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XRJ-2

揭赵哥告示,解草头晃晃石器之迷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2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RJ-2 于 2010-5-14 20:40 编辑
! s( B6 X4 \7 }0 R( e7 m
2 r4 Y1 r+ F  _$ z$ f9 k IMG_3393.JPG ! r9 ^* y9 K3 K9 Q$ H
IMG_3394.JPG
, r' ^' |. G1 e! T6 F3 |/ r$ s3 A IMG_3395.JPG 5 r1 Z) R# a% i; ?- C/ M
IMG_3396.JPG
. p9 [8 j! Z8 `+ F% k8 \3 u4 C! r IMG_3397.JPG - g! B. Q+ E- N1 s3 b& r, u( a/ c* y
IMG_3398.JPG
- V4 V/ i- {8 Q: ^- q IMG_30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22: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3100.JPG
1 {* j1 V5 t3 i- t  H. @ IMG_3101.JPG
# J4 R4 |( v" V1 A' @% S IMG_3102.JPG
! l6 H, N  i: O2 f0 ]. Z IMG_3103.JPG
3 q  S4 Q! t6 S& ]0 J( k IMG_3105.JPG
8 Q6 }7 C9 @. U% l/ U- d" } IMG_31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23: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还有几件一同传上来 供大家探讨 SDC10002 (36).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23: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3135.JPG 3 ~6 J2 |5 \1 x9 c# i) j# S
IMG_3136.JPG
% V7 a/ a$ u, D) N1 h* W4 j/ i IMG_3137.JPG
8 z% ^4 A' K/ N8 x. \ IMG_3138.JPG
8 g+ m6 R# H  ?/ o+ j. Y8 K7 o5 v IMG_3139.JPG 6 O) f# y9 Q) ]7 N$ g! P1 r8 x6 U
IMG_3140.JPG
7 Z, O  H7 t9 n IMG_3134.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23: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23: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SDC10001 (3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23: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石器网需要这样的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0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石头是不是石器,不是自己说了算,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来分析、研究、鉴别。晃晃感谢大家的讨论,有什么说什么,我不会计较的!我更欢迎各地网友到我家里来,一面喝酒一面侃大山,一面喝茶一面品石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00: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小鱼 于 2010-5-10 00:12 编辑 5 J" C1 [0 Z9 t  J" c' S
  ^+ \9 w$ j) D8 h
这种器型 选用材质密度大 坚硬 所体现形状若不是人为磨制 或使用后留有的痕迹 从手把持的位子的合理性 以及器物工作部位所磨制的角度 和自然冲击形成有一定的差别,有一些是磨制部分经过长期使用 已经 磨损或残缺 改制部位不明显,器型 不合理 和自然冲击形成的不好区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00: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的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00: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的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00: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 使用过的石器 器型 残缺 ,磨损 外观也不美观 改制部分不是很明显 就遭到丢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RJ-2 于 2010-5-14 16:57 编辑 3 H$ m+ U. M  E. B/ g! ^6 }: c( Q
