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XRJ-2

喜欢探索的网友请进,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 23: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真有个琢磨头儿啊!XRJ-2 兄,这几个石头的通孔加工角度刁钻,而且都有统一的锪孔痕迹,兄弟觉得应该是属于人为加工的,具体年代请大家继续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 为什么要在石器上钻孔,做什么用 难道要栓个绳挂在哪当饰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00: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真看了这些孔   个人认为是古人所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7: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RJ-2 于 2010-5-3 08:41 编辑
6 c8 o3 D  Q7 U7 C
这个真有个琢磨头儿啊!XRJ-2 兄,这几个石头的通孔加工角度刁钻,而且都有统一的锪孔痕迹,兄弟觉得应该是 ...
3 \7 v6 S# |+ ]6 c0 X灵镜鹤子 发表于 2010-5-2 23:12
* W) B: ?# Z8 p# l0 L# v& [) ^: a
     锪 (鍃) huò 〔锪孔〕在车床、钻床或其他机床上用专门刀具,对工件上已加工的孔刮平端面或切出锥形、圆柱形凹坑的方法。简称“锪”。
* O! t9 V+ E, k. ~. O, g5 {) d     鹤子老弟,我也觉得前两块是人为加工,只是经过河水长年累月地冲涮,在粗糙的孔壁上覆盖了一层与石头一样坚硬的偏黄色的物质。这种孔的加工方法与以前磨穿法显然不是同一手法,是不是少见的间接砸击法。这样的话,那间接的受力物又会是什么呢?通孔角度刁钻,是不是先民在显示一种当时可谓高超的技艺4 X( o1 H$ P7 C' t( N
    个人认为:第三块是第一二块的母亲(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两边正对穿孔石器到第一二块的过渡型,年代应该早于第一二块。
( _. N4 j8 j8 d- X6 K( x5 I    传统的在石头中心地带打孔的手法(直接磨制或打制)已达不到目的(险中求胜:打制,孔小求边),经常会出现崩缺现象(十有八九会崩,这还需要更多的失败之作佐证),所以屡屡的失败迫使先民改进加工技法,发明了间接的“挺进法”(这种手法的穿孔能将崩缺的风险降到最低,犹如下围棋的技艺:先建设稳定的根据地,再发动进攻 ),“挺进法”穿孔的在奇石市场多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7: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 为什么要在石器上钻孔,做什么用 难道要栓个绳挂在哪当饰物,
1 f; ^" T; }& ]' {) P于小鱼 发表于 2010-5-3 00:09
5 x9 g/ F: T. T6 \2 ]1 ^& {2 W) Z
这样的,发现的不多,个人猜想是不是先民的某种高操技艺已成了商品或等价交换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8: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真看了这些孔   个人认为是古人所为$ z) `6 v5 V0 s$ C6 M7 E
大石锛 发表于 2010-5-3 00:24

9 `9 L, O% c" z0 y% N!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7: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清心也发个穿孔鱼型石吧。清心也觉得这样的很奇怪,两面没有穿,但孔的位置惊人的一致,如果说大自然的巧合已经很令人惊讶,但这类的还在不断出水!只是清心对不明确的以及存疑的一律暂不列入石器类,除非有更多的例证出水" G# H0 t1 n2 O8 R
; B5 g! `1 r; n5 }0 X
1004302148ee9fe226fc91f19f.jpg 5 `, F4 ^' m; i9 q: t3 D
10043021485effc0c2089c918b.jpg 6 v/ W* H  b& h5 }# Y# y/ c# y

) s) y/ X; e3 a) t( e& B两面的孔痕十分对称,同样为鱼型。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9: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RJ-2 于 2010-5-4 19:32 编辑 * L/ A; `* j* n: V* h; b; J. \

; u' F/ g0 ]# @0 ?0 t* I清心老弟这块很好呀,能不能将孔放大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5 22: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的真细 学习的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6 06: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讲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6 15: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听---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7 18: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XRJ-2 发表于 2010-5-2 22:32 ' z6 ~" D3 x7 T" O+ c) a. S2 v5 N
再来一块,与那条“鱼”在同一个地方发现。

0 P3 P: `" p8 }) z" d5 \何处之石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 17: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值得去好好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1-6 13:48 , Processed in 0.1262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