的融合倒还说的过去,因为虽然在民族仇杀中羯、匈奴、氐、羌整个民族在中国被杀绝了,但是鲜卑族的的确确融进了汉族。但是在宋元时代,胡汉矛盾比抗日时期的中日矛盾要尖锐十倍,纯粹是民族间的一场血腥大屠杀,根本没有民族融合的条件。虽然胡人在战争初期取得主动,但是由于胡人意志的退化,胡汉人口对比的悬殊,胡人政权最终灭亡,并且在灭亡后遭到了汉民族报复性的血腥大屠杀,留在中国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杀。
满族是金政权进入中原后留在东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后代,到了本世纪,基本上汉化,但在户口上仍不被承认为汉族,满人的血液没有融进汉族。 另外,元朝进入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的后代今天在户口本上分别属于蒙古族和回族,虽然他们都汉化了,但因为血缘不纯问题仍不属于汉族。 相对人口总数庞大的汉民族,在汉朝以后,异族混入了今天汉族的成分要远远多于汉族混入异族的成分。
2.     明初大移民
入宋以来到明初,华北平原经数百年战乱,人口大量亡徙。祸不单行,1350年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陷入一场空前的瘟疫(鼠疫)之中,华北平原人口进一步损失。1381年,河南土著人口是189.1万人,河北土著人口是189.3万人,而山西土著人口却达403.045万口。朱元璋决定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万人,移民山东121万人,移民河北41万人。据曹树基研究,河北省移民后的人口比例:永平府(治所今卢龙)的土著只占38.55%,河间府的土著占48.6%,广平府(治所今永年县)和大名府土著占48%。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河南省移民后的人口比例:彰德府的土著占71.8%,卫辉府、怀庆府、开封府的土著占50%,河南府的土著占79.1%,南阳府的土著占44.6%,汝宁府(治所今汝南县,汝宁府比现在驻马店的管辖范围大)的土著占 76%。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山东省移民后的人口比例:东昌府土著(今聊城)占18.5%,兖州西部土著占30.8%,兖州东部土著占85.8%,济南府的土著占67.5%(移民以山西、河北为主),青州南部土著占69.4%(移民以山西、江苏为主),青州北部土著占 74.4%(移民以河北为主),莱州府土著占84%,登州府土著占71.2%。北京城1368年有80万,徐达进北京时只剩下1.2万人,于是朱元璋将移民迁入北京,据曹树基研究,移民后北平府土著比例只占9.8%。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又把华北推向战火之中。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从南京移民北京87.5万人,从山西移民顺天府39.5万人。
我们这里重点谈一下山西人,因为山西南部人是华北平原大部分汉人的祖先。山西南部自古与洛阳一起并列为华夏族的核心。汉末,南匈奴被曹操分成五部,左部居今汾阳,右部居今祁县东南,南部居今隰县,北部居今忻州,中部居今文水。西晋时,塞外匈奴大量内迁,总数在30万以上。羯族随匈奴迁入山西,集中于上党的武乡(今榆社北),被称为“匈奴别部”。鲜卑族集中于代县、大同。这些内迁胡人都不在山西南部的中原文化区。五胡乱华时期,匈奴刘渊建都于平阳,亡国后山西的匈奴人被残杀、逃亡、被强迁往他乡,没有人留在山西。北魏时期,大量高车、库莫奚人迁入大同。但是迁入大同的人后来基本上都迁入了洛阳(108万 汉胡混合人)。元朝时期,从黄河以南迁入大量移民到山西。大量蒙古人迁移到大同和朔州。由此可见,明初大移民中的山西南部人,他们是纯正的华夏贵胄,非胡汉杂种。
3、汉族技术的西传
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道:“人类诸多发明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这三大发明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这三大发明都起源于汉人。
雕版印刷是一种把要印的书的每页分别刻在每块木板上的印刷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刷的汉族佛教经文。 活字印刷也是汉人最早发明的,1041年,普通艺人毕升制作了用泥土焙烧而成的活字。以后几个世纪中,汉人用木头和各种金属活字代替了泥土活字。这些发明由中国传到中东,再从中东传入欧洲。 早在唐朝,汉人就用火药制造烟火。1120年,汉人发明了一种武器“突火枪”,它用一根粗毛竹筒塞满火药制作而成,这就是金属管枪的前身。 公元前240年,汉人书籍最早明确提到了磁铁。但以后几个世纪中,指南针仅用于泥土占卜者的巫术活动。1125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学会使用这种仪器,并将其传入欧洲。
除这三大发明外,汉人传给欧亚大陆各邻邦的东西还很多。105年,中国人发明了造纸,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先决条件。751年,被到撒马尔罕的中国战俘,将造纸术传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又将它传入叙利亚、埃及、摩洛哥。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
传遍整个欧亚大陆、具有深远影响的其他汉人发明是船尾舵、马蹬和胸带挽具等。船尾舵于1180年与指南针同时传入欧洲;马蹬使中世纪欧洲穿戴沉重的铠甲的封建骑士得以产生;胸带挽具与过去的颈环挽具不同,是套在马身上,使马能全力拉东西而不会被勒死。 最后,汉人栽培了许多水果和植物,它们由阿拉伯人传遍欧亚大陆。这些水果和植物包括菊花、山茶花、杜鹃花、茶香玫瑰、翠菊、柠檬、桔子等。
