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159|回复: 35

瓷器纹饰基础知识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4 08: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纠错编辑摘要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装饰花纹,不仅题材丰富,技法巧妙,且“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常用谐音表意和象征手法寄托吉祥的寓意。这些纹饰图案在明清瓷器上反映最为明显。
1 g- B9 E! l8 R目录
$ Y* C/ Z# i" f+ m- d% O1 纹饰技法 6 R8 ^- \7 e8 r4 V0 }( E
2 纹饰种类 5 z& L' `0 E: P6 |* I
3 元代龙纹
' l) k% n1 D# y9 m, t. f4 明代龙纹
. d+ ~) n) p: N) t& X: N1 p/ g5 p5 清代龙纹 - G, @0 h7 @: l$ O( l- Y
6 元明清纹饰特征
" t  s" f* s* I. w3 v3 D0 ]% k+ w1 @) y, v1 j  G  G
古瓷器不仅造型典雅,釉彩鲜艳晶莹,装饰图案也十分端庄精美。瓷器的装饰由主图、纹饰、题款三者组成。纹饰是衬托主图的辅助装饰,如绿叶之于牡丹,与主图交相辉映,达到高度和谐的审美境界。没有主图只有纹饰的瓷品更多,又是一番情趣。4 ]: w% `. F8 M0 G/ N; H" P

  H8 H9 `  d& a9 G不同的时代、民族、地区、窑口各有不同的装饰技法和纹饰特色。明以前称为素瓷时代,所产瓷器多为素瓷,不予任何装饰,只有少数档次较高的瓷品才饰以不同的花纹。但多为暗花、浮雕之类,与瓷品同一色调,少有彩绘。明代开始进入彩绘时代,各种彩绘纹饰色彩斑斓、争奇斗艳,极大地丰富了瓷品装饰。归纳起来,纹饰的装饰技法大致有如下数种:& d7 N6 ~) L' F* N0 H# I+ c* x% {2 \

1 [; l4 p5 y" f+ y1.印花用刻有装饰纹样的印花或印戳,在尚未干透的陶瓷坯体上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范制坯,直接在器物上留下花纹。分阳纹和阴纹两种。此法始于汉代,宋之时南北许多窑口产品盛行印花装饰。以临汝窑、定窑、景德镇窑等较著名。
01300000231000122091298388180.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2.贴花一是范印贴花,亦称印贴花。即用印范印出带有浮雕状纹样的坯片,然后贴于瓷品的坯体上。贴花一般在施釉前进行。如在施釉后贴上去的,烧成后贴花部分露出胎色,称为露胎贴花,元代龙泉窑青瓷有此做法,贴花呈红褐色。二是剪纸贴花。将剪刻成的纸花贴在未施釉或已施底釉的坯体上,施釉后揭去纸花,然后入窑烧成。烧成后纸花纹样呈深褐色,底色浅淡,有明显的剪纸效果。宋代磁州窑曾大量烧制这种瓷器。三是树叶贴花。这是宋代吉州窑所独创的一种贴花技术,将经过处理的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成后即出现木叶纹,轮廓、叶脉清晰自然。有半叶、一叶的,亦有二三叶相交叠的,十分美观。四是塑皮贴花。这是辽朝瓷器的特有装饰技法,代表了金辽民族的风格。即在未干的坯胎上塑贴皮条、皮绳、皮穗之类的纹样,使瓷器具有皮制品的审美效果,风格粗犷古朴。
( J# o7 G. ~4 E& u& N1 P$ J  r5 \
0 I% d; P- W$ ], \4 ~3.剔花有留花刻底、留底刻花两种。在敷有深色化妆土的坯体上绘出花纹,然后将花纹外的空间或花纹本身部分的化妆土剔去,露出胎色,再施以透明釉烧成,具有浮雕效果。宋代磁州窑和吉州窑的制品最具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4.刻花用刀具在瓷坯上刻出花纹的装饰技法,多为阴纹单线。流行于五代以后,越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大量烧制。
: i) T6 T2 v* C% F
) ]8 P: W. r6 K5.划花用竹、骨或金属针在坯体上划出花纹,花纹均由粗细大致相等的阴纹线条组成。始见于汉代,唐宋间盛行,宋以后仍然流行。宋磁州窑的珍珠底划花十分有名,即在主题纹样外的空隙处划饰又细又密的珍珠纹,艺术效果别具一格。
013000002310001220809332391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6.镂雕又称镂花、镂空、透雕。按设计好的花纹将瓷胎镂成浮雕状,或将花纹外的空间雕透,是常用装饰技法,流行于五代以后。' Q$ x( p% W8 I' S0 |
: u" t1 r5 o5 t' ~& s" N. y( x9 A
7.锦地开光在繁密、规整的织锦般的底纹中空出数量不等、形状各异的白底,用之绘制主要纹饰,与锦底形成主次、疏密、虚实的对比变化,使整个装饰显得活泼。宋吉州窑有这类品种,明清时景德镇窑制品尤为精美。( _/ E* |: Q' W9 A/ ]% ^7 v
- i1 g/ [# B. ?2 o+ R
8.彩绘有素彩、五彩、斗彩和粉彩等。明以前多为素彩。素彩多用单一的青花、墨彩、红彩,以毛笔绘制纹饰。五彩则用多种颜色绘制。斗彩是以青花勾轮廓,再填其他颜色。粉彩是康熙时引进西洋颜料,因掺有粉质,层次过度均匀,色调润软,质感较强,乾隆时有很大发展。- J3 P, K4 L; A6 B2 k7 h: c) f

