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琉璃宫殿

蓝琥珀真得那么少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7 14: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nimi 于 2010-6-17 15:00 编辑 5 y7 X- J2 K* S) v% p! X9 J( Z% C
( S6 m& v- t) f# L5 u5 {7 M' m3 O
下面是我找到的关于再融学说的文章:我一直把这个文章里提及的理论作为一种假说来看,将信将疑,因为我也不是专业人士,做不了实验,也找不到证据。完全就是自己瞎琢磨。兄如此肯定再融说不可信,相想必是有很多的证据,急切盼望分享。
7 T4 a; }% m9 O+ Y
3 V, E1 `: B9 ?- c! J  O+ \《蓝珀鉴定特征及其颜色成因初探》来源: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 作者:陈培嘉 曹姝旻  Q  d& c! e) U; e; N9 i  f

' d+ ]$ n) l5 h6 o==========================================================
6 W$ A  h1 w  F" M/ N8 t1 M
) c* K# ?& m  K. Q8 J3 y7 d  w蓝珀颜色成因初探
  @( b4 _# w& s5 s0 H7 Z  s, r" Y5 x7 E2 n   ?1 h. k7 s% G8 Q, I, F: y! \, X
       蓝珀的颜色是决定其稀少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这种罕见的颜色成因,很多学者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假设认为琥珀是层状海底沉积物的再生体。琥珀的密度很小,很容易被河流、小溪长距离搬运到浅滩上沉积下来,随后硅藻泥沉积物埋没而逐步形成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同一时期埋没的硅藻类植物很容易分泌出油性物质,这些植物油会贯穿到琥珀的内部,因此就可以在产生的琥珀中看到类似于在煤焦油上看到的蓝色光泽那样的蓝色调。据资料记载,琥珀常被发现于泥矿质含煤系地层、泥岩、油页岩中[1]。这类沉积岩及地层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从地球的漫长演变过程中地壳运动使得褶皱不断发生变化,很可能还是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沉入海底而死亡,随后伴随在下一次的地壳造山运动再次升回表面而形成富含钙物质的沉积岩。另外,琥珀是经过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混合物。从这些角度来判断,这种蓝珀颜色成因的假说的确有其成立的依据。只是这只能解释琥珀呈蓝色,却无法进一步解释为什么蓝珀所具有的其它特殊属性,如明显的荧光反应多集中在表面甚至不会因为多次抛光而消失;为什么内部特征很少或光看到假骸晶的内部特征;为什么很少看到气泡和流动线等等。* y7 J2 g- j3 t$ b

" c1 F) X1 j9 u* _& Z/ r       另一种假说与火山运动和重大的森林火灾有关。火山爆发或森林大火使得埋藏在地表底下的琥珀被熔化。火山运动一般都会引发地壳的晃动或产生强烈的地震,由此带来的局部高压会使得熔融状态下的琥珀发生形变。就如同晶体存在晶格缺陷可以产生颜色一样,形变也可以致使琥珀内部发出微弱的荧光。存在于琥珀内部的气泡和水分也因为形变而被挤了出来。与此同时,周边的石油和其它矿物质在火山喷发所带来的高温高压下也会熔解并灌入到液态的琥珀中。火山运动过后,树脂将再次石化成琥珀。最后形成的琥珀原料就会变得更坚硬、更不规则、裂口多且脆性明显,剥去原料的表皮就可以看到蓝色的荧光。我们都普遍认为恐龙是从侏罗纪开始繁衍壮大,到了白垩纪中期达到昌盛,后来因为小行星撞地球发生巨大的爆炸并引发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导致环境迅速恶化而灭亡的;琥珀属中生代白垩纪到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树脂,从环境角度分析理论上是符合这一假设前提的,况且假说也论述了蓝珀的特殊物理特征成因。因此笔者认为这比第一种假说更具有说服力,不过仍感觉有疑团:一般认为宝石级的琥珀主要产于第三纪以后,距今5千万年至5百万年之间。据史料记载,多米尼加共和国已经有4千5百万年没有发生过巨大的火山爆发等火山运动了。更何况火山运动的影响是大面积的。在相同的环境下,为什么上帝就那么偏爱于多米尼加而在其它的国家和地区很难发现有罕见的蓝珀呢?
" A, k* I) z. n  B9 g1 V
* w" W. s" ~5 l9 e3 C) d. G2 Y       尽管蓝珀的颜色成因在科学界依然存在着分歧,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蓝珀中的蓝颜色不可能是染上去,也不可能是像我们看到的蔚蓝色的天 空那样靠光在不同物质中产生折射并在物质表面发生漫反射造成的。从“宝石的发光性”角度研究,宝石矿物晶格中微量杂质元素的存在导致晶体结构中的电子发生跃迁产生空位,随后电子回落到空位上释放出能量而产生荧光[2]。虽然琥珀属有机宝石,是非晶质的,但似乎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原理来推断——可能是由于琥珀内部的一些不明物质吸收了紫外线而激发能量跃迁从而产生了蓝色或者是绿色的光谱,而这样的不明物质可能分布在琥珀内部的各个角落甚至是就存在与琥珀的结构中。
" ?$ ~; i1 N0 t  G
, i2 r/ F: ^0 a( z科学家们一直以来都相信物质的分子是可以影响到光的改变的,尤其是靠苯环连结而成的芳香族物质的分子。比方说在制造染料和合成树脂时常提到的蒽(C4H10)和萘(C10H8)。据科学家研究表明苯环中的蒽取自于煤焦油中,是无色晶状芳香族化合物,在紫外光下可以被激发从而产生明亮的蓝色。萘在煤焦油中也常见到,是一种白色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如果苯环中还含有微量的萘,就可以激发出绿色荧光。琥珀是史前树木萜类树脂的一种石化形式。由于针叶树和被子植物分泌的二萜类树脂易于聚合,所以二萜类树脂是琥珀的重要来源[3]。萜类树脂属于芳香族树脂,是植物芳香油的主要香精成分。因此在没有更多的分析和证据之前,我们姑且也可以通过上面的分析结合能量跃迁理论来推断蓝色琥珀的颜色成因是由内部苯环中所含的蒽分子致色的。至于蓝珀的最终颜色成因还有待于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们能开展更深的研究以寻找到充分的证据才能最终有所定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5: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adnimi 4 ^7 Q; i; L! o9 i( G+ I' B

