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hank

为何人类进化时没有了生殖器骨?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1-14 05:00 编辑 & s0 X8 U: {7 V  g) O, x  }. A
0 b9 x: q8 `, J2 y( M
谢谢各位的关注。3 q  F- j. e7 W7 |% w( J5 b
食色性也。食物,美色,音乐,运动,成就感,和皮肤触摸,都能促进大脑分泌更多的内腓肽和其它内激素,内腓肽因之也被称之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

+ p5 ~1 [6 _0 K- _# I, |0 ?: @) F在进化中现代人类“没有了外生殖器骨”,这个过程如何发生?在哪个进化阶段发生?有哪些化石发现支持这个观点?。。。。。。很多问题都还没有结论。笔者把一些很有限的资料发表在网上,旨在引出更深入的讨论,殷切期望有关学者能不吝指正。
8 ^. l$ _7 D) u: n1 N" a
" c+ @" g/ P# U/ p
和化石发现息息相关的进化论是否正确,近年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以下是其中一篇文章的摘要:
1 g; n" f) l0 |8 m
% ~7 c* x  [0 ^! h, ]3 i% l3 y! O3 q
近化论的挑战# n# a! `; X( z/ x3 F! T( ~3 R/ f
经过一百二十年后,人类搜集了数以万吨计的化石,但并无支持进化的化石证据。主持芝加哥 FieldMuseumofNaturalHistory的Raup指出,该博物馆搜集了已知化石物种的五分之一,但结论是比达尔文时代更缺少进化的中间生物例子。Raup也是进化论者,但不得不放弃适者生存之说,而改用幸运者生存之说。
& d. i9 A1 x% r1 ~  过去有关中间生物的证据,如一种被称为甲状虫(onychophorans)的化石,原被认为是节肢动物(arthropod)与环节虫(annelid)之间的连结环。但在寒武纪发现,甲状虫与其祖先节肢动物三叶虫(trilobitas)却同时存在,故只能假设为各有不同的祖先,而失中间连结环地位。( M  A1 Z" E: g( x
  进化论者喜欢拿来作为中间生物的证据,如始祖鸟,其被判定为拥有爬虫特征,如爪及牙齿,在如今的飞鸟中也被找到,如南美洲的opisthoorgnshoatzin及非洲的touracocorythaix。一些科学家已认为这是一种飞鸟,而不能视为鸟与爬虫之间的生物。事实上Jensen在1977年的ScienceNews上,已指出在始祖鸟同一岩石上发现飞鸟股骨的化石。又1991年10月中国报导,在辽宁出土的飞鸟化石,年代亦与始祖鸟差不多相同,1995年10月号ScienceNews亦有报导。那么始祖鸟与鸟是同时代的生物,于是即失去其“始祖”的中间连结环地位。
' @! u4 {" h5 P' ~( F/ U3 A  此外,被认为界于人与猿之间的远古中间生物,如拉玛腊猿(Ramapithecus),其特征在牙齿结构近人类,没有猩猩的大门齿和犬齿,但嘴型又较人的长窄,被认为具有猩猩与人的特征,故是一种中间生物。但问题是具有这些特征并不能逻辑地推论出是猿和人的中间生物,除非先假设了进化论去解释。但这就只是一种循环论证,而不成为进化的证据。如今一种名为Theropithecusglada的狒狒,具有拉玛腊猿的同样牙齿和面孔特征,却不外是一种狒狒,并非中间生物。
" Q' t1 K, ?4 F, ~& a0 S( p  至于被认为是人类始祖的类人猿,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因其脑容量较年幼猩猩大,又无年长猩猩的骨脊,且牙齿结构较像人,因而被判断为半人半猿的中间连结环。但当大量南方古猿化石出土时,却在Olduvai峡谷找到同一地层的直立猿人,理应是较后的进化生物,竟与其祖先同时出现。5 a; F0 N" u* _8 p* {, m& O8 n
  更奇的,是1972年在肯亚北挖出一头颅碎骨,称为KNM-ER-1470,比直立猿人进步,是人属(GenusHomo),但却在二百九十万年前,比其祖先直立猿人早二百万年,与更远祖先南方古猿同时,于是南方古猿即失其祖先地位。2 m3 w8 b2 V* h
  十九世纪末在加州Table Mountain发现一头骨,在地下一百八十尺的岩浆层以下,属九百万到五千万年前的地层。其后又发现一人的颚骨,同样久远,比任何所谓人类祖先更早几百万到几千万年。那些类人猿始祖地位又如何能建立?* r$ t) h. U: U$ a" _0 @0 w* F/ W
  由于以上种种证据的被抵消,进化论到目前为止,仍未能提出任何可靠证据能自称为事实。一百多年来,反证多于证据,进化论仍只是一理论假设。人类与生物何以在宇宙中出现,对人的智慧来说,始终是一个玄之又玄的奥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5 05: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妙神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5 05: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的未解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02: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化论,设计论。。。各自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9 15: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人也有那根骨头,估计没有三小时,不愿“下马”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06: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2-2 07:10 编辑