" T' }, g  [# I" S- Y  W2 \8 Y五花八门的纹饰装饰技法,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了解这些独特的技法,对于古瓷器的鉴赏、辨伪至关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瓷器纹饰-纹饰种类
( Y6 V9 {( h) q% q8 m【一路连科图】+ a/ k. C; o- I2 A$ g
瓷器装饰题材。一路连科是科举时代对赶考学生的祝颂语,谓此行可以连中三元。科,是指程度、等级,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份称登科。科举考试分乡式、会试、殿试三等,乡试列为首者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夺魁称状元。清朝瓷器上绘一只鹭鸶和莲花,寓“一路连科”之意。此外,绘一只鹭鸶和芙蓉,称“一路荣华”,绘一只鹭鸶和牡丹,称“一路富贵”,绘一只鹭鸶和花瓶,称“一路平安”,这些题材不仅是对赶考学生的祝福,也是对人们美好未来的希翼。
* F* J- R$ ^: f, i2 a0 U4 G) v* P( h; S$ |% _/ B3 e# m
7 E9 r/ w. v/ J3 ]. E% Z0 b, H" G+ Z

( i9 u! P* _$ {" Y6 C( v【八仙图】
6 r4 G& i/ x1 F, B' L% [# F% U3 n1 H
“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汉钟离、韩湘子、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相传他们学道成仙,各有一套本领,故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八仙所持之物:张-鱼鼓、吕-宝剑、汉-扇子、韩-花篮、铁-葫芦、何-笊篱、蓝-横笛、曹-阴阳板,被称为“暗八仙”。明嘉靖后,八仙成为瓷器装饰题材之一,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内容,清初仍较流行。
+ d# z- W7 `! w# q$ T2 ]8 E; F' D; S# E% q' T9 M
【八吉祥】
" N  @/ v6 Q* l- ]9 E& g) G5 C9 H* ]% ?* U
瓷器纹饰。始于元,流行于明清时期。八吉祥图案为: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它们(或称八宝)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北京雍和宫法器说明册》载: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之物。宝伞,佛说张驰自如,曲复众生之物。白盖,佛说遍复三千净一切药之物。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物。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物。金鱼,佛说坚固活泼,解脱禳劫之物。盘长,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物。元代瓷器上八吉祥的排列无一定规则。明永乐开始按轮、螺、盖、伞、花、瓶、鱼、结为序,清乾隆以后亦有不按顺序排列的。有印花和彩绘两类,印花多见于元至明永乐年间,宣德开始以彩绘为主,有青花、斗彩、五彩等,清代出现粉彩、珐琅彩品种。
013000002310001220913107091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音图】! V8 D: ^, W, y. `! H3 M
瓷器纹饰。钟、磬、琴、萧、笙、埙、鼓柷、圉八种乐器叫八音。八音也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总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钟、铃等属金类,磬等属石类,埙属土类,鼓等属革类,琴瑟等属丝类,柷、圉等属木类,笙、芋等属匏类,管、萧等属竹类。清代瓷器上绘有八音图。
: {3 l  V# I9 U8 y! u# A) N" _, x& \9 Q$ A
【三多九如图】瓷器纹饰。流行于清代。《随园笔记·庄子天地篇》载:“华封人祝尧曰:‘使圣人福,使圣人寿,使圣人多男’。尧辞曰:‘多富则多事,多寿多辱,多男多累’”,九如:如山、如阜、如陵、如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荫、如南山之寿,也是祝颂之辞。瓷盘上绘佛手、桃、石榴、,喻多福(佛与福音近)、多寿、多子,绘九个如意指代“九如”,合称“三多九如”。" y: C9 n- Z& G; o# R
* a! s1 B* h, {! i5 I
【三阳开泰图】瓷器纹饰。取材于《易经》。《易经》载:“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故三阳为东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明清瓷器上绘三只羊,题三阳开泰,绘九只羊,题九阳启泰(九阳也是《易经》上说的九个阳数),均为岁首称颂之辞。  b+ \7 D0 K; q9 j, ~% @