9 J+ W, g2 |3 P% b  f# @         沙发,学习,赞成,支持!
* p# {, y4 n! U0 G( w# i    玩什么不重要,玩多少钱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喜欢,知道自己玩的是什么,玩的要的美学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5: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等楼主的同时,聊点别的。玉生堂和琥珀客同时被提及了呢,让我一下想起之前在上玩的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虽然至今我也没弄清楚,不过场面我倒是印象很深。就去翻了翻久贴。。。收益不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5: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蓝珀的再融说,目前只是一种学说/假说(注意,是假说,就和进化论一样),可以解释一些现象。至于js怎么 ...& R" W$ L  `. V# h, j
adnimi 发表于 2010-6-17 14:41

0 E+ [6 G" _9 Z: J! N黑猫把问题说到点子上了:“回归美学价值”,我咋就没想出这句呢。{:3_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6: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帖子热闹。同意楼主的大部分观点。市场炒作这部分不作评论,想说说对蓝珀的“再融理论”的看法。
8 U0 \1 D+ n  M. \! c9 }* `: ?9 L; U6 T
蓝珀的原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 为什么呈蓝色;2. 什么物质产生蓝色;3. 这些物质哪儿来的。( \" g# _& o6 Z  d. i) A
人们对蓝珀的这三层原理,对"1"的了解已经相当具体了,"2"则是很模糊,"3"还是一个谜。
  h7 D" i# S, \  \2 x2 i
$ `3 w$ s9 E+ F! E3 B0 a1. 蓝珀,说白了就是荧光物质含量特别高的琥珀。大家看到琥珀的颜色,主要有两部分组成:A是对“可见光”的直接反射(黄色,红色等);B是被“紫外光”激发后产生的颜色(430到530 nm,为蓝色和绿色的波长区间)。一般的琥珀在日光下,A远远大于B,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黄色或红色等,只有在用纯紫外光(没有A的光源),B才能被看到。蓝珀和一般琥珀的区别就在于,B的比例和一般琥珀比起来高。甚至在黑背景(一大部分A被吸收)下,B高于A,就看到了蓝色。画了个图,大家看看:! d& x# D: s2 t- f2 j& q2 b0 i- L
蓝珀.JPG - d5 q( g2 B2 Q! B1 A$ l: V( Y9 p5 s

