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62|回复: 9

[钟声摆古第二章]一炉沉檀香。师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5 08: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口俗 于 2011-2-25 09:58 编辑
& ~9 r" t0 ~* J$ }6 |% ?" D" s
7 ?: ^) d; H! f  ]1 h4 B昨日入夜,一人闲来无事,想起陈版教的玩香方法,翻出锈迹斑斑的“大明宣德年制”款凤眼炉,装模作样的假斯文一番:香燃了。旦见一柱青烟袅袅升起,然后慢慢的卷曲,扩散~~似舞姬的水袖翻滚,奔腾。尔后行云流水般的与空气融合缓缓消失;空气中散发一阵阵沁人心肺的清香,似乎人的思绪也恍惚起来,慢慢随着青烟弥漫。。。。。。。。。
% \$ B; |/ e( a3 Z7 I8 H5 T4 Q2 p  可可上次由国外返柳,晚上我为他洗尘。席间同时有周律师,华哥夫妇,以及一个比我年长老叫我“师傅”的陈先生。当为可可介绍到陈先生时可可说;那我和陈先生就是师兄弟了。当时,我不由心中一动,现在很少称呼,注重这样的关系了。的确,可可父亲就是我认的大哥,其人品,其学识,其藏品令我佩服!由此我不由想到陈重远写的《古玩谈旧闻》中说到的老一辈古玩行,是极为看中师承关系的。相互照应,相互提点,相互帮助。现今陶瓷泰斗耿宝昌先生就是大名鼎鼎孙赢洲徒弟,叶佩兰,赵自强先生也是孙的徒弟,他们同耿老是师兄妹。我与本网的版内嘉宾东方中生就属于师兄弟。我学瓷器启蒙老师~~刘昌龙先生也是东方先生的老师。# r* m" }3 \: Z. n9 i) P6 Y4 k% o
  广西县级文管所中,我个人认为只有两个馆长是走对门真正研究,喜欢瓷器的:一个是容县的文管所老馆长老丰,一个就是鹿寨文管所老所长刘昌龙先生。
# S) C, y8 i0 e- u* C  M( O; {  我与刘先生相识于90年代初,柳州古玩市场自发形成在广场邮电局门口,每周末都会去摆地摊,无非是些普品老瓷,铜钱等对瓷器鉴别只停留在旧气老相,对瓷器的发展史及知识也是零零星星断断续续不系统。刘老每逛市场遛摊必到我摊前与我攀谈聊天,相谈甚欢。相熟后,刘老正式认我为徒,从瓷器的手感,时代特征,胎釉,造型等等入手,并用自己珍藏藏品实物讲解,使我受益非浅,初步掌握正确推断方法。有了基本功后,我开始一个人大胆走出柳州,在全国淘货,出货,过手,过眼的古玩多了,眼界得已扩展。南宁,由于路途短{当时从柳州坐班车也要六小时}也是我常到的地方,早期南宁古玩市场在臭水沟旁的上海路,后来搬到沿湖路花鸟市场。有一次,一个高瘦白净斯文年轻人蹲在我摊面,看一些老扇面,并能熟知清代岭南画派和海派,新安派等等知识。我感觉很奇怪,因为当时广西玩老字画的人少,懂老字画的人更少,认识并熟悉后得知原来是广西博物馆的林峰先生,林峰先生与我都喜欢古字画时有过往相互欣赏品评书画。林先生是少数坚持走民间市场并与广大民间藏家保持密切联系的博物馆人员,后来任广西博物馆副馆长兼广西文物商店经理,在一次文物商店宴请民间藏家的宴会中,我与林先生喝酒聊天说起,才得知林先生与我一位老师是同学,这样林先生亦是我的师叔。当年我收藏砚台系列,林亦有研究。在广西首界民间藏品展中,林先生是评委。我入选几十方,博物馆展出砚台几被包揽。。。。。。。) U- M- A, [. s
收藏,于我在这20多年来,嗑磕碰碰一路走得很艰辛。多亏了众多老师,众多亦师亦友的藏友们扶持和帮助,情与义一如这一炉沉檀香,日久呢香,沁人心扉。。。。。。。
1 P7 b' w* D6 T  R5 U/ d& t2 d
- K5 J, B7 C' }& M- A本人藏品:曾熙书法扇面
+ }4 o2 S* b- q, F, O 下载 (16.66 KB)& l* X8 O- q" }, c- ?
半小时前8 |: p  m( f  ^# |; B: B- @9 Y