1 t9 c+ c% o  h. e【三纲五常图】
9 A. B/ ?- \  T7 W( s7 {# m8 ~; X' \$ L
瓷器纹饰。流行于清代。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伦理观念。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儒家用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瓷器上绘三只缸和五个人尝酒,以寓“三纲五常”之意。& v, {4 J; y; g  F, d
: M/ v+ U' q3 ^3 ~4 u' m  Y
【万花堆】) _2 O: Z4 R; [4 ^2 K0 G: L

: d. E- F! o, b' Z. l5 M7 N+ A$ m) f清代景德镇窑粉彩瓷器的装饰图案。流行于乾隆、嘉庆时期。器身满饰各色花朵,如百花堆聚,故又名“百花图”。图案以牡丹为主题,周围绘菊花、茶花、牵牛花、莲花、玫瑰花、百合等。有黑地和白地两种,以黑地为贵。画面繁密细致,五彩缤纷。
0130000023100012207836827163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合如意图】
" d+ j$ ]  |" [/ W: _" E0 c9 m! d5 }9 E6 L0 A- N
清代瓷器纹样。如意,僧具之一,讲经时多用之。《释家要览》载:“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执之,状如云叶”。民间则作为玩赏的吉祥物。《琅环记》载:“昔有贫土,多阴德,遇道士赠一如意,凡心有所欲,一举之顷,随即如意,因即名之也。”瓷器上绘荷花(和)、盒子(合)、灵芝(如意)、,象征“和合如意”。3 d( u/ [6 g  q: l' z% Y4 n

  [# C+ e; [! m1 d  @" b【金玉满堂图】- R- x+ }4 N$ E+ G# Y0 R7 }
1 I/ R0 U, ?% T+ H) l, |: a3 m- {6 K
瓷器纹饰。流行于清代。金玉满堂是形容财富极多。《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后又将金玉满堂称富有才学之人。《世说新语·赏誉》载:“王长史(王濛)谓林公(支遁),真长(刘惔)可为金玉满堂”。因鱼与玉音近,故清代瓷器以绘金鱼来比喻金玉满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占鳌头图】
' M# J' ~9 O. M3 s2 B( f8 L瓷器纹饰。鳌鱼,传说中的海大龟(鳖)。一说形似龙,好吞火,故立屋脊。亦名蛮蛤,好风雨,背负蓬莱之山于海中。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上镌有巨鳌,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陛阶正中,故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玉壶清话》载:“座主登庸归凤阁,门生批诏立鳌头。”后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明清瓷器上绘有此图,以康熙制品为精。2 r1 w  g  M& i

