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40|回复: 14

讨论:有感于虫见我心的《虫说琥珀之(“活虫”-“死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9 14: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g 于 2010-8-19 23:41 编辑
. T9 e( W& F" v& C, K. n8 a2 i
7 k& Z* [: X6 P1 N作为刚刚踏入琥珀领域这个科普课堂的初学者,细细的看完《虫说琥珀之(“活虫”-“死虫”)》这个帖子,受益匪浅!
$ h- Q1 \' C5 K9 ~* r! U3 C, E2 d, n' G* F7 p
       这个话题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追忆那遥远的年代和古老的生物,愈发觉得琥珀有着无穷的神秘和无限的魅力!
/ s) g  G& ?; b: Y: @) Z( \       呵呵!作为初学者不免有一些对琥珀的困惑,现在提出些菜鸟问题,表露一下个人观点,请各位老师和专家们释解和指教!先谢谢了。3 p) t! {( o; ]$ `  k# K
       比如说:
  o* _& r2 P, @7 L5 b       一、能分泌树脂的树种不止一种,那么它的粘稠度和内在成分会有所区别,对虫子存在的环境或有一定的影响。
% \6 ~1 ^* ?3 Q$ U9 _, T* G% k# f       二、死虫、活虫一说,我认为只是一种形体神态说。有的栩栩如生,有的黯然失色,归根到底其结果就是一个——都是死的!但当时死亡的形式不同。% A' T" b# V! F& w. G$ p/ x
       1、活虫不留神自己落到树脂上。
, n& B$ `( P5 `5 c2 T, F* i& t       2、活虫被风刮到树脂上。4 o& \. S9 u! X
       3、死虫被风刮到树脂上(赞成虫见我心所说的几率)
5 n- Y  y: ?4 U; ^7 S" b) o4 H! R; b       三、活虫或死虫被黏在树脂上的部位不同,其死亡状态也不同,我觉得死虫应该定位在,被风刮到树脂上的干枯的残屑。
# |( b" B9 S; [  v: ?       1、当活虫的身体被黏住后定有挣扎,只是根据个体种类和自身形体结构所表现的挣扎形式不同。
  O4 V* D, Z1 U( q$ N+ `4 v       2、当活虫翅膀或身体被黏住,与其腿部被黏住其挣扎无效而伸腿或蜷腿或奔腿的死亡状态就不会相同。有的在用腿部搅动中死去,像活着一般;有的当时被黏住身体部位,腿部在空中挣扎,最后呈现蜷腿或伸腿的死亡状态像死虫一般。4 h* h; Z) b3 Z2 a
       3、以上说的是特定环境,即:二次树脂覆盖没有到来的前提下。当活虫落到树脂上,很快就遇到二次树脂到来时,根据活虫的个体情况,其包裹搅动痕迹,根据树脂成分或粘稠度情况决定它的印痕存留。
7 F" ^+ l2 t8 B1 `       四、赞成虫见我心老师二次树脂覆盖的说法。我认为存在下面几个方面:
0 [' S' y- r2 g" N; K/ a       1、就像人体皮肤划破后,表皮马上就有白血球浸出杀菌免疫一样,树脂与白血球都是提供保护作用的,随着时间的增加其粘稠度也会增加直到伤口结痂为止,有时结痂后紧缩,伤口边缘嫩皮会有“感染”,于是又有新的渗出。- L1 ^. W, a# s3 N  Q) o( g+ X: b
       2、当树木分泌树脂后我认为树脂本身也应该有个变化过程,如同一处的树脂,高处的向低处覆盖,随着由稀而稠、由软到硬的过程逐步增厚,形成最后的块状或水滴状。! h7 d# D' @- j+ X
       3、在个体较大的虫子挣扎搅动过程中,也会引起树脂由上而下的位移和变化从而加速覆盖包裹活虫的过程。
+ Y3 ?! d7 `  u# D& z% O" w       4、是否存在这样的个案呢,如在树脂稀软时,像虫见我心老师所说的那种爆发力很强的虫子,一头扎进稀薄树脂。当然蜘蛛和蚊子是不可能的。, O4 c1 n7 m* H- L* y
       五、至于琥珀中的“活虫”搅动痕迹,我认为应该满足三个条件。4 a: ]; g% u+ t
       1、对于个体较大有力气的虫子。
8 B4 Q2 W/ B& d: l$ K       2、它越挣扎陷的越深,包裹的也越快,在迅速得到二次覆盖后的最后一搏就是现在的遗迹永恒。1 k/ V% f' z( p
       3、只有当树脂稀稠适中或在树脂凝结过程的某个阶段才能形成“痕迹”。
; X, ?3 Y1 r4 @. r& V以上纯属我这个琥珀菜鸟的个人看法,偏差之处,请各位指教!
+ n  Z4 M7 A! c6 S' [       总之,琥珀科普越来越深入,越普及,方寸间给人以浩瀚,给人以追求,给人以享受。
) X. O9 c; @& g; T" X* @- q       琥珀作为植物树脂本身已是化石了,其内含物还是化石,其活动痕迹又是化石,三位一体聚于这小小的方寸乾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她,不去拥有她!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19 16: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一些新概念,非常有趣,谢谢分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7: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朋友
( H/ G0 I5 i! C; z0 u6 Z7 w+ H3 H6 j
楼主的分析细致入微。确实,虫体产生的搅动力,树脂的粘稠度,以及树脂流的分布,都能影响虫体的形态。而且有的虫体表面有鳞片或粉末,稍一挣扎,痕迹更加明显。
& L- l' R' E3 A! X. L8 L8 o. R( m/ ^( ~* [: G9 S/ o3 J3 ~
个人感觉,“死虫”和“活虫”的判别,应该归为“虫体品相”的一小类,属于虫体姿态的一类。
2 H3 I1 J3 r  p9 ~) o( ]/ v: X6 S, ~- ^, k$ b9 i, l: }
每个圈子的欣赏标准小有差异。感觉抚顺虫珀玩友特别注重“死虫”“活虫”,而国外的虫珀爱好几乎把这个标准忽略不计,着重看生物的物种。波罗的海和多米尼加的虫珀物种丰度很大,而抚顺虫珀里面的物种相对比较有限。这可能就需要一个更为细分的标准,来区分同种物种的不同品相。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9 17: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g 于 2010-8-19 17:28 编辑 * D; U( \) W9 E$ l% C
欢迎新朋友 : w& I( C- s6 M& c9 Y

