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31|回复: 3

庆祝到新家安居落户(转载:琥珀有关问题的再探讨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1 11: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琥珀的分类
* ~4 j; G; e  k4 k5 f% i- V! @0 C  {    琥珀一般以颜色、透明度、质感、内含物、石化程度等划分。在文献资料中,不同类别之间还无明确的划分界线(照片6)。 8 s/ n( g* V& r1 Z( V
a  b  c  d  e  f " W# ?2 q" q2 d& R
  照片6. 各类琥珀(据[1])。a.血珀花果;b.瑿珀松鹤;c.缅甸瑿珀寿桃; d.根珀松石、小羊; e.白琥珀项链;f骨珀观音
' S6 B1 ~9 N6 a, f4.1. 琥珀以颜色划分。
# ?: o; O6 o  ], m/ U4.1.2. 金珀(Golden Amber):金黄色透明的琥珀。
. x) l( I  z& F6 ]$ q( F6 c; F4.1.3. 血珀(Blood Amber):红色的琥珀。不必灯照就明显可见,在中外都受欢迎。血珀在西方又称为樱桃琥珀(Cherry Amber)。4.1.4. 蓝琥珀(Blue Amber):主产于多米尼加(照片7)、墨西哥的Chiapas等。据吴志强[3]资料,蓝琥珀在正常光线下似有似无的蓝调,在阳光下或紫外线下则强烈夺目。蓝琥珀的蓝色与一种挥发物有关,吸收并反射紫外线而成蓝色或绿色,与色素无关。生化学家证实,许多分子,特别是苯环苯键的香精分子如Anthracene及Naphthacene,二者皆无色,在紫外线下,前者呈蓝色,后者呈绿色。据笔者观察,一些商家所指的有些所谓“蓝珀”,实际上为黄——红色的琥珀,仅是紫外光下呈蓝色。如笔者检测的一支缅甸老琥珀蜡烛(胡鹤麟先生提供,长124.6mm,质量40.89g),长、短波紫外光下,柱面呈绿黄色,新的断面上为亮蓝色(照片7)。对这样的琥珀,笔者建议不称为“蓝珀”。在市场上所见兰色、绿色的“琥珀”多为人工染色,笔者还未见到自然光下呈明显兰色、绿色的天然琥珀。" ^' V9 H( N- I8 W# Z. r  k: A) c
a    b   c    d " Y4 A% }* e) t5 V. F/ A; M
  照片7. 缅甸蜡烛状琥珀 a.自然光下,b.紫外光下:柱面绿色,新断口强蓝色 (样品由胡鹤麟提供)
( j: Q* H6 _( T( y           c. 市场上的蜡烛状琥珀(张高云摄于缅甸); d.蜡烛状琥珀是这么戴的!(来自缅甸的画报上图片)8 t" B1 }7 P8 M
4.1.5. 瑿珀:又称焦珀,国外称黑琥珀(Black Amber),石化程度高于一般琥珀。外表呈黑色,强透射光观察为暗红色(“黑里红”)。不同地区的瑿珀的密度1.034——1.095,硬度2.2——3.0,折射率1.438——1.540。中国历代以瑿珀为“众珀之长”。笔者测试过,市场上有以普通蜜蜡珠表面涂黑漆,以冒充瑿珀。
! M8 J, i% ]  M- y- B4.1.6. 翁珀:石化程度高于瑿珀,透射光下也不透明。   4 d( E, P: S# ~1 M9 G7 `. |
4.1.7. 白琥珀(White Amber):白色,质软,不透明,又称泡沫琥珀(Foamy Amber or Frothy Amber)。
! P, u3 f+ q. S" s0 u7 ^  g/ D4.2. 以透明度、气味、内含物等划分:
% x7 \3 c' e+ I* S6 v1 r9 O4.2.1. 蜜蜡(Honey Amber):市场上各商家所称的蜜蜡常不一致。实际上,蜜蜡是琥珀之一种,特点是色泽如蜜,质感似蜡,佳者温润如玉。笔者建议,透明—半透明的称为琥珀;微透明—不透明,色浅黄的称为蜜蜡。蜜蜡可能因为含较多微小气泡,故较多呈云雾状。化学式:C20H32O2,加热至350℃熔化。* U% M& i( C/ T
4.2.2. 香珀:泛指有明显香气的琥珀。一般琥珀用手摩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松香气味。; c9 S4 x( L( x
4.2.3. 虫珀:含小昆虫化石的琥珀。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物像珀”,《石雅》称为“灵珀” [1]。琥珀中的化石主要是昆虫。化石记录着各种古代生物的生态情景,是研究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发展演化的重要依据。琥珀化石与其它岩石中的化石不同,密封在琥珀中的化石微细结构保存完美;因为琥珀是透明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三维空间)去观察琥珀中所保存化石的细微构造特征。琥珀中的小生物封入树脂前,有的呼出气泡,有的下卵等,有的为求生试图逃离而挣扎,弄掉了翅膀或脚(细心寻找,可能在附近找到丢失的部分),这些不是人工作假者所能作到的。; j# |0 {- h+ I, g: K+ B3 S, F
