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蛹形琥珀:契丹人受汉文化生死观影响 % T) b+ d: i! m n& Y e5 ` * o+ s8 Z- | ]% z$ N5 ] 随后开箱的蚕蛹形琥珀佩饰,也是契丹人有关生死观的一种体现。 - I; G8 I1 v; P( y X2 N& @ w! u # m6 U' O! O R/ j6 s 郑曙斌介绍说,蚕蛹形琥珀佩饰长4.5、宽1.5至1.9厘米。经研究,此蚕蛹形佩饰的原料来源于遥远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琥珀质软,只要轻擦即会散发幽香;且因其代表了勇敢,符合契丹民族尚武强悍的个性,是勇气的象征,故契丹人赋予了琥珀极高的价值,非常钟爱,琥珀饰物也因此成为最具契丹民族文化特色的饰物。/ I# E% Z+ I9 H/ p4 B5 @& f
7 R o4 c& E+ F! C4 h9 k 郑曙斌认为,蚕一生四变,引发了古人对天与地、生与死等人生问题的联想与思索:卵被视为生命的源头,孵化成幼虫似生命的诞生,几眠几起犹如生命的几个阶段,蛹被看做是原生命的死亡,而蛹的化蛾飞翔,则是其所追寻的死后灵魂的去向。“陈国公主墓中随葬蚕蛹形佩饰说明契丹人深受汉文化生死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