4 e' ?0 J: [# N  U/ f8 T# }6 M【祝寿图】1 Z8 k) e% d! g, a/ m

3 _" z* }  G6 I9 `瓷器装饰题材。清康熙时颇为流行。内容有“西王母祝寿”、“福禄寿三星”、“八仙庆寿”、“万寿无疆”、“寿桃”、“双螭捧寿”、“莲花八宝托寿”等。有的碗、盘饰有用一百个不同字形的寿字组成的“百寿纹”。此外,有的壶全器作寿字形,寓祝寿之意。) x4 n7 n8 O0 ]1 _# \- O/ M7 J

+ t6 ^) G% v5 b5 \  L4 z【莲花纹】2 `9 a5 a9 Y( t  }% I7 H1 t/ \4 f
0 J1 B+ E+ v- p: `: x
南北朝以后流行的瓷器装饰纹样之一。南北朝至唐代,莲花纹常作为瓷器的主题纹饰,碗、盏、钵、盘的外壁或内划复线仰莲,有的盘心还饰蓬莱纹,酷似盛开的莲花。亦见雕刻成立体状的莲花,如:南北朝的仰覆莲花尊,五代的莲花形盏托等。宋代开始变为辅助纹饰。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于动物纹样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0 ~3 A: {- k1 [+ I2 P+ u+ p% e

% ^0 e+ \3 \4 B+ k1 n; [# k【海水纹】" a  v& C+ O+ u  c6 J9 p/ F- f- G

; A# V+ b" M7 X瓷器纹饰之一。流行于宋代。海水布局为圆圈形式,多为八至十圈,中心为海螺纹或饰一朵花。各窑均有,而风格不同。海龙纹瓷器装饰纹样之一。流行于明清时期。画面为游龙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斗彩海龙纹龙身用青花勾勒,填以黄彩,行云与海水均以青花和绿彩组成,浪涛则不施彩,显出浪涛天的气势。
013000002310001220789163519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梧桐图】& Y: F) q/ R1 l7 J" @* _
8 t7 I. C4 q3 N* s0 G% [5 D' \
清代瓷器纹样之一据说系瓷制艺人根据唐人王勃《腾王阁序》的诗意,将“江西八景”中章江门和腾王阁组合为景逐渐演变而来,又以“梧桐引得凤凰来”的佳句,称此图为“梧桐”。画面景、物、人皆备,宛如一幅江南渔、樵、耕、读山水风俗画,边缘饰织锦图案,辅以串珠装饰,中间饰象征吉祥的“八宝”纹样。整个画面构图严谨,繁而不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婴戏纹】
4 r- E0 ~: h- W+ F瓷器上装饰的儿童嬉戏、玩耍的画面。始见于唐代长沙窑,在注子的流下用褐彩绘一肩负莲杖、手挽飘带的胖娃,外罩青釉。宋金时期,耀州窑、定窑、介休窑、景德镇窑、磁州窑等均有婴戏纹产品。装饰方法为刻划、印花、绘画等。图案有童子戏花、双婴划船、骑竹马、抽陀螺、钓鱼、玩鸟、蹴鞠、赶鸭、放鹌鹑、攀树折花等,笔划简练流畅,构图生动活泼。明清时很流行。; F- ^4 d1 H" {: Y' U- K
7 d* {' X, |: g0 J
【婴戏三果】
2 Q, E  E5 t$ C: i
* N& u: P9 a0 I3 g& \4 Y- X婴戏纹之一。所见为宋代定窑印花器。三个儿童一骑于树枝上,一坐于树枝上,一立于树枝上,分别攀拽树上的桃子、石榴、枇杷,天真可爱。- m* o# @2 x' e8 Z" X" H
  M* c" T4 A& u8 E6 K
【眼前见喜图】
% C# B1 g7 x8 ^+ m$ ^& y2 x  |, y+ A- @
瓷器装饰题材。盛行于清代。画面以动、植物为主要内容,以谐音或表意突出“喜”字。如:绘梧桐、喜鹊,称“同喜”。绘喜笑颜开的四个童子,称“四喜人”。绘一豹、一喜鹊,称“报喜”。绘二喜鹊、一铜钱,称“喜在眼前”。绘二童子笑脸相对,称“喜相逢”。绘梅花梢上落一喜鹊,称“喜上眉梢”。绘一灌獾、一喜鹊,称“欢喜天地”。绘一喜蛛下垂,称“喜从天降”。绘两只喜鹊,称“双喜”。
0130000023100012208093634027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福禄寿图】8 P9 r' [1 d8 o
0 S2 ?+ o2 W4 s
清代瓷器装饰题材。画面绘蝙蝠、鹿桃或松、鹤、寿星老人等内容。蝠、鹿音同“富”、“禄”,分别代表富贵和高官厚禄,松、鹤、寿桃、寿星均寓有长寿之意。此图又称“三星”。瓷器上装饰此图,象征福、禄、寿三星高照,表达了世人的美好愿望。. C; d1 e4 I+ C7 U8 |2 J8 D

