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赵哥

提个问题:陶器上的纹饰是怎样弄上去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0: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应该如此,,,,要不拍子周边的花纹印不到陶面上去。
1 K. `/ O8 Q  e4 K高地 发表于 2010-7-18 20:35

$ s5 y9 M0 ]  e, m/ U
9 r2 e+ D; c2 g) [/ I, s1 e5 j' m# B3 @/ ~' L& p9 B' f
    恩,先将拍子放在陶盘里沾一下水,按在陶丕上,匀力左右碾动~~~~接着再沾水,在下一个空白区按上,再左右碾~~~~再沾水~~~~呵呵,工艺流程出来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20: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先将拍子放在陶盘里沾一下水,按在陶丕上,匀力左右碾动~~~~接着再沾水,在下一个空白区按上 ...' n+ i2 L" s: u5 O2 H% |
赵哥 发表于 2010-7-18 20:43

$ x4 z1 D* C  {: s( c  L$ s研究到家了,,,,,这就叫玩。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23: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7-23 10:27 编辑
) W2 k" Y. H% C4 S; Y/ B# U6 ^8 Q4 Y, k0 n  |( ^' m0 n
探讨:早期这种也是拍印的吗?好像是刻划的?
# j% e3 |) n& Q) r- a; p
+ Z' Z+ R/ ^5 R! Y0 g1 L: q DSCN9481红山压纹.JPG 9 p* u/ L6 q+ d9 D7 L/ M/ _

& r, |9 \0 n. e. ~+ K DSCN9482红山压几何纹.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00: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0-7-19 00:15 编辑
( O" M( h# x  k/ B  `$ n+ Z% {  O. f$ ]) v
回复 48# 化石情缘
8 [. o1 @' L7 q; Z6 |$ L- R- k3 w$ p1 l. M; r3 N
; ~. h& a( X2 `- q8 ~) l: o
    刻划也是工艺之一种。中国印刷史中有提起过,也有图片印证。
) d# \6 a% @# \' i, k有一段关于古陶器的纹饰说的比较精简:, V  k7 e1 ^; M+ |% s3 ?, v, X0 M
作为印刷制版术的手工雕刻技术,最早出现在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的新石器晚期。当时,人们出于对美化生活的需要,将图案符号刻划或者拍印到洞壁、陶器之上。当时的人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正是这些原始、简陋的图案符号,及其萌芽中的手工雕刻技术,在尔后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经过无数先贤的不懈努力,逐渐演变成用于印刷印版制作的手工雕刻技术,为印刷印版制作之先河,对印刷术的发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G/ ^+ r) @+ H% L" T
    手工雕刻技术,源于新石器早期的制陶工艺。最早的制陶工艺有一个“拍打”工序。从制陶工艺中的拍打,到有意识的拍印图案花纹,在制陶史上是一次飞跃。正是这一飞跃性进展,使制陶器皿上增加了美术装饰图纹,满足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们对美化生活欲望以刺激,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2 }# e; [$ W  b6 F/ f早期的拍印技术,是在制陶时所使用的木拍之类的工具上,有意识地缠绕上草绳之类的东西,使拍打出来的陶器上留有绳纹等印迹后来,随着制陶工艺的发展,人们将在木拍上缠绕草绳、藤等的拍印方法,逐渐演变成刻模拍印技术,使古代制陶拍印技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 M6 {0 n, |, T( l/ O手工拍印技术使用的工具是木拍,最早使用的木拍是光面的。这种带有手柄的木拍因其为木质,不可能遗留到五六千年之后的今日。我们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迄今仍在采用的、与其相类似的制陶工具可见古代制陶工具──木拍之一斑。
# i0 a6 t3 A# Y8 F唐以后瓷器纹饰也沿用这种工艺,比如长沙窑就是,网上可以找到长沙窑关于印模的立体图像,很漂亮。4 ?5 D6 ?& B' |, q! x
见;http://chinapano.com/case/csm/wenwu360/index.html
" v' v9 u' y# s- i' G5 b7 F
; K, u% X  q# j; o4 U# y
2 r! l/ _$ R5 ^3 c1 E3 R6 Q% s
! K+ E  ?& u7 c. E9 D
3 L' f. p5 r5 C2 B0 v2 W* }8 q
( S3 x/ ]$ _* d* Q# c( e ( n' L$ K) e- A) h$ R& \% p
' x. s1 N: ^3 f, n+ z) ^% n
+ V  u% T6 h0 M  x
% z8 C# y, Q5 ]/ {/ i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06: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早期这种也是拍印的吗?好像是刻划的?
6 H2 [4 a9 Y4 O2 J% T7 M( X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7-18 23:47