; Q$ D* T% t9 u$ O' L2. 目前,对琥珀里面的荧光物质到底是什么,没有一个准确的描述,只能大致认为是芳香烃,特别是Perylene(不知道是什么鬼东西)。
% j" U! t, K* G5 r& Z  O7 U# c) k! i" {: z* R
3. 是个谜。
% \9 E: w+ K1 u  c
/ s3 S9 U! L* d7 G4 {. t9 x对于多米尼加的蓝珀,我比较愿意相信“再融理论”,下面这张图是一大原因(东西不是我的,相信不少朋友都见过),当然还有内含物支离破碎等其他小原因。感觉楼主是站在缅甸琥珀的立场来看待其他产地的琥珀。缅甸的蓝珀,成因很可能和多国的不一样。毕竟荧光物质几乎所有的琥珀都有,包括柯巴,至于为什么有些琥珀里的含量特别高,相信很有可能有多于一种的原因。( T" i' [1 ?. q  v4 c0 y/ J
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6: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这样的讨论好贴  建议加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7: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 r9 S( c7 M) t: g8 M( x" p拙见:
, V( y" s! M* _: l3 P, V. x再融理论实在太"玄",无据可查.是一种想象,而且想象的也太"离奇".甚至有悖人类认知,可能性没有.建议不要再提及.
5 k7 a. p  K6 V4 _: q9 Z7 H" |" k, M: y, x
赞成"黄金"的光学分析,对于荧光物质的来源,建议是否可从琥珀树种\琥珀形成的土壤\时间等环境因素上,换个思路加于研究探讨.. t* q5 E  ?4 U0 I2 M$ E
3 p) d; ]: R# y& Y
至于"黄金"所转之图,在琥珀形成过程中应完全可能出现,不过是不同的树脂,在不同时间机缘巧合的叠加.根本不可想象再融之说." s4 J: m4 @: E
5 ?3 C; [3 u' Q2 h! h6 S9 ^& j% N  z
另外,不论何处蓝珀,相信总会有差异的.一直期盼哪位老师能系统理论地对多\墨\缅\波\抚产琥珀加于分析介绍,
- w3 I7 d8 l$ y' b# T/ ~2 X, T比较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7: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nimi 于 2010-6-17 17:53 编辑
7 L" o- X4 S6 V; Z8 U9 @% g- c$ W8 X( O* e! @& K
我觉得再融论不玄,也不难想象。毕竟琥珀的熔点不足300度,这个温度在自然界还是比较常见的。再融论之所以感觉玄,是因为没有找到直接出处,没有仔细的阅读和研究,只是道听途说了一点皮毛。就好像只听说“人是有猴子变来的”这样一句断章取义的话,进化论也会听起来有悖人类认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8: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帖子热闹。同意楼主的大部分观点。市场炒作这部分不作评论,想说说对蓝珀的“再融理论”的看法。 ...
0 m9 [+ H9 M7 L1 ^4 E+ Y9 w6 M" P黄金森林 发表于 2010-6-17 16:40
) U0 I+ d) n! v) u- S; l/ w1 V% D( Z
黄金的图做的好细致啊{:3_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8: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润德致珀
. g& o& w/ q4 m
/ |& ~  y1 I9 N  D2 F: e  J兄好,图中的海螺是海洋生物,不是生活在琥珀树上的蜗牛。它内部充满琥珀,很难不让人产生“再融”的联想。
- K( z2 H3 B# h/ F
0 T# W$ ]' t+ _" ~- m& Z- t其实我们对“蓝珀成因”的讨论,是在试图解答“为什么有些琥珀的荧光物质含量特别高”的问题,毕竟蓝珀和一般琥珀在荧光反应上的区别是“量”上的,而不是“质”上的。对琥珀的荧光物质的成因,现在没有定论,甚至连具体的物质都不确定。这些荧光物质的产生,很有可能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期间的很多条件都会对这个过程起或好或坏的影响,所以“蓝珀”的成因,也很有可能是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导致的。
1 [4 L0 n0 ^# b, t: \7 j5 M# n' o, v+ a5 w; K' D% P0 R/ N) `
个人认为,有些问题是可以借鉴的:. \+ N6 e8 _5 v
! F, g) x5 U5 i
1. 树脂流往往呈现强烈的荧光反应,为什么?
, d& y$ K9 B6 B" s  s; L  P6 N2. 琥珀里有些内含物周围的荧光特别强烈,为什么?' F- I- g7 e# a3 N- t
3. 多国的蓝珀,树脂流很明显的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9: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福力霸
: w: ?- T5 E2 R) T& u5 n
) I& j' R3 o1 I: A/ ?1 n7 T见笑了,很粗糙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9: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20: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琉璃宫殿 4 |. o2 v& K1 i

: m; O" ?3 l# a/ d/ s! K  t& C# g+ z& G
    楼主有些激动……石器网有不少台湾的珀友在看。请注意言行,还是给您改一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20: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黄金森林
7 L3 \# M7 A' c1 }& h  r0 ?# y
) v5 M. q! c) l6 {0 L, W1 i: H; G* r- ~5 p
    黄金分析得很好!向你学习{:3_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20: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adnimi   F& [: J2 [0 m% k' V, b
6 {- V: ~" e" b2 c- |8 ~+ Y
3 E6 Y) |, Q: ?- Z3 {8 f
    我在加班 马得 又要通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9-16 15:08 , Processed in 0.0791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