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19|回复: 29

大小三叶虫化石堆满屋 富民农民想办化石博物馆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9 11: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10-25 07:39:58  来源:云南网社会频道
7 N' u1 S0 e; F" j  J# W! u. c& i: S4 M* U
大小三叶虫化石堆满屋 富民农民想办化石博物馆
' F' Q4 z3 B/ [" d+ l% |  ~3 h# d: |& F$ l& i
“这个是云南头虫,这个是关杨虫。”前天下午,站在富民县东村乡杜朗村垭口公路边的废石头堆上,龙云松指着石头里的图案如数家珍。他说,这些三叶虫化石和昆明海口、黑林铺玉案山段以及澄江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群都属于寒武纪时期,只是被日晒雨淋后大多风化了。
; P% V( D+ S# p* w+ K  在龙云松的家里,大大小小的三叶虫化石更是堆满了一个小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有钱时就搜集古董,没钱时就上山寻找化石。龙云松是富民县款庄乡马街社区居委会沈家村村民,应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怎么会对三叶虫化石如此熟悉呢?' }$ {" F! ^) n8 o) q
  骑车上山一整天找化石6 f) C7 w" g6 M
  龙云松今年40岁,只有初中文化,个子不高,常年在室外干活,皮肤黝黑。记者前天见到他时,他正戴着一顶草帽,在杜朗村垭口公路边的乱石堆里,不停地拨弄着即将风化的石头寻找化石。公路下边就是普渡河(当地人也称螳螂川)。
9 _3 @7 q1 W/ s/ a+ u0 K. T$ ~1 Y  “云南头虫、关杨虫、古莱得利基虫等三叶虫种类这里都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贝壳。”龙云松说,普渡河两边的山上,很多地方能发掘到三叶虫的化石。说起自己对三叶虫化石的痴迷,缘于一次偶然的参观。; O8 R- J7 m* f  S3 y
  2006年,在昆明打工的龙云松有一次去昆明博物馆,看到了里面展览的三叶虫化石标本。“那种虫子在老家的山上肯定有。”龙云松说,那次看到三叶虫化石的标本后,他觉得这些虫子非常好看,回到富民老家后,就开始上山寻找化石。6 N# n9 U- r! n" V0 }
  “刚开始家里人都不理解,老婆和父母都反对,都说我不务正业。”龙云松迷上化石那会儿,早上吃完早餐,戴上草帽,将小榔头、螺丝刀、刷子等工具放进摩托车的后备箱,备着一瓶矿泉水,骑车上山就是一天。太阳下山时,他带着大块小块的石头回来。4 a0 c1 x# ]4 J
  遇到图案比较完整的,他就用刷子仔细地清理出来,然后对着书上的图片,确认是什么品种、叫什么名字,记清楚后再用塑料袋扎扎实实地裹起来,一个一个装在鞋盒子里,当宝贝似的收藏起来。
* Z. T$ E& R5 P: m) b  [5 Q- N4 t  在龙云松的卧室,床正对着的衣柜上,贴着他从昆明博物馆抄来的图表。上面从新生代到太古代,每一个时期各种动植物的进化历程和代表动植物种类。" v% I/ `( |1 L, p$ g. [
  除了床和柜子,卧室里大大小小堆满了石头盒子,墙上还挂着若干块木匾。其中一块“红军步十三团二营第八连”送给当地一名老中医的“春暖杏林”木匾(本报去年5月10日曾作过报道),是他花了450元从其他村民手中买过来的。另外还有滇军总司令官顾平之颁给寻甸甲长丁朝仁的牌匾,上面“捍卫桑梓”4个大字苍劲有力,只是金黄色的漆有些脱落。# x, w, X3 @% c, K7 x+ j0 s# d

  X0 O3 x2 o$ _# ~7 M7 g
7 [1 B0 R7 C6 [, k0 V  d" O# Q" m' `) S2 k! U& q4 U

龙云松在东村挖到的古生物化石

0016e64516030e2f09220f.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1: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端着一块石头一看就是一整天, Q& n! V- q+ l  l* {: x; z
  “儿子从小就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最开始是在村里收集陈旧的木头,上面有装饰、有文字。”龙云松的母亲许女士说,每次说儿子不务正业时,儿子就说她不懂,有时要她拿钱出来资助他买这买那。儿子迷上化石那会儿,常常端着一块石头一看就是一整天,也不让别人去碰,慢慢的家人也就习惯了。5 Q* v& l0 d9 {# E; J
  听说侯先光教授当年在澄江帽天山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群非常有名, 2008年,龙云松将自己在螳螂川采集到三叶虫化石的消息告诉了侯先光教授。“我们当时下去考察了,螳螂川发现的三叶虫化石和澄江帽天山发现的地层相同,都属于同一年代。”昨天上午,云南大学的杨洁老师说,当时他和侯先光教授等科考人员前往考察发现,龙云松所说的三叶虫化石采集点位于螳螂川内,不方便系统发掘,因此无法判断其科研价值。% b: t4 m, D6 [
  尽管当时专家并没有确定螳螂川发现三叶虫化石的科研价值,但临走时,古生物学家蒋志文教授留给了龙云松一本《云南东部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这本专业著作图文并茂,给了龙云松很大的信心。每一次发现陌生的化石,他都要仔细比对书里的照片,确定名称,如果书里的照片上没有,他就做好记录单独存放。# s: X; E( O  L& Q, s- ^8 x& ~
  “等家门口昆明到轿子雪山的公路修通了,我想在家里办一个化石博物馆。”龙云松说,他已经收集了五六千块三叶虫及贝类化石,大概有30个种类。
2 z1 J+ ]0 R. A* C  记者 李佳健(都市时报)
0 p7 K3 A8 f: |' b$ ~! f, x0 |
4 S3 c  J# z- j! ^& z. E/ L+ w6 e1 B& z
龙云松在研究古生物学家送他的参考书来对比自己挖到的石头 记者杨海冬/摄
0016e64516030e2f091c0e.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1: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12: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12: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13: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0 23: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23: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这位朋友致敬,难能可贵啊,如今多数人都找钱去了,有这个爱好的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00: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9: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痴迷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20: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这位爱虫之人早日成功,也愿三叶虫化石们拥有个好归宿,尤其是这个社会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6 10: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在多些图片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8 12: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8 12: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20: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直接住山上  都是   一出门多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8-4 23:35 , Processed in 0.10543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