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1-2-10 21: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3  水洞沟技法模式图(左上,稻田1994) 及水洞沟与塔水河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Shuidonggou Technique Pattern and Stone Artifacts from Shuidonggou Site and Tashuihe Site 
1 —5 、7. 水洞沟(Shuidonggou) ;6. 塔水河(Tashuihe) 
行的可能性大。因为在这段时期,晚期智人特有的行为广泛地出现,所以能指出各个地域共 
有一些原因。我想将大规模环境变化和伴随这环境变化的人类活动的变化做为背景。并 
且,综上所述,这段时期与水洞沟有关的石器工业从西方流入到中国北方,和峙峪—小南海 
阶段石器工业之间可能有技术和文化的交流。这个交流也许促进晚期智人特有行为的深 
化。同时,关于中国北部的地域性石叶技术在技术体系内发挥的作用较低,应该解释为包括 
石料分布情况的环境和反映那些环境的人类的经济形态的关联。 
最后,在日本列岛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初起能看出带有与中国北部的石叶技术同样特征 
的技术。因此研究东亚地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起源和扩散的时候,这种石叶技术可 
 4 期加藤真二: 中国的石叶技术·34 9 ·  
能成为重要指标。 
致谢: 本文得到谢飞、李超荣、稻田孝司、松藤和人等各位先生的指教。特别是谢飞先 
生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允许笔者多次到当地访问,给笔者观察石器的机会。另外,在翻译过 
程中加藤遥女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袁靖博士提出了很多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 
感谢。 
参考文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