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78|回复: 12

(人工改色)“绿珀”的特征及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9 08: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zh 于 2010-7-21 17:16 编辑   M+ X) t4 d( L: z. Z

. [  o; m) |: t6 }0 B! e来源:ICA 期刊 作者:Ahmadjan Abduriyim   S, B$ N5 i  R/ V

, G- K: ^4 p/ d/ A# J. d9 D本期ICA里还有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介绍的就是坊间所谓“绿珀”。文章由Ahmadjan Abduriyim撰写,日本宝石协会zenhokyo实验室提供数据。文章很长,特别鸣谢网友gullwing,挑选部分翻译,本文首发在化石网琥珀版块。珍珀馆全文转载。
1_100309095520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8: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h 于 2010-7-21 17:17 编辑
: S" y5 D. U! k; P- R6 g, j1 W# h* t8 n! Y" u0 s; U
(人工改色)“绿珀”的特征及处理
1_100309095520_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9: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h 于 2010-7-21 17:17 编辑
& {. _( S; @1 v& G" X# W' D+ R
/ k5 q9 Y7 C. b& d2 j+ H这种“绿珀”(如图1)首次出现在2006年香港珠宝钟表展,由一间名为Treasure Green Amber Ltd.的香港公司(以下简称TGA)提供。2008年开始有波兰和立陶宛的琥珀经销商和分销商在东京珠宝展上进行销售,同年在美国图桑珠宝展也有亮相,这类材质通常被称为“绿珀”、“加勒比海绿珀”或“稀有的波罗的海琥珀”,它们的颜色与天然的墨西哥和意大利琥珀相比较深,类似橄榄石的鲜黄绿色。
# j; t" Y! X* [3 x
& R+ t6 U: \$ Q% ~1 W
+ X! O% ]) @9 N& I9 {2007年6月,本文作者到访香港TGA,公司的两位经理指出这种“绿珀”的制作需要通过两个步骤,将巴西、波罗的海或其他产地原料置入德国研发的高压加热处理炉内进行长时间的调控加热和加压。随着加热的步骤增加,材料的绿色逐渐加深。优化过程中,材料中挥发性物质释出,使硬度增加和更加稳定。两位经理解释优化方法是在德国、俄罗斯、波兰、立陶宛的传统琥珀加工手法的基础上改良,从而改善材料的颜色、净度及硬度。德国公司 Facett Art Company (下简称FA)在传统琥珀优化技术上进一步改进,制作出“绿珀”。香港TGA公司购买了此技术并在广州的工厂安装12台高压加热处理炉,此加热技术大大提高了“绿珀”的成品率。
8 A: y) D* E( h, x) a7 o) S( g2 Y0 X& O5 T: v( y
2 q3 K/ Y) n; M
2007年,前AGTA-GTC(美国珠宝贸易协会,珠宝检测中心)的Lore Kiefert博士参观了德国FA公司,在她的报告中指出该公司主要优化乌克兰琥珀,使琥珀颜色改变成绿色。同时也指出材料中未发现其他非合成物质如塑料。(Kiefert,2008)9 z# ~2 N' J, t
9 c, x, e; q" u% V5 [0 R9 Q* r0 k

9 t, e- }: B  r. V( j4 m2008年东京珠宝展上,来自波兰和立陶宛的琥珀经销商围绕这种新材质有诸多讨论,他们认为市面上销售的“绿珀”都是从柯巴优化而来,而这些优化后的“绿珀”柯巴材料则来自具有优化技术的波兰地区。
1_100309095726_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h 于 2010-7-21 17:22 编辑
# V* D7 Z$ P: |$ H6 q6 P) N# `( d& e2 w
第二页主要讲宝石属性和加热实验。( h0 _' H. C6 H! c2 |' G
2 V; X3 o# b5 J/ b7 `7 ~, [# r& y, p
本文作者从香港TGA公司,德国FA公司,波兰Amber Gallery Export-Import,Amber Line 公司收集到的“绿珀”样品大都呈现黄绿、绿色,部分有颜色不均的现象。绿色几乎完全渗透偏小的样品,但只是存在于在较大样品的表面。来自香港TGA公司的样品非常清澈,少数带有碟状裂纹(即“太阳花”、“爆花”)及极少气泡。几乎没有发现植物碎片,在专业宝石用显微镜和光纤照明下观察可见颗粒状的云雾。全部优化的样品硬度接近琥珀的硬度(Mohs硬度~2 - 2.5),与柯巴不同,柯巴用指甲刮可见划痕。。。样品在长、短波紫外线辐射下颜色分别呈现略白的蓝色和深绿色,这是经过热优化的迹象之一。它们都能产生静电,手触感温暖,且表面有贝壳状裂痕。其气味比天然未优化琥珀的气味淡。1 C! c2 e) ~/ H- c
( _5 v5 \  N7 t) F8 ~0 H" q
市场上围绕“绿珀”的问题主要如下:(1)是否“天然”?;(2)如不属天然,“绿珀”是由琥珀还是由“年轻的琥珀”--柯巴优化而来?从我们的经验和理论上得知大自然中的绿色琥珀非常罕有,至今仍未有调查报告指出天然琥珀中有这种橄榄石绿色。有趣的是个别“绿珀”经销商坦诚确认橄榄石绿色是经过加热优化而成,但不愿意确认原料是柯巴树脂还是更加有价值的琥珀。" Z3 m) P4 L, n# U4 [( K$ v8 `
5 h. @8 x4 }. d( W. q) J$ p
为了更好了解所谓“绿珀”的优化,本文作者从世界不同地点收集包括琥珀,柯巴树脂和合成树脂等原材料,在香港TGA公司的配合下,用其处理“绿珀”的方法步骤,使用其公司的一个高压加热处理炉进行实验。8 ^& K/ M7 {' S: [' X- F