* a: h7 C( G5 Q$ z6 v5 r
出水石器,除打磨外,比出土出洞露天石器又多了两道工序:
7 e; ?' _2 i2 G3 w* `- `   1、水“蚀、浸、润”;2、泥“蚀、浸、润”/ p- Z4 w3 J3 L: }% M% N
   我们先分析一下水的分类。  u+ n: \- [' ~- d4 ~; J
   水按地理环境分类,有如下几种:8 F% W! o5 a0 j2 E) u$ s, b  A
   1、地表水:1)河水;2)湖水;3)海水;2、地下水。6 F9 A) q8 K  _$ \1 s* }" Y
   水质又分如下几种(面观):
* W- ]8 n6 j" ?9 Z   1、清水;2、黄水;3、污水;4、杂色水等。
( Y+ a( Y: b( v: l8 Q0 P1 K, J   水按运动方式分如下几种:
) l6 \$ T" d7 t& @  {/ D; z; G5 [   1、静水;2、缓水;3、急水
+ R0 t/ A- x2 t3 |$ J- ~7 L! J   我们再看看泥的分类。泥又分如下几种(面观):
+ x9 D6 t; K. t6 A0 _7 ~   1、黄泥;2、黑泥;3、沙泥;4、腐植泥等。
% Z; o; q1 [1 x5 C& s: ^! C0 Y$ F6 B   通过对水和泥的分类,我们回头再看看出水石器的几种保存方式:; `$ ~0 J' F, g
   1、深埋河床的污泥里,受到污泥的精心呵护,基本保持了原样的形态,只是表层多了一层“污精”。     - i" N0 D4 r, x
   2、深埋河床的沙土里,基本也保持原样,只是表层多了一层“薄雾”“薄霜”,这类出水器最漂亮。, O3 d+ d* l  p& B
   3、有的处于河床表层,除凝聚了老祖先的智慧,更经受水的长年累月蚁蚀,与本来面目大相径庭,只留下或多或少的蛛丝马迹。这类出水器,是石器网争议最大的,也是最有研究前景的。还是一个原则:不抛弃不放弃,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挽留这类石器。这类石器,有的已经介于石头和石器之间,你可以认也可以不认这类石器,各取所需,各得其乐。1 s+ k* N4 u) Q% G) V. {: D
   不同的水和不同的泥沙,就会造就不同的石器。如果按数列排列法分,出水石器的保存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了。
1 u* r7 W! L# C) _   出水石器有待我们共同努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01: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RJ-2 于 2010-5-12 10:01 编辑 ; h) x/ J7 A/ J7 @
  _- J5 V  v! r# b! j4 f* N) y
这块最难反应效果,为让大家看得明白些,我在上面标了阿拉伯数字。
$ `8 C+ D$ k. J. T" b$ `- X总图
7 I3 w! J2 M) _) U4 y9 O IMG_3114.JPG
1 ~$ ^7 J7 U! \! ]  ^" \2 e0 l IMG_3116.JPG ; h( x/ A' v8 v* w0 l
IMG_3115.JPG
- g* Q# p  y) Q2 y% a1号部位,大家注意观察,使用过的粗糙面
' s7 Q( L0 Y& J0 y! @3 p( X 1-1.JPG 6 E9 N4 r& B1 L' S9 M* f
1-2.JPG
9 i! p! @# F  \. w未使用过的或使用不多的4号部位
# J1 Q/ F5 G2 f: `6 K 1-3.JPG
+ x/ R4 j5 W! x5 G4 M: `还是1号部位
& Q( n: h  {. b* T; ?" U 1-4.JPG
4 ^% u! b0 U; P留有未处理过的一块色斑
, F9 T% M0 K1 E+ y9 }& A' X 1-5.JPG
# u: o* k! Y& v) z2号部位,残存使用痕迹
* X0 k3 o3 u/ b' L/ k 2.JPG   O4 o6 S: J2 s! X: ^; |, ?
2-1.JPG * q$ D( X  Y) H0 v  P- H; H
4号部位,大家与1号部位比较一下1 ?( y# ^$ f, w7 b' c
4.JPG
1 U) O6 _  n) W+ z2 C 4-2.JPG ( r) E6 w8 P3 Z3 [% n4 U
未使用过的5号部位
, e! @9 t# `9 X1 D  o0 ` 5.JPG
! r# z7 Y% J1 \ 5-1.JPG + v- j& z1 l- Y; |9 n* w) N
手握,不知先民会不会笑我 ! W4 B/ z, S( y. T% C- d  J- W
IMG_3113.JPG * R4 |& ?: v1 D! l, ?7 m1 n
原色.JPG
# }, d6 u- v7 W5 Y3 C0 i2 M4 F 原色-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08: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对比,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29 04:23 , Processed in 0.10036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