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18|回复: 24

珠宝文化系列五:瓜瓞绵绵 子孙万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0 18: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方女狼 于 2010-11-20 18:57 编辑
9 M" [- ?/ L  b( m/ L3 F/ d
% \; U8 L2 Y- W. |: q8 h

瓜瓞绵绵  子孙万代

谢绝转载

文化:《礼记*郊特性》中“陶匏(葫芦)以象征天地性。”《诗经*大雅续篇》中“瓜瓞绵绵,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瓞指小瓜,沮和漆是水名。谓周的祖先,像瓜瓞的岁岁相继一样,历传到太王子才奠定了王业的基础。后以祝颂子孙昌盛之词。后来也有用葫芦替代瓜的,因为葫芦是龙娲与虎伏羲的共同身,是阴阳合体,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葫芦就已经成为孕育生命的神物,而且又“多子”,意义吉祥。

喻意:瓜果题材的坠饰象征着对太平盛世的企盼,多用于岁首祝颂吉祥,预兆好运,万事吉祥。蔓是蔓生植物的枝茎,与“万”谐音,蔓也作“带”字解,“蔓带”谐音“万代”。葫芦谐音“福禄”,果内结实(种子)甚多,示为子孙。在端午节人们还把葫芦看做能装载天地间各种邪气的容器,从而保护世人免受邪恶的侵害。

适合对象:由于有吉祥避邪,多子多福等喻意,瓜果题材的坠饰适合已婚女性佩戴,是春节、母亲节、母亲生日等特殊节日,儿女送给母亲最好的礼物,也是婆家送给新媳妇的首选珠宝题材。


5 k- Y8 l0 J' I5 ?, X$ T8 Y

adm.JPG
IMG_1615.jpg
IMG_1660.JPG
IMG_1673.JPG
IMG_1686.JPG
IMG_1693.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8: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方女狼 于 2010-11-20 18:55 编辑 , a) O  d  ^0 p4 E/ Y- b

+ O* b6 y9 _) C9 P2 d& }, N配合两个翡翠地
100436.jpg
IMG_1096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19: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北方女狼 4 q) O4 j! C1 m
( e) W% q7 E9 w4 ]5 f

3 E, a, I7 ^+ ?    抚顺的怎么看都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19: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配合个新疆的 照片 0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20: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的好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北方女狼
. }' r& N$ t: c" I5 c( A4 b( {4 r) }' F
" D2 \0 Q/ m) h& q$ m% w& ~5 B$ o+ x  \! d( q+ Z
    抚顺的怎么看都好看!!!
" g5 ]4 P5 x' S# v+ Q! X! `孤州 发表于 2010-11-20 19:50
2 N4 C0 b2 ]7 q: w

! X/ d1 Z5 B% M. J  S+ Z: t8 T  l- f3 C# ?& M: t2 L
    俺也是这么感脚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20: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配合个新疆的
- i. t, ^' i: z& p0 O" M' ?% R/ s# c石头bole 发表于 2010-11-20 19:54
0 e6 B: n- V9 m  \2 T
; J: ]) L! f9 z! }' a$ K, `* Y

8 ]( I7 ]# Y5 K    谢谢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20: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的好东西。
9 H$ L* T: f% T2 n6 E9 C沁紫 发表于 2010-11-20 20:08

1 J5 s6 K' O- W- ^- j" x# K) {! y/ ^! s2 @. T
# p& S8 {. a. [( |1 n8 e
    谢谢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20: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还得查字典。{:3_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6: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德道 于 2010-11-22 12:41 编辑
" d2 B2 H5 a& s
认真学习。还得查字典。
' g' m' F3 R: k6 N) K德道 发表于 2010-11-20 20:46
0 Z3 Z# b4 p/ P: d' W

5 H" R$ m" u2 D2 e/ s, o% ^0 {- s0 \2 s) f8 Z! M$ y
    我也是查字典写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1 18: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加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2 12: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查字典写地
8 ?2 f0 m: M( L# L2 _% @北方女狼 发表于 2010-11-21 16:19

4 q9 K  @1 s7 p
" s2 d# t% f2 \6 t: K
  R* p! R7 _" D/ k0 }. M) P    你还不至于,你地中国古典文化水平比我高。{:3_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2 17: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學習..謝謝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19: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瓞”字怎么读?+ L/ M, P( T( Q$ x
本来普通话就差点~~这个真的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19: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德道 " h; ~+ s, e; b$ f4 z! N/ H
8 [7 o! W1 K& ^1 L: C$ U; W
' E  h3 b1 [7 e' e1 P+ K
    能要你QQ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5-15 08:25 , Processed in 0.07295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