4 V0 c% k9 k- D: E6 [是刻划的。刻划早于拍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8: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早期这种也是拍印的吗?好像是刻划的?
3 g( I5 T3 N8 \8 Y7 o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7-18 23:47
& ]3 ]; o" b3 J

( {) G  u( j) z4 B% Y( C+ r- A9 d- g# E7 l  L
    看着像石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08: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像石头的
0 B- N2 |5 p; D* u% W0 e赵哥 发表于 2010-7-19 08:15
0 G& J- A$ U1 ?  B
9 c. Q0 h( x4 P0 M1 S, Y5 e5 u

" \1 b3 L! b! `" P# N! U" b  Y    陶器 红山文化早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1: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器 红山文化早期
' ^9 u- v: r+ o/ ~. Z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7-19 08:34
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00: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早期这种也是拍印的吗?好像是刻划的?
0 L9 m* o0 K! N9 b2 s" o9 u化石情缘 发表于 2010-7-18 23:47
9 N: ]) `0 U$ D9 N0 J2 J
/ v& h$ j" P0 c6 P+ t
. }& J' o6 V7 G. ]' b- G3 F
    是刻画的,上图上手看看才好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00: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看来,不应是制作陶器内部的垫拍,用于拍出陶器外部(表面)纹饰,应说的通。。。
  A# c- t- X0 D8 w高地 发表于 2010-7-18 20:12

0 Y' r* E1 q& f2 e7 L7 Q) a
6 D8 m4 v, T! @$ r
: y" }4 j0 g( ]1 S. N    这个帖子四人上图合作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0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何印纹陶"本来就是对南方陶纹制作的方法武断的命名!拍印产生众多的陶器纹饰,而有的陶纹用竹片刻划,戳点, ...4 Z4 m& ^$ Z5 t  n" x
hug 发表于 2010-7-18 13:37

, i5 H$ X$ ~" l8 `) l+ |: P( _* M  z8 w1 x8 i; \$ _! c, ^  ^: Q
* k! C  y2 L# n. @
    呵呵,我的图补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3 1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化石情缘
9 E& \( Y6 C8 x4 w
. W& Q' ^# z7 G% m7 R" }' J: t' c& @9 b; U$ u
    刻划也是工艺之一种。中国印刷史中有提起过,也有图片印证。
2 k5 U4 x2 n! K# P$ M有一段关于古陶器的 ...
2 n8 v( Y- B* j# b/ q& Ihank 发表于 2010-7-19 00:05

! ]& W+ V& d" M) S3 V/ y; _& z: \( F* R6 T& q

7 [8 r7 O: ]* r. B" K) M) o  谢谢 介绍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3 23: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仍在使用的木拍图,及资料:
' L, B; n/ ~8 fhttp://history.kunming.cn/index/ ... content_1934899.htm
傣族木拍在陶罐上拍出花纹.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4 10: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仍在使用的木拍图,及资料:% y9 }$ q' e- `  |' `8 H
hank 发表于 2010-7-23 23:32
3 U& V) o$ `$ {& K. y& }
开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29 04:41 , Processed in 0.1022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