三大发明虽然都起源于汉人。然而,这三大发明对汉人并没什么作用,相反,却在西方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华夏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决不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于是,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方言区域自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一时的远航外,并不象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汉人只有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却没有科学精神;西方人却将科学精神应用于‘技术’不发达的手工业,居然将之跃升为为现代工业文明,将汉人甩在后面。科学精神在古希腊中后期已几乎完全形成,西方近代科学产生的几大重要因素是:
首先是中世纪作为教条主义的亚里士多德体系,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十分庞大的科学哲学体系,当然他的体系并非严谨的科学理论,而更多的是哲学家的领悟。众所周知,他的很多观点都是错误的,但重要的不是他的观点的错误,而是他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试想如果根本没有人提出问题,那就不会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问题一经提出,如果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解决的人会很多,虽然很多人可能给出错误的答案,但最终会有人给出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的作用正在此,他的庞大的科学哲学体系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问题体系,他给出的答案许多都是错误的,但只要有人纠正了他的错误,这个体系就会变成一个十分严谨的有价值的正确体系,牛顿的体系其实就是对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的纠正,但体系本身是一致的。一些人常说中国古代存在发达的科学,但问题在于中国有谁象亚里士多德那样鲜明的提出了这个观点----“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力的持续作用,它将静止下来”。我们都是将这个观点当作非常明显的事实来看的,而非象亚里士多德那样上升为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永远不会出现类似伽利略、牛顿这样的纠正这一错误的学者,所以我们永远得不出牛顿的科学体系----最基本的科学体系,所以我们永远无法自发产生科学这一花朵,从而也无法将手工业发展为工业。中国没有从农业文明阶段进入工业文明阶段的根本原因就是如此。
其次是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以说是哲学家对自然现象的领悟,而非象伽利略那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实验和研究得出的结论。这是他的很多观点都是错误的根本原因。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的作用就是排除一些外界干扰因素,而专注于特定的研究对象,从而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是纠正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正确方法。
最后是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体系。与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的几何知识相比,更重要的不是这些知识本身,而是她提供的方法----公理体系,用从公理中推出定理、再推出各种推论、结论的方法来构建严谨、正确的体系,从而保障各知识的关联性和正确性。至从欧几里德几何学建立之日起,西方学者一直将她当作楷模,他们希望一切知识和学科都能象欧几里德几何学那样建立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公理的基础之上,然后通过严谨的推理得出正确的命题、结论。亚里士多德虽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科学哲学体系,但是这个体系不具有严谨性,各观点之间不具有严谨的论证性。这种体系还是属于哲学家的领悟体系,而非科学家的论证体系。如果说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是纠正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那么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体系则是保障体系本身的严谨性的方法。正是这两点完全解决了亚里士多德科学哲学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了正确的体系--牛顿科学体系。牛顿科学体系首先是以运用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得出的牛顿三定律,然后通过推论推出各定理、结论,从而构建的庞大科学体系。牛顿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体系》中是完全仿照欧几里德的公理体系写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6-17 07:33 , Processed in 0.0601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