/ v9 U0 ^) F9 l' l9 n, ^1 h楼主的分析细致入微。确实,虫体产生的搅动力,树脂的粘稠度,以及树脂流的分布, ...
3 {! Q- w5 M+ m+ @# M黄金森林 发表于 2010-8-19 17:19
) b7 r" S7 E5 r  t1 ~2 ?
; G, x. R, b6 `0 J
1 |2 P& T/ T, a) i1 k. \
    呵呵,作为琥珀爱好者我是新朋友,作为网友咱是老朋友,我是赵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9 17: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朋友 3 ], j. ]; j8 u) H9 m, K
$ M; _2 i+ G4 w8 |) U# V
楼主的分析细致入微。确实,虫体产生的搅动力,树脂的粘稠度,以及树脂流的分布, ...
) m# R1 v/ W; G+ O/ M黄金森林 发表于 2010-8-19 17:19
9 O# `, z& M# e2 R& F# f8 n

. H# B, k1 ~- y5 z# ], ]
: X0 U& I* }, V, B! [    看了你们专家老师提供的不少好帖子,前天昨天又看了央视2套的琥珀专题,总算对琥珀有了个大概印象了,但还是很肤浅,还要深入进去,好好听课,认真学习,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7: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zg 3 e. q6 ~, b8 g; x+ d0 Z6 ^6 i2 g% R

; \4 e  R% H9 d7 X" w) Q+ R哈哈,ID就有赵哥的影子。琥珀的世界精彩纷呈,大家共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9: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g / F4 Q; L" D( Q- b4 A- x  V

, J3 `$ _( V# e哈哈,ID就有赵哥的影子。琥珀的世界精彩纷呈,大家共赏啊!
6 z+ ?" C) g1 E; c# E黄金森林 发表于 2010-8-19 17:43
  ]* A3 @5 k- v& L/ n" l( G7 _) d; @
3 O( Z! E5 a& q' H8 ?) Y$ W- j
# L2 K" Y1 p! m1 u; F- }1 p+ S# [+ Y
    这个也是,分流一下 :http://www.chnshiqi.com/blog/link.php?url=http://www.chnshiqi.com%2F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2: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一些新概念,非常有趣,谢谢分享。! B- i( P/ A1 R0 `5 T
meripihka 发表于 2010-8-19 16:52

2 W  I' v1 b0 B/ P4 b$ \3 t6 W) S& D$ j1 Y; S; G

. A  }, L/ q) ~9 z2 z    呵呵,见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22: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哥好!
+ Z3 y+ p( ~8 [1 I& f3 H敬佩您谦逊的德行和认真求实的精神!
8 i* l! ~" O9 R# \您的观点和看法非常的正确和到位,完全是由一位经验丰富的琥珀收藏家的角度去理性的分析和解刨琥珀内昆虫“活--死”理论的见解了。并且对我个人的一些拙见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看了非常的受用,也很感慨。对您的认真思考和详尽分析,真的很感动,有您的热心关注与支持,石器网琥珀版块,一定会越来越好,希望可以成为琥珀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乐园沃土,打造出一块解疑寻真的田地,让所有喜欢的琥珀网友,都可以找寻到自己想要知道和需要了解的相关问题的解答论坛,希望这个愿望可以成真,希望赵哥多多的支持!7 ?9 h" a. ^( F( p
最后还要说,赵哥这篇帖子,写的真好,赞一个“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0: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来 学习为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0: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了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2: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法而已~~~~~表达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哥好!
  |9 h1 P- i8 R- b+ `敬佩您谦逊的德行和认真求实的精神!' m7 y* r5 U  N' l+ p" ?
您的观点和看法非常的正确和到位,完全是由一位经验丰富的 ...
$ O3 G, w5 O4 _6 c# N, G2 A2 j虫见我心 发表于 2010-8-20 22:25
" T1 ^$ z  c  c
& T6 _; p* v+ \( f, ~/ |& {* S
4 w" P7 e( w0 F! Q$ X
    我也是没事瞎琢磨,献丑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10: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的够细致的 说的有些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08: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才啊。研究这么细。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17 05:13 , Processed in 0.0729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