% X4 j* k4 A% p! ~- ?) R# B& v 下载 (22.02 KB)  I( X! k$ n6 i- E# S( N7 g3 J. }
半小时前
8 L- ]7 m2 F- c4 ^- Y) e+ x4 g# y+ b3 o* d+ d6 m$ Z
下载 (18.69 KB)
4 ^. c. m; l; U. E; F半小时前
+ {7 i8 i: y( f6 I/ D- Y7 S+ A; {1 P! b
3 R% t( m* ]$ p" A
曾熙{张大千老师}
, R7 B' `1 r  O) v8 ~0 [* a(1861~1930),字子缉,号俟园、晚号农髯、嗣元,湖南衡阳人,1891年(光绪十六年)中举人,纳货补兵部武选司主事。
% x; }% q, u2 V+ U1894年人刘坤一幕,赴山海关防御日本侵略。战败后卸职到京。9 \9 X- v( L2 C  o% w$ B: f
1903年中进士。后任提学使。不久返湘,先后讲学于衡阳石鼓书院和汉寿龙池书院。曾任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监督。0 u# T! T9 E  [. f+ g
1909年(宣统元年)任湖南咨议局议员、副议长,参与君主立宪活动。50岁开始学画和书法, 1915年冬到上海与李同胃书画度日,名噪一时。著述有《左氏问难》、《春秋大事表》、《历代帝王年表》、《和陶诗》、及书画录多卷。
+ Q# B# A& C7 z; A. J% g8 z辛亥后在湖南家乡闲居,后受李瑞清之邀赴沪挂牌鬻书以为生计,书宗《张黑女墓志》,自称“南宗”,指李为“北宗”,世遂以“南曾北李”并称之。  Q) b9 a$ m  ~, i, G  U1 X& {
曾熙虽主要研习北碑,但也不自囿门户,沈曾植称其“沟通南北、融会方圆”,即是指他在风格上持灵活汲收态度。但作书严谨,一丝不苟,似有书之功而乏其气。在民初时期,为人作大页小篁、墓铭屏条皆工丽可喜,故广为受人欢迎。
, O& _& j1 L2 W. A' l曾熙在艺术追求上较近于康有为,他邢以魏碑和六朝墓志为书法正宗,沈曾植本来在风格意识上也相去不远,但沈氏开拓性强、视点也高,故尔位置也截然超越于他之上。曾熙可说是守成者,而且准确地说,是仅以清代碑学传统为尚的守成者。3 K; s3 x  v/ K1 w
曾熙,字子缉,晚号农髯,湖南衡阳人。中国末官员、书法家0 _5 S  C/ z8 R4 J
二岁丧父,母亲为人缝补,八岁能吟诗赋对,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殿试中进士,官兵部主事,曾任提学使弼德院顾问等职。后主讲于石鼓书院
$ I* Q! f# j+ K9 O8 q李瑞清共研书法,世称“南曾北李”,学《石鼓文》、《华山碑》、《史晨碑》,尤好《瘗鹤铭》、《金刚经》,与吴昌硕清道人黄宾虹并称为“海上四妖”。陈三立称赞他“博览娴艺文,复以工书称侪辈”。谭延闿称他“下笔高逸穆静,直逼晋贤”。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25 09: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09: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09: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5 r7 k& G0 ?) G7 j  E
沁紫 发表于 2011-2-25 09:05

4 P$ a, `6 D6 I4 e: N, b9 X: y
" s, |3 M3 e5 }3 Y! D, K6 B
. p4 _6 B8 S, |# d    随笔谈不上学习了。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10: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品了( p) P0 [/ `$ B2 r
tmdmp 发表于 2011-2-25 09:21

7 f+ l( l5 K% X9 G+ L5 |; v
  B4 U) C- T8 Z: d0 Z3 y; s9 D' W. Q: E6 }7 X$ l0 @# s/ i
    老东西,而且是曾熙的,能得到我也满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10: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10: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1 17: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男子汉wangwuyi 于 2011-8-21 17:48 编辑
8 p8 b' Y- y% C$ D* t
5 m( c: ~7 H" D6 }/ E哈哈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21: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学习了
8 }' [+ \& t! d* I( R, a; `男子汉wangwuyi 发表于 2011-8-21 17:44

# y$ E4 I7 C1 H5 P
+ d2 K2 g8 r# e/ D0 {1 C
% Q( B8 K7 H% L0 N2 E# f8 |" d8 T% t/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5 04: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遗漏的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6-18 01:31 , Processed in 0.0621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