5 s: b$ O: V6 T+ I琥珀和柯巴的样品统一放在托盘上,为避免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熔解,在样品表面撒上白垩粉防止粘附。高压加热处理炉内形成真空状态,然后向炉内加入适量的氮气。温度提升至150摄氏度,压力逐渐增至1.4MPa。保持压力能防止样品变成液态。经过30个小时的加热,温度和压力缓慢恢复到环境条件。高压加热处理炉还不能打开,这时再重复如上步骤进行第二次加热,需时20小时,但温度将提升至200摄氏度,压力增至2.2MPa,加热完成后再次等待温度和压力缓慢恢复到环境条件。
1_100309095726_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9: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h 于 2010-7-21 17:23 编辑
1 M- Y& S- W8 I! D" H
4 C+ O" K, v7 k" r1 W加热前后对比
1_100309095726_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9: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h 于 2010-7-21 17:25 编辑
: d9 B, ?0 v- r' n0 T( o/ O) m& D# ], l  l; n7 R; J7 E: N
图3a 日本久慈琥珀:左,未加热处理;右,优化后变成深褐色' s& i9 c5 ?8 I
图3b 波罗的海琥珀:左,未加热处理;右,优化后变成绿
1_100309101442_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9: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h 于 2010-7-21 17:26 编辑 0 s# E6 z4 @. F% G* g7 U/ X( i

; p2 i5 D7 t/ i7 s  E: j1 ?* |图3c 乌克兰琥珀:左,未加热处理;右,优化后变成绿色5 m$ Q) v$ @8 H8 l
图3d 多米尼加琥珀:左,未加热处理;右,优化后变成绿色,色彩饱和度不高
+ R# i4 v, V" W* o图3g 巴西柯巴:左,未加热处理;右,优化后变成亮绿色5 x, O; Y! ?) s
图3h 淡黄色马达加斯加柯巴:左,未加热处理;右,优化后变成浓黄色
1_100309101517_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9: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h 于 2010-7-21 17:26 编辑 3 Q8 T3 d: b: p1 G

' z8 r. M, I" s) N/ A! ?8 A, B) L图3e 墨西哥琥珀:左,未加热处理;右,优化后变成绿色,色彩饱和度不高
9 p- V) G6 Y* ]  G+ B( W图3f 哥伦比亚柯巴:左,未加热处理;右,优化后变成亮绿色7 L9 R& p3 A" b2 C! l; j0 x
图3i 坦桑尼亚柯巴:左,未加热处理;右,优化后变成浓黄色带淡绿色彩  O1 u, m3 R" x$ ?- `( O" L
图3j 合成树脂:左,未加热处理;右,优化后变成深褐色
1_100309101517_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9: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h 于 2010-7-21 17:27 编辑
* `! b1 S+ E1 t; Y7 t. s7 q7 ?" u4 S* Q/ S" Y1 f9 V
后面有一些实验数据,待翻译
1_100309095726_4.jpg
1_100309095726_5.jpg
1_100309095726_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9: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h 于 2010-7-21 17:28 编辑
4 V  y% l6 ?& `  ]  U! E6 s& N' @  ^
台湾琥珀宝宝老师的补充:这种经过优化的虫珀内部虫体也会出现类似蓝珀内昆虫分解的异状。
1_100309100344_1.jpg
1_100309100344_2.jpg
1_100309100344_3.jpg
1_100309100344_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9: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h 于 2010-7-21 17:28 编辑 / j2 z6 e; r; ?% v" m$ m6 w
1 g5 n( B9 u7 P
藏友gullwing补充图:一张更加典型的优化柯巴虫珀的照片,大家可见虫体周围出现颜色沉淀
1_100309100449_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09: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2006年,市场上出现一种称为“绿珀”的鲜黄绿色到绿色的宝石。与染色的材料不同,这种“绿珀”实际上是通过对天然树脂(琥珀或柯巴)在高压加热处理炉内进行几个阶段的加热加压优化而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友gullwing补充图:一张更加典型的优化柯巴虫珀的照片,大家可见虫体周围出现颜色沉淀  n4 X8 F7 t9 d4 }3 i+ C; e3 z2 I
青飞 发表于 2010-7-19 09:10
" V& b4 k$ |% x6 x

; q  l9 H. L9 F& C! c6 r( f# l天然的虫珀没有颜色沉淀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7-22 04:30 , Processed in 0.1901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