科学家把当今世界上约100多万种昆虫归入27目,579科(吴志强[3] ),每科又分种、属。% T( I: w+ y3 h' Y2 }2 D
笔者收藏的一块琥珀(照片1)中,可以见到好几种昆虫,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向余劲攻博士初步坚定,可能至少有三个目的昆虫:A.甲虫(Beetle)——鞘翅目昆虫(Coleoptera)?;B.蚂蚁) R( S3 `2 L/ Y- c/ s" U
(Ant)——膜翅目(Hemenoptera)?;C.白蚁(Termite)——等翅目(Isoptera)?。其中5C中有一
; G3 o0 p3 J- D# I个体的尾部紧联着一个小气泡,这是昆虫排出的,表明这个昆虫是原地埋藏的化石,不是人工所为。; ?& c, ]5 _4 [, J9 N! ^7 W
4.2.4. 石珀(Stone Amber):色黄白如石,重,不透明。0 T, F% h! t2 b5 T7 x& ~& H* W
4.2.5. 骨珀(Bone Amber):色、质如骨。$ I# _3 U% e- D3 K' h) ^- v. o
4.2.6. 根珀(Root Amber):不透明,含方解石等,较硬,巧雕原料。
4 ~/ q! X8 K  C/ P' V2 C7 I& c- z+ ~8 U3 M: \
5 . 琥珀的质量鉴定:$ h- v7 C* w( Y% x' X. `
琥珀的质量鉴定,首先是确定真假,是琥珀还是仿琥珀(珂巴树脂、塑料、玻璃等);是琥珀,进一步确定是天然琥珀,还是经过重熔再造、染色等处理的琥珀(无多大价值)。鉴定工作常需要强力集光电筒、放大倍数较高的放大镜,以及针、小型打火机、小刀、去指甲油水、饱和盐水、有机试剂等。检测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方法,尽量不要使用破坏性方法。
* p' e' t' I/ F7 ~3 T5.1 放大检查:这是鉴定工作最重要的第一关。
- \6 N4 ^& s! ]. }. Y( K9 {/ g观察内含物。天然琥珀有时可见昆虫、植物枝叶碎屑、矿物(如缅甸琥珀常见含有方解石)等的内含物。仿品中的昆虫多半是先弄死后再包埋进去的;与天然品中的昆虫形态易于区分。
" _! _9 Y9 c9 n& ?4 E! w$ Y表面是否有龟裂纹,一般老琥珀因与空气接触氧化产生较均匀细蜜的龟裂纹;仿品的龟裂纹则粗而少,二者有明显差别。' G, d; R! z3 }) a
颜色是否自然,有否人工着色现象;染色琥珀(染红色、蓝色、绿色)颜色不自然,可见微裂纹中有染料分布。
# j& q" c6 `/ H0 N# ~/ Y8 {/ t* M( n人工热处理的琥珀(放于油中,或砂中加热,以提高透明度),一般有园盘状、叶状裂纹(睡莲叶)(照片 ),这在当前流行的随意形波罗底海琥珀挂件中很普遍。按照国家标准[6] ,热处理属于“优化”,在检测报告中的名称栏可不加注明;但在检测报告的放大检查栏应该描述。
* j/ k/ u4 W+ N通过热压,把小碎块聚合成较大的块体属于“再造琥珀”(按照国家标准必须明示)。再造琥珀常可见原来碎块的结合处有杂质残留(照片8)。# D( U/ l0 L9 i3 }1 N& z5 a- k! X
5.2. 折射率测定:琥珀的折射率比较固定,约1.540±。折射率测定结果有助于客观判别琥珀与仿琥珀(表3)。
* Y; Y7 ^2 n6 }9 W" |- b! J% x6 A: E5.3. 密度测定:珠宝检测实验室一般用精密天平以蒸馏水按阿基米德原理测定(静水力学法),并经测温校正,所得密度值,结合折射率等数据,可以对琥珀与非琥珀进行较准确鉴定。
  ~0 D# v+ {& p! u. e: z有的商家用饱和盐水(50 ml水加7克食盐,密度为1.19g/Cm3)作沉浮实验:琥珀密度1.05——1.10 g/Cm3,浮于饱和盐水上;但含矿物质包裹体的琥珀可高至1.3,故会沉;一般商家很少用此法判别,只不过是表演给外行的买家看罢了。实验过程中,塑胶、赛璐珞(醋酸纤维)、电木皆下沉;聚苯乙烯会上浮,但其折射率为1.59,测一个折射率就可以简单区别。盐水测试后,要用清水冲洗,以软布擦干。电木在西方又称贝克来,为化学家名(Leo Hendrik Beakeland),他1909年发明电木。
1 D) Y2 e1 k1 g, L! P# R    5.4. 紫外荧光实验:不同颜色的琥珀,在长、短波紫外荧光下均为蓝白色荧光;透明的弱,不透明的强。但有些深色的琥珀无荧光。一般塑胶仿品的荧光与琥珀有较大差别。