& L- t5 |# z  c6 F' A4 I/ d! w! U* p- n6 V( `; F8 n4 |' q
如何判定古猿化石的性别,除了骨盆的型状外,阴茎骨的有无仍是很重要的证据。不久前在德国了公布一个重要的发现:化石“艾达”,原动物生活在4700万年前,是一种外形类似狐猴的生物。它身长53厘米,大约处于6到9个月大的幼年时期,虽然它还没有完全长大,但已处于不再享受母亲保护的年龄,只能靠自己求生。此外,研究小组确定“艾达”是雌性,因为“她”没有阴茎骨。' H. F: N0 [) l! z/ ^$ \) N
“艾达”生活的时期被认为是最接近猿类向原始人进化的年代,那时世界刚刚形成目前的形态,恐龙灭绝了,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品种众多的哺乳动物在辽阔的丛林里生活繁衍。
+ \' B/ |- U: |) O4 T研究人员认为,“艾达”可能是处于刚从狐猴系分化出去,并向人类方向开始进化的阶段。“艾达”缺少现代狐猴所具有的两个关键特征:第二个脚趾处带沟槽而弯曲的爪以及呈梳子状的牙齿。此外,尽管它有一根长长的尾巴,但“艾达”具有几个人类的特征,包括对生拇指、较短的手臂和腿以及前视眼睛。, p1 N) |  x' N
研究小组发现,“艾达”的腕部有一处严重的伤口,并有开始部分愈合的迹象。研究人员推测,虽然这处伤并没有直接要了“艾达”的命,但最终成为导致它死亡的原因。密歇根大学灵长类进化专家霍利·史密斯博士认为,“艾达”腕部的伤可能是它从树上摔下来造成的,虽然没死,但它的攀爬能力受到损害,从此不能再喝树叶上聚集的水,于是“艾达”只能冒险去麦赛尔湖喝水。2 F9 O# n- {7 ]
哈洛姆研究小组表示,“艾达”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灵长类动物化石,除缺失了腿部一小部分骨骼外它全身95%的骨骼得以完整保存。人们通过标本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它身体上的软毛纹理。此外,“艾达”还把死前吃的最后一顿晚餐都“告诉”了人们--它的胃部显示有水果、种子和树叶的残留物,这表明“艾达”是食草动物。

雄性化石箭头指出阴茎骨

雄性化石箭头指出阴茎骨
“艾达”化石.jpg
s skeleton.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 09: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象牙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 15: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 20: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地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 20: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地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3 01: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7 01: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殖器骨不便携
, v  L9 ~% R# F5 c& x9 ~$ y繁殖能力差/ t. i8 X9 i  }+ W2 r" N# V
人类没有骨$ G; U0 x* Y( D; g, X/ V2 z
地球人满为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7 01: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都是谬论开玩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7 09: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殖器骨不便携7 J- L7 @. j: `& n$ |+ E' n
繁殖能力差; A+ U* H5 ^9 S. H% Z
人类没有骨
: t( O. S) B/ e: b" o( |/ {" L地球人满为患
, X/ |  {5 E! o7 Xlinyi 发表于 2011-2-7 01:14
- A, |( O0 }; O6 b; w, G# e% d

- J6 f0 T" d; Y9 N1 L
5 Q. ~, c) ~, Z    哈哈。有些歪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07: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真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6-8 22:51 , Processed in 0.06620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