# P+ U( _* y9 r& H+ C' R【缠枝纹】5 u8 Y/ N3 H3 ]. g

' ~  I0 k7 f4 e4 p* [瓷器上最常见的纹样。盛行于元代以后。明代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婉转流动,变化无穷。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草蔓均属此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饕饕纹】+ n1 M$ W9 F# W4 X2 M3 Z
# k( W* |* u  u" O
又名兽面纹。饕饕是一种神话动物,面部兼有牛、羊、虎、熊等动物的特征,狰狞恐怖。以《吕氏春秋》“周鼎著饕饕,有首无身”的记载而名。明清瓷鼎、瓷炉上见有仿商周铜器的饕饕纹,装饰技法有印花、刻花、彩绘等多种。
! P. w9 e- K. S, ^: B7 F; z9 c/ C( r9 `+ G; C( C3 P4 m
【羲之爱鹅图】
$ v1 j" T! K  U, ]
* G+ K* L8 ~$ F( \明清瓷器的常见纹饰之一。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为了掌握书法技巧,养成了“爱鹅”的癖好。他从鹅行水的动作中悟出了用笔的方法。曾以书写一部《道德经》的代价换取了山阴道士所养的鹅。后世因有羲之爱鹅之说。明成化斗彩高士杯上的羲之爱鹅图,王羲之头、手及下身衣着均为青花,上身衣服轮廓内填以矾红。僮儿手捧图书,除衣服填成水绿色外,其他部分均用青花勾填,鹅为赭色,轮廓用青花勾出。水、垂柳、苔点、坡石、草竹均以青花为主,或填加相应的色彩。构图十分精美。
013000002310001220809269148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送子图】
# H% h; t) {: c& P( n* T7 n" o% N& W0 ?' V5 n7 _' _
瓷器纹饰。古时将麒麟视作祥瑞、稀有之物,用“凤毛麟角”形容罕见而珍贵的事物。清人祝贺亲友得子,往往在瓷器上画麒麟送子图或寓“早生贵子”、“福增贵子”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瓷器纹饰-元代龙纹# ?3 m8 y8 |% s8 r. ~- i& [
元代龙纹很有特色,变化不大,其特征是:身躯为弯曲的长蛇体状,体胖身粗,身上饰以鱼鳞纹或网状纹;头细而圆,比宋代或明代的龙头小得多,龙首多无头毛,有个别的绘疏毛;上下颚较长,分张口和合口,上唇上翘,长出一小块似如意头状(有尖状),张口的多伸舌,舌小如戟状;颈部细小;四肢细而有力,肌肉隆起,显得有骨有肉,爪长而微内弯,龙分三爪、四爪和五爪,但以三爪、四瓜为多。元代龙以站龙和游龙为多。整个龙纹给人以幼稚的感觉,但是显得矫健勇猛。元代龙纹的周围,往往衬以灵芝状的朵云,其尾巴长得长而尖,同时还衬以长长的火焰纹。
01300000231000122091346958327.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瓷器纹饰-明代龙纹
7 l* m; q' ?! Y: }明代洪武年间的陶瓷龙纹传世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苏南京明故宫出土的洪武白釉红彩龙纹盘。其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头小,颈细,身细长,鳞状龙纹。周围衬托以火焰纹,如意头状朵云(朵云的尾巴缩短了,没有元代的那么细长);头的疏毛和肘的毛比元代更少,仅三、四条而矣;龙爪五趾,改变了元代时三、四趾现象,而且这时的五趾相靠较近。
01300000231000122091355362537.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5-14 10:16 , Processed in 0.0755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