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青飞

恐龙化石形成、埋藏地点、发现、挖掘、重建、复原和研究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恐龙化石-挖掘     ! n8 P8 f( L* \
在发现恐龙化石的埋藏地点后,考古人员就要把化石挖掘出来。起出那些零星的小化石可能只需要一个人花上几分钟的时间,但如果是要将大块化石从坚硬的岩石中起出,就需要大批人员费时数星期或数月,侵蚀中的悬崖和河岸都是寻找化石的好地点动用各种机械工具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测量并记录作业细节也同样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飞 于 2010-5-12 10:45 编辑 . R( P+ D- r. Y: E$ o

2 w8 Q- ]! w) j6 h+ |- V! \1、挖掘的地点& t  z# R! A+ O/ l2 [! P$ k
探寻恐龙的最佳地点是在中生代沉积岩层露出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山路旁、采石场、海岸、悬崖、河岸甚至煤矿都可能是挖掘的地点。然而占地最广、恐龙蕴藏量最多又露出地表的地区多半位于崎岖的不毛之地或遥远的沙漠之中。
恐龙化石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2、挖掘的方法
3 n/ H5 S: M( V4 R3 r3 t在恐龙化石的挖掘中,工作人员会根据挖掘地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挖掘方式。比如在某些沙漠地区,工作人员只要把上面的沙子清除,就能整理出骨骼来。但要挖掘埋藏在硬岩石里的大骨架,就必须使用炸药、开路机或强有力的钻孔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3、测绘挖掘现场
3 Q* R# g8 Y4 f, p人们在恐龙挖掘现场移除任何东西之前都会先用网络分区,在不同的分区内找到的化石都要标示清楚,经过摄影并精确绘测现场图,这样到最后就会得到一张精密完整的现场绘图。这个处理过程几乎和化石本身一样重要。记录挖掘现场的精确位置和彼此的相对位置,有助于揭示标本恐龙当时的致死原因以及为何保存下来。
恐龙化石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4、化石的搬运' w" ^& L3 a3 _1 |6 I
化石在移动前要先进行稳定处理。有时只需要用胶水或树脂涂刷暴露部分,有时则必须以粗麻布浸泡热石膏液做成的绷带来包裹。小块化石可以用纸张包起来,或收藏在样品袋中以免受损。大块化石或用石膏包裹,或在最脆弱的部位用聚胺甲酸酯泡沫来保护。有些较大的内藏化石的石块则必须先劈开再运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恐龙化石-重建和复原! v6 J# d" p2 R5 S
寻找、挖掘作业只是认识恐龙化石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将化石骨骼一块块地拼凑起来,重新构建一副骨架。而复原工作则是在骨架上添加筋肉,使之重现生前的模样。所以有时古生物学家花在实验室里的时间比花在野外的时间还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飞 于 2010-5-12 10:46 编辑 " t5 ~' w. l! W" f

" t: n3 Y" ]; M! s, N! Y& y: ?  j1、清理化石
* C: O4 X. ^' C0 |8 }在实验室里取出恐龙化石时需要特别小心。去除岩石、露出化石的精巧细部构造需要谨慎处理,也相当费时。可视需要移除的岩石多寡来决定使用的工具。在去除化石周围的岩石后,需要在化石上涂胶水和树脂来加以保护。
恐龙化石11.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2、酸剂预备作业
( h% b8 N5 y! L* }1 e* X3 X6 J0 Z稀释后的乙酸或甲酸可以用来溶蚀化石周围的岩石,而不会伤及化石本身。但整个作业过程必须谨慎监看,因为有时酸剂会由内部将化石分解。并且有些酸剂相当危险,可能会灼伤皮肤,因此使用者必须穿戴安全面罩、手套及防护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3、学术描述与命名" ]/ A# k* h+ P
等化石完全准备妥当,古生物学家就可以描述化石的构造,并与相关或类似的恐龙做比较。如果有可能是新的属或种类,就要为这个化石恐龙起个新学名。拿新化石的特征和其他化石做比较,就可以把新化石纳入种系发生关系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飞 于 2010-5-12 10:46 编辑
/ t8 X* v3 v# c, ^; k! F
, C; D+ E9 `& Z( X7 l4、图解描绘
, R0 f9 c, l0 c  b! ^- A& T! G" U图解描绘的过程是描述恐龙实际长相的关键。图解的方式很多,有的精确素描岩石中埋藏的化石,有的是结构完整、标示清楚的重建复原骨骼图。为求精确,科学家通常会使用摄像描绘器。虽然素描作品不如照片精确,但还是很有用。因为借由素描可以将可能同时出现在单件化石上的特征结合呈现。
恐龙化石1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5、原稿审阅和论文发表
" }! ~; m4 P' h完成化石研究后就可以把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公布发表。论文内容可能是新恐龙的描述,或是重新评估某种早已认识的恐龙种类。可以用图表、照片来辅助说明。因为所有论文在正式发表之前都需要经过同行审阅,所以多半相当可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6、重组# u1 E: x$ X0 E1 f# F
在弄清楚了某种恐龙骨骼的结构之后,就会尽可能地重组该副骨架。失落的骨架用玻璃纤维制作的模型来代替。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大部分大型的展示骨架也都是用质量较轻的玻璃纤维模型来代替,并将细金属条隐藏其中,以便支撑架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飞 于 2010-5-12 10:47 编辑 # B. Q8 G* F5 v; k9 v0 o* F
# b9 o' g5 J7 f" j3 U$ e$ G3 s' d
7、重塑
% P) J7 \0 V+ z8 W重组的骨架是重塑某种恐龙生前模样的基本依据。现存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也可以用来参考。它们有助于指出恐龙内部器官的大小、外形、位置和构成腹部的肌肉情况。皮肤的构造则参照化石上的皮肤印痕。
恐龙化石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8、恐龙皮肤的颜色
9 Q6 b3 n: l3 \- H3 E恐龙的体型、生活形态等我们可以通过发现的化石而进行复原和推断,但对恐龙的皮肤的颜色我们无法找到化石的依据,所以只能根据我们对现有动物的认识来推测。根据古生物学家推测,大型恐龙可能会有斑纹或斑点作为保护色,颜色也会更鲜艳一些。交配期间,雄性恐龙的头部与皮肤的部分区域可能会像现代鸟类一样显现出艳丽的色彩,这样更容易获得异性的青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9、库存的宝藏
0 V$ q9 ~: O$ @, H我们在博物馆里能够看到的恐龙其实只是库存化石中的一小部分。例如在犹他州普罗伏杨百翰大学的地球科学博物馆就贮藏了近100吨尚未剥除石膏外壳的化石。许多博物馆地下室的架子或抽屉里塞满了贴有标签的恐龙骨骼化石,其中大部分会原封不动地摆上好几年,等待科学家来研究。有些古生物学家会从一两根百年前出土没人研究或鉴定错误的骨骼中,鉴定出全新的恐龙品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6-20 05:42 , Processed in 0.0646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