' W" u2 n& L# l) S! ^" \/ X5.5. 针烧法:加热针至红色,烫在琥珀不显眼处的表面(如穿孔壁处)产生的烟,色黑、有松香味,被烫处呈灰色。塑胶仿品烟味刺鼻,色蓝或白,被烫处会融化,针取出时会带出丝。赛璐珞有樟脑丸味。
+ b: h2 H2 s* `5.6. 手指摩擦法:如是琥珀会有松香味。. V! @% K/ ^# Z% m$ D  n- `0 C
5.7. 刮削法:以锋利小刀、刀片轻刮不显眼处的表面,琥珀、珂巴的刮屑呈粉粒状,刮面有点状闪光。
% L2 E( h/ v2 o) U2 M1 y. L- s塑胶刮屑呈卷曲片状,刮面平滑,无点状闪光。+ M( q) m( B8 _% w
5.8. 试剂实验:乙醚(甲基化醚,Ether)、丙酮滴在坷巴及一般树脂表面变成糊状;滴在琥珀表面上无
6 V, y/ L$ v/ r* ^% w! D反应,这是鉴别琥珀与珂巴最简单的方法。由于乙醚挥发很快,一般看不到明显的溶蚀现象。实践表明,对琥珀溶的时间长一点也可以溶。聚苯乙烯易溶于苯、甲苯。
; C9 t6 V4 m2 D$ c1 x* d1 T) ]: d+ ^    据丘志力[6]介绍,Spencer[7]对新西兰 Kauri的柯巴树脂研究,发现滴一滴乙醚在Kauri柯巴树脂上,30秒后无反应或反应轻微。如滴一滴酒精在Kauri柯巴树脂(包括25百万年的树脂)上,30秒后出现溶于酒精的反应:表面发粘或变得不透明。而真正的琥珀滴上酒精则完全没有反应。* {: T0 F6 R' z" h. ~2 a( O
5.9. 红外吸收光谱对琥珀与仿琥珀的鉴别,客观、科学、准确。价值较高的琥珀原料、工艺品,可作红1 z! ?4 z2 V8 u& ?% m7 w( S
外吸收光谱测试(图1)。对琥珀的红外吸收光谱的解释与对比,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
# m& y. S; E4 F/ o7 ^+ r- Oa  b  c  d 4 p9 ~6 d! [+ a! i
图1. 笔者收集的部分黄色琥珀(a) 、蜜蜡(b)、柯巴(c)及用以对比的现代松香(d)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 c) u+ a: G5 s0 g( n! J1 d; u                    (测定者:昆明理工大学 沈黎)
0 @( e& t3 k4 ]   
- X, t7 N, B' N4 n$ L) v* O    据丘志力[6]介绍,柯巴树脂与琥珀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完全不同。柯巴树脂的红外吸收光谱图,3078 cm—1
3 G; ?. I7 X2 D: w" a1 [( j' [! V属于苯基(环)的C-H伸缩振动,相对应的弯曲振动峰在1644 cm—1;2931、2868 cm—1是C-H饱和键的伸缩振动,相对应的弯曲振动峰在1454、1384 cm—1。1700 cm—1主要是由C=O的羰(tang)基伸缩振动产生。1574、1539 cm—1是出现皂化现象的反映,表明经历了一定的地质作用过程。琥珀的红外吸收光谱图较圆滑,表明它经历的地质过程较长,可能分子量较大,主要由C-H键组成,缺乏不饱和的羰(tang)基伸缩振动。
8 |+ _$ }  F/ I; `, X, @; Q6 J加工厂及商家的判别方法较简单,能浮于饱和盐水上,能雕刻打磨成饰品的就是琥珀(雕的过程中,利用刮削法也可以区别琥珀与仿琥珀),否则就是珂巴(硬树脂)、生珂巴。他们通过实践认为,缅甸的琥珀比波罗底海的质量好,易雕,波罗底海的难雕,甚至打眼都会打烂掉。
发表于 2010-5-11 13: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5: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翁珀:石化程度高于瑿珀,透射光下也不透明。
. D" Z2 U0 \$ T3 d- U6 ^
: X, Z. m; H4 }; R3 G' p9 g$ Z  r这个概念第一次听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20: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
0 M( [' A. x8 S4 N感谢您资料转载分享,辛苦了,谢谢您!  k5 r9 T0 n( g% u6 \, T
仔细读了两遍,发现资料中有些说法和实际所见标本有个别出入,可能是作者的疏忽或是笔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7-6 23:19 , Processed in 0.0643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